分享

3.3原子的结构

 好吃的青苹果 2018-12-20

3.3原子的结构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曾经对万物的本质做出思考,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所以得出了物质世界是“沙”,所有的物质都是由非常小的沙粒构成的,他们的观点与今天的“积木”类似。

《西方哲学史》摘录:原子论学派的创始人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认为原子是物理上不可分的微粒,也就是说,它不可能在物理上被分割成部分,所有的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他们是非常小而紧密的物理单元。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而这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所以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是原子,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本质。





       通过上面球棍模型我们也能看到,化学变化到原子这,就不再分了。

      一滴水放大无数倍,能得到水分子,水分子放大无数倍,能得到氢原子氧原子,那么这些原子再放大无数倍呢?是否有内部结构呢?





1

原子模型发展历史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1856-1940),于1897年通过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并于1904年提出原子结构模型:葡萄干蛋糕模型。

1912年,汤姆生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1871~1937)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919年,卢瑟福做了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发现了质子。卢瑟福的学生,丹麦物理学家玻尔(1885-1962),于1913年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轨道,1919年,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欧文·朗缪尔,建议所有电子都分布于一层层同心的(接近同心的)、等厚度的球形壳。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

1932年,卢瑟福的学生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认为居里夫妇对一项实验的解释有问题,重复研究了这项实验,发现了中子。

   至此,原子结构模型基本确定:核式模型,类似太阳系。




2

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1。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体育场,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做高速运动。




3

原子核的结构

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这些微粒所带的电性:

 原子核: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如上图,质子就可以画成一个圈一个加号,中子就画成个空圈,电子就是一个圈里一个减号。

有时候这些微粒带什么电,好像不好记,那就这样记:如下图(质子的“质”中间有个十字,电子的“电”里面有个横)。

之前我们知道,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有几个质子就带了几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原子核所带的电荷的数量称为核电荷数。

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所以把原子核外面的电子的数量,称为核外电子数。

上图,核电荷数就是3,中子数是2,核外电子数是3.




4

原子中各种“数”的规律

那么原子中,这些数量有没有规律,请看几种原子构成的表格: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不带电,所以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就等于质子数)

2.    有些原子没有中子(中子不是必须有的);

3.    质子和电子是必然有的。


    在原子中,有几个加号就有几个减号,有几个质子就有几个电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所以原子呈电中性(理解为正负电性抵消了,正负谁也不多)。


5

总结




公众号:河北中考化学

人教版,2011年修订课标

翻转课堂

数据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