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蒸馏实验

 好吃的青苹果 2018-12-20

    我们用壶烧水,水烧开的时候,都能观察到有白雾冒出,而且壶口,有一些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之前学习物理变化的时候,我们在实验室用这样的装置演示过:(水沸腾实验的图以及说明),自来水在试管中被加热沸腾,变成我们看不见的水蒸气,而在试管口产生的白雾,是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如果我们用玻璃片放在试管口,在玻璃片的表面也会有水滴聚集,这是典型的物理变化。

    上面过程中,液体受热变成气体,又遇冷凝结成液体,这个过程我们就称之为蒸馏。

         但是,在上面的过程中,水蒸气遇冷凝结之后,或者在空气中,或者在试管口,或者在玻璃片的表面。如果我们要将其收集、以便研究性质,改如何改进呢?

在实验室中,我们采用简易或标准的蒸馏方法。

1

实验室蒸馏装置

简易的装置,就是由下图演变而来的,加热部分没有太大变化,冷凝部分,由原来的空气冷凝,变为空气+导管+水冷。原来没有收集装置,现在增加为试管。蒸馏的过程:原始的水经加热,变成水蒸气(气体),在经过导管进入试管的过程中,冷凝成液体,最终由试管收集。在这个过程中,变化是逐步的,并不是液体突然变成气体或者气体突然变成液体。


相对比较复杂的装置,也是能够进行大量液体蒸馏的装置,如图:。为了更明显地观察实验结果,我们用自来水混合一些泥沙作为原始水,进行蒸馏。

1.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

2.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即装置气密性良好;

3.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的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如果液体太多,加热的时候液体体积膨胀,就有可能直接通过冷凝管流入锥形瓶);

4.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

5.用肥皂水比较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小知识

什么是沸石?

沸石(zeolite)是一种矿石,最早发现于1756年。瑞典的矿物学家克朗斯提(Cronstedt)发现有一类天然硅铝酸盐矿石在灼烧时会产生沸腾现象,因此命名为“沸石”。有很多种,已经发现的就有36种。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架状结构,就是说在它们的晶体内,分子像搭架子似地连在一起,中间形成很多空腔。在化学蒸馏或加热实验当中常用来防止暴沸,这是因为沸石的结构当中有大量的小孔,使反应液平稳沸腾。可用敲碎至米粒大小的瓷片代替。

什么是暴沸?

    当液体中缺少气泡或杂质时,即使温度达到并超过了沸点,也不会沸腾,形成了过热液体。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如果过热液体的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或杂质,则会形成剧烈的沸腾,并伴有爆裂声,这种现象叫暴沸。暴沸的结果是使液体的温度回到沸点。暴沸有时是危险的,应当增加液体中的气泡或杂质防止暴沸的发生。

沸石防止暴沸的原理是什么?

    液体之所以发生过热的原因是液体里缺乏形成气泡的核心。为了清除在蒸馏过程中的过热现象和保证沸腾的平稳状态,常加沸石,因为它们都能防止加热时的暴沸现象,把它们称做止暴剂又叫助沸剂,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在液体沸腾时加入止暴剂。。简单说就是因为加热时烧杯中的液体会向上冲,从而造成了一个个冒出来的“喷泉”,剧烈时甚至会溅出伤人,而沸石能够有效的阻止液体的向上冲,使加热时液体能够保持平稳。


2

蒸馏过程

1.    蒸馏这个过程,整体上来说是水的物理变化,实验开始前,在烧瓶中的水是液态的,经过加热变为气态,再经冷凝管的时候遇冷,又变成液态;

2.    冷凝管中的冷凝水,要下进上出,为了形成更好的对流;

3.    蒸馏出来的水是纯水,能够软化硬水,蒸馏水是软水,因为只有水出来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并未随着水出来;

4.    用肥皂水比较蒸馏前后的水,蒸馏前浮渣多泡沫少,蒸馏后浮渣少泡沫多;

5.    最开始出来的液体必须要弃去;

蒸馏这种方法,在提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在蒸馏的过程中,沸点低的先出来,沸点高的后出来,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不同的物质分离,从而实现化学废料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3

几种净化方法的比较

对于静置、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蒸馏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综合运用这几种方法净水效果更好,净化效果从低到高:静置→过滤→吸附→蒸馏。

4

小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