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愁苦的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今天才读懂它的与众不同!

 flyk0tcfb46p9f 2018-12-20

首史上最愁苦的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今天才读懂它的与众不同!

七言律诗起源于我国的南北朝,成型于初唐,熟于盛唐;当时李白、王维等人皆有创作,也带动了七律的发展,然而他们的七律却大多存在失对、失粘等缺陷;而让七律诗真正发挥出潜力、开辟出自己天地的一位诗人则是杜甫;杜甫把人情世态,政治抱负等融入诗中,拓开了七律诗的格局,把七律的境界提到了可与绝句相并肩的高度。以至于在这一基础之上才有了晚唐时期的“七律圣手”(温庭筠、李商隐、杜牧);所以说,杜甫是对七律诗所作贡献最大的诗人。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有诗圣之称。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铿锵,是唐诗中流传最广的;比如前几天我们刚欣赏过的《春望》,比如《望岳》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然而今天这里给大家带来的则是杜甫一首最为经典的七律诗,它被称为史上最苦愁的诗,也被评为“七律之冠”,足见地位之高;直到今天再读时才真正读懂了它的与众不同,或许品完之后你也会有这种感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四年后。当时杜甫渴望能回到故乡,但是因为时局还没有稳定,外敌入侵、小乱常有发生,所以他最终还是离开草堂,买舟去了夔州(今重庆一带)。作者在夔州的白帝城登高时,面对萧条秋色,百感顿生便写下了这首厚重如山的七律。

诗的前两句先通过登高的所见所闻勾勒出了一幅苍凉壮阔的画面:天空高阔,狂风肆意下猿声悲嚎,江渚边白鸟疾飞;落叶飞舞,长江滚滚。目睹这样的情景,诗人的心情当然是哀怨悲苦的。这里作者借眼前之景来烘托情感色彩,两两融合,一种萧条落寞和寒凉之意瞬间传递于读者,艺术感染力超强。

在画面勾勒完之后,后面两句便转到诗人自身的情感上来集中描写抒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句,把作者的人生际遇和状况做了一个概括,其中的“常”和“独”很有力地点明了他常年在异乡为客的孤独与时间之久。常年漂泊的游子,年来又多病,面对寒瑟凄凉的秋色怎能没有感触呢?所以最后两句直接再次抬高一调,总结补充前文。“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形容词的运用达到了饱和,可谓字字苦愁;作者的感慨不止因年老而发,更因多病无法饮酒抒怀,无法与家人团聚,无法再去报效国家而发,这种难以言说的愁已经化作了愤慨,全融在这两句之中了。

杜甫的胸怀就是如此博大,他在个人苦难之上更多的是在为国家与民族感叹、担忧,而这首诗因此也被称为史上最苦愁的七律;这种境界是常人难以达到的,而这样高尚的情操也是常人难以拥有的。

再通观此诗,除了写意上的高格局外,它在章法上和语言上更是与众不同:这八句诗皆锤炼得几乎句句厚稳,字字有力,而且其中每两句又几乎是全部严谨对仗;所以此诗被评为“七律之冠”也绝对是实至名归!

篇后留题:以“苍凉”为风格,拓境题诗一首,期待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