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杰出父母丨成就优秀孩子 专注,勤奋似乎是不分时间,不分地域的优良品质,甚至有学者提出一万小时定律。 据说要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必须在这个领域专注实践一万个小时。 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前进的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平均每3分05秒就会被打断一次,而要重新进入一种状态需要25分钟左右的时间。 这个问题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更为显著,许多孩子被诊断患有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导致学习困难,令家长焦急万分。 我们每天看似在努力追求更多美好的东西,可是体验却变得越来越浅,越来越稀薄,而且越来越容易陷入低效、乏味和焦虑之中,因为有一个宝贵的心理资源正在流失——专注力。 要知道,一生中大脑能够处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对自己要专注的东西有所选择。 专注力就像一个门卫,可以对进入我们意识的内容进行把关,挑出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剔除无关紧要的部分,把我们每时每刻所专注的内容累积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谁,我们生活的样貌,以及生命的价值。 专注力到底有多重要?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孩子保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必要先决条件。 专注力高的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进入'状态',做事效率比较高,也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而专注力差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也差。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到: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主动地运用自己的专注力,可以让我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体验和幸福人生。 这一切的前提是:对自己的专注力有足够的主控权。 那究竟如何才能专注投入,达到目标呢?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做? 1、孩子自制力的培养需要榜样的力量 要孩子能专注,首先咱们得做一个控制得住自己的父母。 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懂得自律,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那首先我们就得做一个能自律的父母。 2、着重定量学习,惩罚孩子,培养孩子责任感 要让孩子主动,专注的去学习,就得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会让孩子认识到自我价值的所在。 建议给孩子制定比较有弹性的合理的时间表,让孩子自己承担拖沓的后果。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注意对事不对人,惩罚的是错误的事情,而不是孩子本身。 3、合理设定目标,兴趣让孩子更专注 一个建议,给孩子设定合理的短期目标并且不断给孩子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家长往往给的目标太大,太无边无际,最大的目标就是和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呀,但是却不告诉孩子学到什么样才叫好,不去帮孩子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反馈措施,让孩子因为迷茫而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那当然无法专心学习。 4、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 所以,哪怕当孩子玩儿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放音乐。 5、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 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 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6、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温馨提示: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想要变得成功,就要拥有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并提高工作的质量和速度。专注力便是掌握这两项核心能力的关键。 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专注力不足变得拖延、无法深入思考。所以,提高专注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