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封博物馆收集到一个青铜器,竟是宋徽宗遗物,藏着一段曲折故事

 历史解密坊 2018-12-21

文物之所以为文物,不仅仅是因为时间久远,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所承载的历史事件和意义。今天小编就给您说一件特殊的青铜器,别看它是宋代的,但却非常罕见,它的背后,还藏有一段曲折的历史故事。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62年,开封博物馆建馆,馆内的陈列柜中,摆放着不少珍贵的历史文物,市民在参观游览的同时,还能更深一步地了解古都开封的韵味和人文历史。

可是美中不足的是,馆内精美的一级文物并不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为了满足游客们,想看到更多的关于开封市历史文物的迫切需求,他们经常去乡下,一来是向村民们普及文物保护知识,二来顺便也征集一些散落在民间的文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一次征集文物的过程中,竟收到了一件好宝贝。

这一天,博物馆的李科长一行三人,他们骑着自行车来到一个比较偏远的村庄,经过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可是却一无所获,最后,他们来到村子里最穷的光棍汉的家中,男光棍用迟疑的口气说:“我家有一个铜疙瘩,不知道是不是你们所说的文物”。他讲完话,伸手从床底下扒拉出来一件青铜器。他说这件东西是三年前,在河里清理淤泥时挖出来的,如果是文物的话,他愿意无偿捐给博物馆。

李科长也算是博物馆中的“专家”,他瞧着这件青铜器,眼睛当时就放射出兴奋的光来,这应该是一个青铜钟,呈双夔形,体型不大,18厘米的口径,也只有27厘米高。李科长接过这件青铜器,用手提起来掂量了一番,感觉份量很沉,经过称重,足足有12斤。仔细观察,发现它整体做工精致,而且还有绚丽的蟠虺纹。一开始,李科长们推断它是先秦时期的,但是后来经过深入的研究,才发现它并非是先秦的,而是北宋的。

李科长给了这个农民一定的费用,然后就携带着这件青铜器,回到了博物馆。回到博物馆之后,经过清洗,他发现在钟体上篆刻有文字,即“大晟”和“夷则”,而“大晟”显然就是北宋的大晟府。根据《续考古图》记载,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在应天府的崇福院,有人挖出来6枚古钟 ,相传是商周时期的宋公钟。宋徽宗得知此事后大喜,认为是吉兆。于是,他就下令按照这6枚古钟,铸造12套完整的编钟,共计336枚,并命名为“大晟”,意思就是极其兴盛,并设大晟府,负责演奏和管理。

宋徽宗的圣旨一下,这可愁怀了宋朝的工匠们,要知道,青铜器退出历史的舞台已经一千多年了,制造的技艺也早已失传,即便是有现成的“图纸”,也是很难铸造的,因为编钟是乐器,乐器是要能发出声音,才算是合格的乐器,一旦铸造环节出现了一点问题,这件乐器不是发不出声音,便是发音不准。

工匠们经过数年不断的失败和尝试,最后,总算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12套编钟被制作了出来,当乐师用木锤敲响这上古之乐时,北宋的皇宫中,立刻想起恢弘清越的编钟之声。

编钟的声音,确实是吉祥之乐,但后人却一致认为,这12套编钟演奏出的,却是北宋灭亡的靡靡之音。

一转眼,到了公元1127年,金人南下,攻占东京,掳走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同时,金人还将这12套编钟带走了一些,然后将剩下带不走的,全部毁坏,而带回上京的编钟却有了不一样的命运。当时,金太宗看到这精美的编钟也甚是喜欢,但是上面的字却犯了忌讳,因为金太宗叫完颜晟,所以他就是下令,将编钟上的“大晟” 改成“大和”。如今,所发现的宋大晟编钟上的铭文,既有“大晟”,也有“大和”,不管是哪两个字,印证的都是这段曲折,而又悲惨的历史。

所以说,文物之所以是文物,这背后必然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而这口编钟蕴含的这段悲惨历史,真的可以令人警醒——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一定要记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