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正确”的父母是最失败的家长

 基层e生 2018-12-21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NO.1


养育孩子是一件时间跨度长、问题层出不穷的事情,一旦有问题,必定意味着有一个问题根源。如果家长相信过失肯定不在自己这里,那唯一的过失者就是孩子自己,他的问题只来源于他自己,他天生有问题。这样,家长就成了受害者、无辜者。


2010年,某音乐学院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致对方轻伤,却下车将受害人连扎八刀,致其死亡。其手段之残忍、心态之畸形令人惊讶。


据媒体报道,他在法庭上提及父母对他管教严厉,尤其从4岁开始学钢琴后,父母经常为练琴的事殴打他,甚至把幼小的他关在地下室进行惩罚。我想,他之所以在法庭上陈述这些,应该是他已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出处。


病态的教育必会导致病态的结果,药家鑫成长的过程就是心理畸变的过程。长期以来的苛求、责难、体罚,在明处培养出一个会弹钢琴的大学生,暗处却制造出一个心理和道德变态者。虽然在事发时他已是成年人,法律上自负其责,与父母无关,可谁能说他的残忍和不可理喻与他的家长无关?


 


NO.2


但在“药家鑫案”发生后,他父亲对媒体这样说:“我们夫妻俩为他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却以自己的行为彻底摧毁三个家庭。我们对他的恨,远远大于任何人。将来法律怎么判他,都是他应得的。”


像药父一样的父母现在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分布在各文化层次中。由于他们永远正确,所以他们不需要学习,他们既不需要被教育,也不需要去改变,更不需要去反思。反思意味着自我质疑和自我分析,这与他们的永远正确的自信是相悖的。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在孩子身上或其他地方,如学校、教师、社会、基因、遗传等方面找出原因,花再多的力气,也在所不惜。


但是,上帝似有不公,永远正确的父母,总是一群最失败的家长。其中原因,分析起来很简单。


首先,生活总有种种矛盾出现,如果父母从来没错,犯错的就只能是孩子。一个孩子经常领略自己的失败和窝囊,他会慢慢地形成一个稳定的认识:自己不行。


其次,父母永远没有错,孩子就看不到认错的榜样。虽然他经常被要求认错,而他学到的正是“我从来没有错”,渐渐养成爱自己的想法超过爱一切的固执习惯。


第三,永远正确的家长总是不停地给孩子各种建议和要求,孩子没有思考的机会,尝试精神和判断力一点点萎缩,慢慢变成一个成年的幼儿,以一棵藤存在而不能以一棵树站立。


 


NO.3


“永远正确”的家长古今中外一直有,但在当下,更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


例如,媒体经常有对问题青少年的报道,在明明白白讲出家教的症结后,结尾处却总是掉转枪口,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孩子,家长的过失总被轻轻一带而过,甚至完全抹去。


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很多,神经官能症成为高发病,抑郁症、多动症、自闭症……各种症状被一样一样地推给遗传或基因,这使问题陷入更难解决的境地。对此,著名社会心理学家A·阿德勒早已指出,把儿童心理问题推给遗传或天性这种宿命论的抬头,总是发生在人们想要逃避责任时。


这种现象以前有,现在更甚,将来也还会有。


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知不足者好学,学然后知不足。


从为人父母那天起,面对一个完美、独立、有无限潜能的生命,让自己变成一个力图自我完善的谦卑者,而不是荣升为一个没有过错、不可以被指责、具有完全操控权的君主。


没有人能成为一架精密仪器,没有过失的家长是不可想象的。父母之爱应该是水。上善若水,如水的爱,一定包含着适时的自我调整、自我改变,它至纯至真至善至美。


“永远正确”的家长放下自我中心念头,他不是降低了自己,而是推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户,阳光会照进来,洒满孩子和自己的世界。走出永远正确的幻境,就是开始走出失败的厄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