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记忆│糖纸头

 情系故乡 2018-12-21

 视频来源:《上海故事·收藏童年的记忆》


对于如今40岁以上的人来说,糖纸头跟童年是连在一起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孩子们平时很少有机会吃糖,而吃了糖果之后,糖纸头孩子们都舍不得扔掉,会把它们收集起来。

当时大一点的糖果厂家都聘有自己的画师,每种糖果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外套”,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些糖纸的图案、色彩、印刷乃至纸张的质地都算不得精良,但在那个时代已经算得上精美有趣,有欣赏价值,而且便于保存,基本不花钱,很能满足小朋友们的收藏欲,于是,花花绿绿的糖纸头便成为了孩子们的收藏品,成为当年在孩子们中间的一种潮流。

那时候,过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因为父母会采购各式各样的年货,其中当然包括糖果。这时候,孩子们会要求父母买什锦糖,因为里面品种多,糖纸的花样也多,一下子能多很多“藏品”。

当时的糖纸主要有两种,一种则是反面刷有薄蜡的蜡纸,这种比较常见,另一种是被称为玻璃纸的塑料纸,这种糖纸一般是用来包装比较高档的糖果的,更加难收集到,谁要是收集到几张玻璃纸,绝对是可以在伙伴们中间“扎台型”的。

▲ 蜡纸

▲ 玻璃纸

由于糖纸被卷过之后不太容易摊平,因此孩子们集糖纸时,一般都要先将糖纸弄平整,薄蜡纸操作起来比较方便,只要用光滑硬物在糖纸上反复压平整就可以了。玻璃糖纸稍微复杂点,先要在脸盆里放点水,把玻璃纸放进去浸泡一会儿,然后捞出来摊平后贴在玻璃窗或者玻璃镜子上,隔天取下来再夹进书本里压平。

当时大家都会把收集的糖纸夹在书本里,不但可以把糖纸压平整,也方便携带。当时为了丰富自己的藏品,孩子们相互之间会进行交换,或者说是比拼,而所谓比拼就是猜糖纸头,也就是把糖纸上印刷的厂名遮住,让对方猜,猜对了糖纸就归对方,猜错了就可以挑走对方收集的糖纸中的一张。

还有一种玩法,把平整的玻璃糖纸放在手掌上,因为手有温度,稍微感受到一点热量,玻璃纸就会由四个角向中间蜷曲起来,谁的糖纸先卷起来谁就可以赢得对方的糖纸,这个比赛“赌注”有点大,因此玩之前大家都会拼命搓手让手掌的温度可以升高,一个个摩拳擦掌,势在必得的样子非常滑稽。

说起糖果的品种,不少人至今如数家珍:椰香浓郁的椰子糖、酸酸甜甜的话梅糖、有嚼劲又不粘牙的花生牛轧糖、能吹泡泡的泡泡糖,而其中人气最高的莫过于大白兔奶糖。1959年,冠生园食品厂向国庆献礼,推出了大白兔奶糖,得到了一致好评,50多年过去了,大白兔奶糖依然深受大人和孩子的喜爱。

还有米老鼠奶糖也是大家的最爱,印有米老鼠的糖纸是女孩子的最爱,很多人是先通过糖纸熟悉那只可爱的米老鼠的,后来长大了他们才知道那只米老鼠原来是从迪斯尼里溜出来的。

把糖纸当成了玩具,这也算是一种废物利用,用现在的话来说不仅环保,而且是零成本的,然而却有多少童年的欢乐就蕴藏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