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教你写小说

 农时雨 2018-12-21

(六)微步毂纹生

前章木婉清命途凶险,恐丧月老二和云中鹤之手,谁知到了这一章,木婉清无端得罪了叶二娘,却又差点命丧左子穆之手。金庸自认《天龙八部》是自己的巅峰之作,从旁观者的角度,也深感小说情节之变幻莫测,角色之运筹帷幄,的确令人望其项背。

叶二娘与木婉清、左子穆原是没什么干系的,皆因叶二娘之“恶”而起,“恶”人制造是非过节,是不讲什么情由的。叶二娘每天要杀一个婴幼儿,这一日到了无量山,却逮了左子穆的儿子来。这又关木婉清什么事?原来木婉清不过“对叶二娘多看了一眼”,叶二娘在前一章已对木婉清不大待见,他对岳老三道“这小丫头的模样儿不对,她心里在骂我不该每天弄死一个小孩,你先宰了她”、“她这对眼睛生得太美,叫人见了好生羡慕”。到了这一章节,叶二娘一边逗弄小孩,一边向木婉清斜眼看了一眼道“木姑娘,你这对眼珠子挺美啊,生在你这张美丽的脸上,更加不得了。”又对左子穆道“左大掌门,你给我帮个忙,先挖了这小姑娘的眼珠。”

左子穆剑尖已抵住木婉清胸口,左手便要去挖她眼睛。木婉清低叫一声“段郎!”身子前扑,往剑尖上迎去,宁可死在他剑下,也不要被他挖了眼睛。这一声抵死喊出的“段郎”何其凄苦、何其无奈、何其情深!木婉清虽非直接为段郎而死,却多次表现出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从容和哀婉。

宁可死了,也不要毁了容颜、失了贞洁,士可杀不可辱,木婉清节烈至此,谁能不爱?

武侠小说原则上遵循“主要角色生死关头必得救”法则。这里木婉清在生死关头被大理皇宫四大护卫救下。

左子穆是无量剑派掌门,圈地为王,自然是一个打通了黑白两道关节的人,他见了救下木婉清的宫中侍卫揖身道“原来宫中褚、古、傅、朱四大护卫一齐到了,在下无量剑左子穆这厢有礼。”只有儒雅书生模样的朱丹臣抱拳还礼,其余三人并不理会。褚万里还上前对左子穆讥笑了一番。这虽是匆匆加场的救场人物,金庸寥寥数笔却将人物写得十分可爱,可圈可点。

后面除了朱丹臣,其他三大护卫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又匆匆与叶二娘酣战了一场,可惜难以制敌,正在混乱间,又出现了一个身份不明的高手“宽袍客”出来,才将叶二娘打发掉。

段誉便是在这热闹的情形下又出现了。对木婉清来说,真不啻于一次死别后的重逢,木婉清惊喜之下当即晕倒,醒转后泪水滚滚而下,同时立即教段誉吃了一个耳光。其中嘴硬心软(仅对段誉)的木婉清的委屈、伤心、快乐,都化作一个结实的巴掌了。木婉清戏份不少,是一个重要的担当角色。

小说接下来用倒叙的手法来交代了段誉失踪后的遭遇变故。

金庸写小说很沉得住气!不说其情节之百转千回、纵横交织的本领,这里单举段誉练成绝世奇功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个论点。前面段誉误入无量玉洞,得到了绝顶的功夫秘籍,他原可一气练成的。小说却没这么写,硬“拖”到了这一章,才让段誉初得了功夫要领。这个过程不但没有显得拖沓,反而令人拜服。作为小说写作者或尝试者,我深感“沉得住气”,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必备的素质。在写作过程中,很多故事还没好好展开,就为了赢得时间匆匆结了尾,这种事情在小说、剧本写作上是常有的事。

段誉本是无心学武的。他无端受了无量剑的软禁,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但凡不是无聊透顶的话,段誉是想不到练功的。正巧,无量剑的牢房着实太无聊透顶。段誉突然想起了“神仙姐姐”“吩咐”的“每日练功”的教训来,又是“北冥神功”、又是“凌波微步”。这些涉及功夫穴位的内容,读起来是晦涩高深的,似有还无,令人对金庸又恨又敬,心想金庸大师真是样样精通,那我们寻常人等如何作得来?其时何须执着,金庸说过,“其时我的方法是即学即用,若有需要,立即去学,把‘不懂’变成‘稍懂’,使自己从‘外行’变成‘外内行’”。 当然这里并不是对金庸大不敬,只是提醒写作者,创作固然要学识渊博,但有效运用现成的东西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记得在开篇《青衫磊落险峰行》中,无量剑与神农帮、灵鹫宫的恩怨初起,随着故事的进展,人物的铺开,小说并不回过头去细细交代了,直接给了一个结局——灵鹫宫收伏了无量剑和神农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我想,对于表述不清的“乒乒乓乓”、或者说读者并不那么感兴趣的大事件,何必执着一定要交代个清清楚楚?点到即止,知道事情的发展方向便足够了。譬如一场轰轰烈烈地乱战场面,是没办法写细的,写了也未必能吸引人,哪里有精微的个人行动、言语、心理描写精彩呢? 是故出现了“四大恶人”、“四大护卫”,段誉、木婉清等精彩纷呈的人物形象来。

这一章节,金庸在交代段誉失踪后的遭遇采用了插叙或倒叙的手法。这是金庸“话分两头”的方法。另外我注意到,《天龙八部》小说章节末首镜头是不切换的,金庸惯用一镜到底地叙述手法,使故事行云流水、易于阅读。中国很多古典文学多是采用这种手法的。而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很多作者章节之间的分镜是很明显的,这看起来比较自由优越,但从大体上讲,结构一般还是显得较为松散些。从我个人经验来讲,是属于后者的,不切换镜头有时就觉得写不下去,说到底还是写作能力不成熟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