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恼人的慢阻肺!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18-12-21

又到了呼吸道疾病高发的秋冬季节,在“咳痰喘”三症来袭之时,不少人的认知还停留在“老慢支”,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概念里。事实上,由于这些前期症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类似,因此,慢阻肺患者气短特征常被掩盖、忽视与误诊。

主要症状

慢性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症状,患上慢阻肺的患者这些症状往往会反复长期发作。一到寒冷季节病情发展,症状更会加重。再加上对用药治疗方面不甚了解。严重的患者这些症状问题并不好控制。

1、慢性咳嗽,当然这种症状并不是慢阻肺的专属。像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都可出现慢性咳嗽,但是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慢性咳嗽往往是首发症状。以晨间较重,呈间歇性,夜间不明显。少数不伴咳痰,部分病例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咳痰一般为咳少量黏液痰,以清晨较明显。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并可有脓性痰。如果经常吸烟的人有这些症状,千万不可忽视,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2、气短或者呼吸困难。早期不明显,多在劳作的时候出现。但病情逐渐加重后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有气短感觉。另外部分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会有喘息的症状,但这不是慢阻肺的特异症状,患者劳力后会有胸部紧闷感。这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如何用药

慢阻肺患者怎样合理用药?

治疗疾病需要对症用药,并且每个人对疾病的敏感程度不同,用药也应该谨慎选择,所以应该配合医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药物治疗计划。首先,应该告知医生现在服用的药物,无论是非处方药还是中草药。其次,告知医生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以便医生对患者用药正确选择或调整,尽可能避免产生药物副作用。

服药后应该主动让医生知道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如果服药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该及时告知医生,这样可以让医生及时更换其他药物,以减少药物本身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另外还有非常重要但却容易忽视的一点,如果身体有其他疾病症状想要服用其他新药物的话,一定要向医生询问是否可行。

如何应对?

重视肺功能检查,及早治疗获益高

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慢阻肺筛查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的重要客观指标。肺功能检查的指标主要通过肺活量测定的气流速度和气流量进行衡量,这也是医护人员用于判断患者病情的基准数据。因此,相比X线胸片、CT等其他检查,用于确诊慢阻肺的肺功能检查最为不可或缺。

目前,肺功能检查在我国尚未得到重视,各级医院的肺功能检测普及率较低,使得慢阻肺对国民健康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被低估。专家强调,我们需要通过慢阻肺科普告知患者,不仅需要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测,更需要积极配合医师检查,以获得合格的肺功能数据帮助慢阻肺诊断与治疗。

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引起警惕,到院接受检查呢?

如果有中年人或老人出现呼吸困难,比如活动后,如走路,特别是爬楼梯后出现气急气短的症状,并伴有咳嗽咳痰,再加上长期接触高危诱发因素,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

创新药物强化治疗,为慢阻肺患者带来希望

确诊慢阻肺后,医生会根据患者肺功能的损害程度和患者症状采取不同的对应治疗方案:

 早期以戒烟、减少或脱离接触高危因素的生活调整为主;

 严重的患者,将会使用药物或吸入的单一或联合治疗方案。

对中国慢阻肺患者而言,创新药物的发展、治疗手段的提升是新的希望。但治疗的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共同抵抗慢阻肺,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公众的疾病认知,加强肺功能检查的普及,提高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才是抗击“死亡杀手”慢阻肺的基础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