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莲 天津市人,1953年出生,馨雅轩主,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师承人物画家何家英,杨沛璋,霍春阳,贾广健,王义常老师又拜萧惠珠先生为师研习写意人物画。现为中国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天津市华侨书画院理事,民革天津画院,中国京津书画院理事,天津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多年来笔耕不辍,精心创作出很多作品参加全国书画大赛,多次获奖,作品入选中国书画家大辞典当代卷。多幅作品传于海内外,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有《王学莲国画选》新华书店发型。2012年应邀参加印度尼西亚进行书画交流并且作品参加公益义卖活动,受到好评。 学莲出此画集,为自己作一个阶断性的小结。看到她的不断进步我很高兴,称我为师嘱我为序,实感惭愧。记得学莲初次携画来访,看其画作的造型与线描有一定基础,并有一股灵秀之气,谈话间得知其自幼喜爱绘画,师承王義常老师,203年在天津美木学院国画系深造,花鸟画受教于韩文来,霜春阳,贾广建等老师,人物画受教于何家英、杨沛璋,刘泉义、王美芳等教授。 在人体素描,速写等方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校期间临习诸多占今名家的画作,如周昉《花仕女图》、张萱《捣练图》。唐寅《孟蜀宫伎图》宋代《八十七神仙卷》即《朝元仙仗图》以及现代王叔辉、何家英工美芳,赵国经等名家之作并从中吸取营养,力求达到古人“以线造型,以型写神,型神兼备”的境界,同时还学习古典文学与诗词,注重自身艺术修养,很多作品在国内外的展览中获奖,荣誉炭丰,一路走来历经坷,笔耕不辍。 她善于思索,临摹的作品能够准确地把握其特点,如临摹何家英的《红苹果》一画,少女纯净的神情,毛衣上凹凸的花纹都画得十分到位,几近乱真:又如白描《八十七神仙卷》描绘了道教神话中南极天帝君与东华天君一同朝拜元始天尊的众仙依杖的宏大场景,整輻画卷中八十七位神仙形态各异,华禁复的头饰,重叠稠密的衣纹,飘带以及幡前伞盖,花枝等,线描的转折变化部一丝不苟,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她,视力与精力能够做到这点,确实不容易,没有扎实的线描基础是很难到的。 学莲创作的《山赛百合》表现的是美丽的瑶族姑娘沐浴在百合盛开的的光熙色中,洋溢若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撞憬,人物纯净,线描流畅,色彩清雅,她能够在同一色相中生发出多种变化,以少量的对比色作为点级,重点刻画瑶族姑娘的银饰,突出了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花卉的描绘亦各具姿态,设色简洁大方,色调统一,明快‘设色不以深浅为难,而难与彩色相合,实属难能可责,整幅作品纯净,和谐而唯美。只有真正体味艺术真谛的人才能保留心中的那份美丽与纯净,是作者源自内心深处向外进发的情感表达。 中国画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作者自身修养的体现,要求有诗的意境,节奏和趣味。诗的美感是中国绘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诗、书、画,印构成中国画的整体。这就不仅要修练画内之工,还要有画外之工。在浮躁的现实社会中,闹中取静,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希望学莲以此画集的出版作为新起点,不断地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让我们以此共勉吧。 文字作者:萧惠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