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精粹 | 浅谈治痿独取阳明与醒脑开窍之辩证关系(第333期)

 刘胜勤 2018-12-22

比利时仁济医药中心 王仲彬


在当今中风偏瘫的临床上,“治痿独取阳明”和“醒脑开窍”两大治则,分别为许多针灸专家所推崇,且均宣称临床效验颇佳。然上述两法的取穴原则似乎截然不同,“治痿独取阳明”大法取穴重在阳经,而“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多在阴经取穴。这不免让不少针灸业者心生疑窦,临证常有无所适从之感,敢问其间可有什么特殊机缘?

“治痿独取阳明”,出自《素问·痿论》篇。而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痿弱较为多见,故称“痿躄”。“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现代医学中有很多疾病,诸如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肌萎缩、肌无力、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病、周期性麻痹、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和表现为软瘫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等,在中医学上一般取其基本特征,将其归纳为“痿证”范畴。《素问·痿论》:“帝曰: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根结》:“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这就为痿证的辨证论治确定了基本原则。大凡痿证,不论是肺热叶焦或湿热浸淫所伤,还是脾胃亏虚或肝肾亏损所致,临床上在清利或补益的同时,均须注重顾护胃气,勿令苦寒戕害脾胃,并宜适时补益后天。只有脾胃功能健旺,饮食水谷得增,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旺盛,筋脉得以濡养,才会更有利于痿证的恢复。“治痿独取阳明”也给痿证的针灸治疗指明了方向。在针灸治疗痿证时,一般多取阳明经穴位以激发阳明经气,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刺阳明出气血”,即刺阳明可以补益气血,而气血充足,筋脉得养,痿弱之证则可缓解。《针灸学》中对于痿证治疗所选处方:上肢“肩髃、曲池、合谷、阳溪”皆为手阳明经穴位,下肢“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皆为足阳明经的腧穴,即是明证。除了位于阳明经手足部的常用穴位外,循行于胸腹及头面部的阳明经上的部分穴位近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后世医家将“治痿独取阳明”验之于中风偏瘫的针灸临床,也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从而拓展了“治痿独取阳明”的应用。古今医家对“治痿独取阳明”的阐释,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如清阳明之热,补益后天脾胃,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可通经络、滋养肢体肌肉而治痿,阳明主润宗筋而治痿等。但不外补阳明之虚及祛阳明之实两端。不过,大家对独取阳明既非只取阳明经穴位,也非单纯补益脾胃的认识则基本一致。临床上对痿证及中风偏瘫的治疗,均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唯宜侧重调理脾胃,补益后天,以使气血充盈,如此,筋脉肌肉得以濡养,骨骼关节得以滑利,而痿瘫之证可得缓解。而在针灸临床上,可取阳明经穴位为主,并结合其他经脉穴位,共奏调和气血,濡养筋脉,治痿振瘫之功。此外,祖国医学对各种中风病,特别是中风(闭脱)证的治法丰富多彩,绝不止“独取阳明”一途,不可不知。

“醒脑开窍”针刺法为当代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所创立。石院士在继承历代医家学说的基础上并结合现代医学,针对中风病“神志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的两大症状做了精心的研究,剖析出中风病的病位在脑,其病理机制乃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他根据《灵枢·本神》篇:“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的原则,进而确立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大法,即“醒脑开窍”针刺法。“醒脑开窍”针刺法立足于“醒脑”、“醒神”、“调神”,主要分“主方Ⅰ”和“主方Ⅱ”两种临床方法。“主方Ⅰ”取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和督脉水沟两个穴位,主要用于心神昏瞀,意识丧失及某些疾病的急性期。由于中风病初期,病人精神紧张,常有神不守舍甚至神志昏迷之证,因此理应调整心神,醒脑醒神,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如中风的闭证、脱证等。而“主方Ⅱ”取督脉之上星、印堂、百会以及内关、三阴交等为主穴,主要用于中风病的恢复期等。值得重视的是:“醒脑开窍”针刺法可以广泛地用于脑源性疾病及其它源性疾病的治疗,但在手法操作量学上有着特殊要求,必须掌握运用。这也可能是此法取得高效的重要因素。

“醒脑开窍”针刺法不仅改变了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沿用“治痿独取阳明”之说以取阳经腧穴为主的方法,还大胆地采用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府 - 大脑的生理功能为主的阴经及督脉腧穴,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这无疑是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医脑病选穴配方上的一大创新,更为针灸治疗脑源性疾病(含部分痿证)开辟了新思路。有针灸专家认为:“醒脑开窍”治的都是本,“治痿独取阳明”治的是标。并主张中风病急性期、亚急性期,尤其是传统中医所说的中脏腑昏迷患者,应以“醒脑开窍”为主;而亚急性期神志清晰仅出现偏瘫症状者即中经络者,以及中风病后遗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则宜以“治痿独取阳明”为主,并可间隙性地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这种观点确实具有相当扎实的临床基础,值得临诊时借鉴应用。不过,其治本治标之说则仍存可商榷之处。

综上所述,“治痿独取阳明”是中国古代医家针对痿证所创立的独特大法,至今仍然是中医及针灸治疗痿证等脑源性疾病的重要治则,自然也可继续指导中风偏瘫后遗症的针灸治疗。“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对于针灸治疗中风病的卓越贡献,也是中国医学对针灸治疗脑病的重大创新。临床实践证明:“醒脑开窍”针刺法与“治痿独取阳明”不但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而且还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比如在痿证、中风等脑病的治疗上,两法适当灵活地结合运用,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临床疗效。水沟穴(别名: 人中穴)是督脉、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三条经脉的交会穴,是沟通手足阳明经脉与督脉之间的重要桥梁。它也是“醒脑开窍”针刺法中所采用的重要穴位,或许也是“治痿独取阳明”和“醒脑开窍”针刺法密切结合,进而实现相得益彰效应的关键所在。有必要指出的是:除了“醒脑开窍”针刺法以外,当代医家王永炎院士倡导的醒脑开窍法侧重用开窍类中药来救治中风病尤其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人,也取得丰硕成果。不过,开窍药以开窍醒神为主,常用于急救之需。而且其药多具辛香走窜之性,宜中病即止,不可多服久用,以免耗伤人体元气。常用的开窍中药有麝香、石菖蒲、冰片等。然受临床使用方式的局限,常用的开窍急救中成药并不多,目前仅有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等几种而已。

总之,古今医家所创立的“治痿独取阳明”和“醒脑开窍”两大法则,为中医针灸治疗脑源性疾病及其它相关疾病指明了方向。只要广大中医业者积极灵活地运用上述两法,包括各自的针刺法和中药法,再结合头针疗法等,就有可能大大地提高中医治疗脑病的临床疗效,就有可能取得超越前人的重大突破。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杰 金军等 治痿独取阳明新解 《天津中医药》2009年第6期

[2] 卞金玲 张春红 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探源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4期

[3] 王家艳 康宁等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研究现状 湖南医学2015年第4期

(本文曾由《浮刺医学》刊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