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里的姬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虚伪到极致的善人

 小刘侃封神 2018-12-22

  姬昌与姜子牙一起讨伐崇侯虎。

  当杀死了崇侯虎之后,姜子牙把他的脑袋拿到姬昌的面前给他观看,姬昌哪里见过这阵仗,瞬间被吓的失魂落魄。

  本来姬昌在羑里城被囚禁七年,身体就不太好,现在受到了惊讶,没多久,就病死了。

  姬昌死后,姬发顺理成章的坐上了王位,成为了武王!

  那么,被称为武王的姬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小刘看来,姬发是一个虚伪到极致的善良之人。

  

  姬发的虚伪,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在姬昌刚刚离世之时!

  姬昌被人脑袋惊吓,就快要死了,但此时在他面前的不是他的九十八个儿子【雷震子是义子,不在身边,伯邑考已经死了,文王百子,就是这九十八个】,而是姜子牙。

  姬昌知道,自己死后,姜子牙会独揽西岐大权,给儿子们交代后事,还不如跟姜子牙说说。

  但是,就在此时,武王姬发突然来到了。

  原文描述,君臣正论间,忽殿下姬发进宫问安。文王见姬发至,便喜曰:“我儿此来,正遂孤愿。”

  姬发为何来的这么凑巧呢?文王其他九十七个儿子在干什么呢?难道他们都不知道文王快死了?

  很显然,姬发是奔着姬昌的王位而来。

  

  二,姜子牙要武王伐纣之时!

  姜子牙要武王起兵伐纣,但姬发不同意,说先王也就是姬昌有遗命,无论如何都不能以臣伐君。

  但随后散宜生说了几句话,姬发就同意起兵伐纣。

  这么看来,姬发不是不能伐纣,而是姜子牙所言的话,就是伐纣,所以姬发不能违逆姬昌的遗命,但散宜生说的就不同了,很委婉,说是为了让纣王学好,然后还会归政于商,意思就是帮纣王除掉了身边的佞臣,这天下还是纣王的。

  散宜生的话,让姬发既不违逆姬昌遗命,还落个大仁大义的名声。姬发自然同意。

  三,在杀殷郊之时。

  殷郊背叛师门,要受犁锄之噩。

  

  此时姬发哭哭啼啼的请求燃灯道人和姜子牙放过殷郊。毕竟殷郊是商朝太子,姬发伐纣的名声可不是改朝换代,所以不能杀殷郊,这个黑锅无论如何他也不能背。

  但燃灯道人和姜子牙肯定不会放过殷郊,依然杀了他。

  此时,姬发便说了几句话,武王含泪撮土焚香,跪拜在地,称臣泣诉曰:“臣非不救殿下,奈众老师要顺守天命,实非臣之罪也!”

  一句话,姬发便把杀殷郊的罪名推到了燃灯与姜子牙的身上,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且他还做了个好人。

  四,对付孔宣之时!

  孔宣兵阻金鸡岭,抓了西岐许多大将,姜子牙接连失败。

  

  此时,武王便对姜子牙说了一番话,大意便是,姜子牙让他违逆了先王遗命,又让六十万将士远离西岐,远离父母妻子。连他都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不如回西岐去。

  此时的姬发是怕了,而不是因为六十万将士远离故土,否则当初他就不会起兵,而是因为他怕万一失败,他就会成为阶下囚,但是回到了西岐,他还是武王。

  但姬发所用的班师回朝的名义是为了孝道和可怜士兵。

  这是姬发的虚伪。

  五,吃白鱼之时。

  八百诸侯会师孟津,武王要到达孟津,必须渡过黄河。

  武王乘着龙舟,一尾白鱼跃入舟内。

  

  武王询问姜子牙,这白鱼跃舟是吉是凶?

  子牙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鱼入王舟者,主纣王该灭,周室当兴,正应大王继汤而有天下也。”

  姜子牙说的如此明白了,但武王却依旧让放了白鱼,这也是生灵不能吃。

  但是当姜子牙把白鱼裹上鸡蛋液,粘上面包糠,下锅炸至金黄酥脆控油捞出之后,隔壁武王都馋哭了!他哭着吃下了白鱼。

  这让小刘想起来那个表情包,就算饿死我也不吃!--哇,真香!

  六,众诸侯推选姬发做天下之主的时候。

  诸侯一再推举姬发做天下之主,但姬发接连推辞。推辞了几次,在姜子牙的说合下,他终于才仿佛是十分不情愿的坐上了王位!

  这让小刘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好像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即位,众大臣恭请他即皇帝位,他必须谦让三次才行。

  

  很显然,姬发也是虚伪的让了几次。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姬发是一个虚伪到极致的善人,但如果他能把这种虚伪表演一辈子,那他就是一个最纯洁的大好人。

  就仿佛许多明星的人设崩塌一样,他们把好的展现给粉丝,把不好的隐藏起来,但如果他们能隐藏一辈子,那他们就是一个好人,不存在虚伪与否。

  但如果有朝一日人设崩塌,那他们就是虚伪、无耻而让人唾弃的!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