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家庭教育的过分智育化,学得再好缺少教养也会成为“熊孩子”

 昵称52776266 2018-12-22

实际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但是中国一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有一些畸形。从怀孕后的胎教,到生下来后亲子教育,再到上学后的各种补习培训班,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在用于孩子教育和培养上的经费投入往往和家庭的收入不成比例,即便如此,家长也不会放弃,而宁愿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保证孩子的教育,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在这种极端重视教育的家庭环境下,我们却可以发现这样一种倾向。这就是家长花费巨大精力和刚才所投入的教育都集中在孩子的智育发展上,往往忽视孩子的人格养成。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的错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点。也许当时提出这个观点的人只是认为应该加强孩子的教育,但是这却成了中国众多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出发点。而且这个起跑线上的任务在不断加码,造成了中国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

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人的攀比心理。人家的孩子学钢琴了,我家的孩子也要学。人家的孩子参加奥数培训了,我们的孩子也不能落下。这样一种攀比心理甚至完全不顾孩子的先天条件和意愿,只是家长不愿意落后人家后面的意志和想法。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是造成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的另一个原因,家长都希望通过某一个途径让孩子增加到一个好学校的筹码。这样两种情况的叠加,造成了培训市场的火爆和孩子学生的负担。

但是这样一种只重视智育发展的家庭教育却恰恰是违反了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的。家庭教育的含义可以理解成家教,我们说这一个孩子真有家教,并不是说这个孩子掌握了多少文化知识。而是这个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质、有礼貌、有教养,懂规矩、知礼节、行为举止得当。而这样一些良好品行的养成,首先就应该起源于家庭教育,所以说形成良好的家教才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职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人格形成起着最直接、最主要的基础作用。有的孩子可能会各种才艺,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却很没有教养。缺乏公共意识,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他人友好相处。没有规则意识,我行我素。这种现象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并不少见,其实好多“熊孩子”就是在这种只重视智育的家庭教育中养成的,这应该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认真思考。

关注教育新闻热点、分享个人观点,拙木侃教育,感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转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