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农学毕业,不仅获得世界粮食奖 ,还被称为当代神农

 老满说高考 2018-12-2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并不陌生。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食品都是人们的必需品,也是人们发展的基础。但人们意向中的农业人并不是多么高尚的职业。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希望摘掉农民这顶大帽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就连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一次访谈中说过,在进入北大之前,一直拼命的想逃离农村。 “面朝黄土背朝天那种感觉是没法忍受的。”辛苦劳作给他带来的感觉至今仍清晰无比,“早上五六点钟就下地干活,一直干到晚上五六点钟。一年下来,记完工分能拿到的工钱大概就只有十几块。过完年没钱了,只能继续去干农活。”

现如今,更多的人也在逃离农村,似乎就是在逃离农业。报考志愿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众多热门专业(经济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等),也都不愿意报考农业类专业和大学,选择逃避。但就有这么一个人,他不光学习了农业类专业,而且还一头钻进了农业。与农业前行,奉献了自己的一辈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获得的奖项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从国内到国际。最具代表的是“世界粮食奖”(国际上在农业领域方面的最高荣誉,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人诺曼·博洛格博士1986年设立,每年由世界粮食奖基金会颁发一次,目的是奖励那些"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功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奖项,还被称为“当代的神农“,更是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改革开放四十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共100人),说出这几个称号,相信大家已经知道名字——袁隆平。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大学(原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的时间,一直都在与农业为伴。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不仅解决了人民温饱,也为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众多国家也都开始种植水稻,今年7月份,阿联酋表示,将在迪拜开展四个阶段的实验和产业化推广计划,预计海水稻人造绿洲到2020年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

农业虽然不受人们的喜爱,但是作为人们生存的根本,发展的基础,且人们对食品需求也已经发生了转变,还需要像袁隆平一样的科学家做出贡献。如你对农业感兴趣,有志于农业,可以考虑选择报考农学类专业和大学。

向袁隆平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