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绝佳的Pedagogy 实践

 powerful 2018-12-22
     周六早起,陪孩子一上午上课外数学班去。临出门想起下午的英语课还没看录像,阅读题没法完成。怎么办?孩子戴着耳机车上听一路吧,于是手忙脚乱,妈妈帮助准备书本,孩子带上手机、耳机出门。没开车,今天坐公交。问:带公交卡了吗? 孩子已经沉浸到录像视频,随口一句:带了。
​     刚上公交车,孩子摘下耳机,翻了两遍书包,没带公交卡。啊?都多大了?六年级了,出门不知道自己去哪里,出来干嘛了?我开始冒火了。要在家里,我已经开始数落了,还好,车上人多,不便。正好身上带了两元零钱,解了困局。此时,有时间冷静思考这件事:上完课回来坐车怎么办?不要埋怨,批评,上课地点离家不远,把公交卡让给孩子,我坐车回家。让她知道自己粗心造成了后果需要承担,但我在努力帮助解决。这样想,心里轻松了不少。下公交车,孩子已经知道自己问题了,主动跟我说自己粗心了,我不动声色,控制了自己的火气。
​   放学回家,我们走到公交站,问她:怎么解决?一张公交卡,我没带零钱。这样吧,你先用我的公交卡坐车回去,我遛达遛达,正好锻炼,增加健康记步数。孩子犹豫了,手局促地揣进了羽绒服外衣口袋,嗯?早上出门前妈妈已经将公交卡塞我口袋里了,只顾翻书包,没摸口袋。高兴,可以一起坐车回家。我的设计方案没法向下执行,但已有初步效果。
​    反思这件事,冷静处理让整个过程具有了教育学意蕴。第一,孩子犯错其实自己心里已经后悔,家长压住火气,给了孩子意外,也给了家长思考更好解决办法的时间。所以,第一时间控制、隔离是最好的选择。第二,将自己的公交卡让给孩子,会使其产生:爸爸没有责备,还帮我解决问题。她会有点自责,还有些感恩。这比责骂更能让她理解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重要。所以,用智慧处理孩子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既利于孩子认识改正自己问题,又有利于亲子关系。第三,孩子犯错误了,爸爸能忍住脾气,让脸上的阴云一闪而过。父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宽容,影响带动孩子变得越来越大度宽容。所以,孩子的性格、脾气秉性受亲子互动影响极深,想让孩子平和宽容大气,父母先做到。你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将来就怎么对待你和他人。
​    今天的教育学实践 ,我其实表现还不算好,但环境给了我一个机会,事后的思考总结很好,起码已经算一个很好的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