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好了明理 2018-12-23

当印度河流域文明被发现的消息传遍世界时,各地的学者就开始探索一个基本的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一高度发展的文明。


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遗址中,人们发现了来自两河流域的物品,而在这之前,在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和西亚也发现了并非当地出产的印章和陶器,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现在出土文物把南亚和西亚两个相隔千里的文明连续在一起。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考古学家麦克唐纳尔认为,从时间上看,苏美尔文明比印度河文明要早1000年,而且苏美尔文明,曾经有过向其他地方扩张的历史,因此他断言印度河流域文明是两河流域传入的,创始人是苏美尔人。有些语言学家也通过对文字符号的研究,认定两地的文字属于同一个语系,从而更加强了苏美尔人创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权威性。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甚至还有人把这一文明的传播始末也勾勒出来:在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处于两河流域南端的苏面人,已经创造了高度发展的农业文明那些富有的人们用粘土做成了刻有自己家庭地位和身份标记的印章,盖在属于自己私有的粮食、油、酒等的储存容器上,奴隶出现并大量增加,城邦国家产生的。出于对财富和人口土地掠夺的需要,苏美尔人开始向东方扩张,其中有一部分人从海路或陆路来到了印度河流域,把这块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殖民地,而当地人则成为他们的奴隶,苏美尔人已把自己的文明传播到这里以后,渐渐改变了原有的特色,成为与两河流域文明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文明。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是才提出来就遭到很多人的批评。美国探险家赫尔不无调侃的说,为什么要说文明是从苏美尔传到印度河的,难道就不存在完全相反的可能吗?也许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之母,苏美尔文明是印度人创造的呢。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两河流域更多的地方出土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和其他物品,而且对楔形文字的仕途也使人们明白了,两个地区长期存在着商业往来,在两地都发现了有明显差异的来自对方的物品,这只能说明他们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文明体系。


几乎就在上述观点提出的同时,尤其为英国考古学家提出了雅利安人创造这一文明的看法。赛兰顿和汉特认为,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文字和后来的吠陀梵文文字有直接的承袭关系,从而创造了吠陀文明的雅利安人,也就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创造者。


但是当真的有学者试图诠释散文的方法来试毒印章文字时,却彻底的失败了,通过碳14等科学手段对出土陶器的测定年代也表明早在雅利安人进入次大陆之前近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就已经衰落了,雅利安人不可能是这一文明的创造者。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另外雅利安人的生活方式与印度河流域居民也存在着很多差异,雅利安人是游牧民族,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吠陀文献中多次提到马,可是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印章上,几乎看不到马的踪迹。雅利安人不吃鱼,而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则很喜欢吃鱼,捕鱼,钓鱼是他们重要的生产活动,印度河流域居民修筑大浴池沐浴,进行宗教活动,这与雅利安的风俗习惯毫无共同之处。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与上面两种观点截然不同的是,许多学者认为印度河流域文明是土生土长的,其创造者当然应该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但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随是印度的土著居民。


一些英国的和印度的学者认为,达罗毗荼人可能就是印度河流域最早的原始居民他们皮肤颜色较深,第一次点评说的达罗毗荼的方言。严格的说,它们的最早家园也不是印度河流域,但他们很早就定居在这里,创造了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器时代过度的文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特别是对文字的释读,也提供了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种观点。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然而问题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当最先进的生物科技技术参与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来时,更新的观点又出现了。


在忙了在摩亨佐达罗的遗址中,先后发掘了十多集古人遗骸,科学家在对骨骸进行分析后发现他们并不属于单一种族,而是包括原始澳大利亚人种、地中海人种、蒙古人种等,因而有人提出,创造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并不是某一个单一种族,除了达罗毗荼人之外,原始澳大利亚人、蒙古人等也参与了这一文明的创造。随着对这一时期的文字的释读,学者们提出的文明创造者的名单也进一步扩大,又加上了不拉灰人、怕迷人、阿修罗人、乌拉提亚人、哇黑卡人、那迦人等等。

古印度文明是谁创造的


这种众说纷纭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虽然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后两种观点,但即便是在后面的观点中,也依然存在着许多未知的因素。看来关于谁创造了这一文明的问题,还会长期的探索和争论下去,谜底真正能够解开吗?这本身就是一个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