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偶感风寒”七日猝死,真相竟然是......| 周末轻读

 为什么73 2018-12-23

大清第一悬案



1722年的冬天格外冷。十一月十三日晚,凛冽的寒风摇晃着畅春园里的宫灯,烛光摇红,悲声凄凄,69岁的清圣祖康熙驾崩了。


关于康熙帝的死因,总体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康熙之死是“自然死亡”,是“偶感风寒”所致。另一种观点则倾向于“人祸”,于是就有了各种阴谋论的猜测。


在史料《永宪录》中,记载了康熙帝在十一月初七从南苑回到畅春园,次日有病,传圣旨道:“偶感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


尽管当时康熙帝已是69岁高龄,但因“偶感风寒”就骤然丧命,未免令人生疑, 那么康熙帝死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实小编想说,这个记载可能是真实的。


  


康熙,很可能是死于“两经受寒”



这种情况很危险,如果不早期干预,任其发展,真的是会死人的!


《素问·热论》有提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若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脏腑不通,则死矣。”


大体的意思是说,相互表里的两条经络同时受寒邪侵袭的病人,第一日是太阳和少阴同病,出现头痛、口干、烦闷的症状;第二日是阳明和太阴同病,出现腹中胀满、身体发热、不欲饮食,甚至神昏谵语的症状;第三日是少阳和厥阴同病,症见耳聋,阴囊收缩,四肢逆冷的症状。


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饮食不进,连汤水都吃不下去,并且神志昏迷而不知人事,则胃气将绝,到第六日就会死亡。


如果三阴经、三阳经、五脏六腑都受了病,那么,营卫之气不行,脏腑之气不通,就必死无疑了。


所以康熙猝死的原因,还真有可能是年迈身体虚弱,从而“两感于寒”导致的。


  


“两感于寒”为什么会如此严重?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


大致的意思是说,虽然人体感受寒邪后会发高热,这正是机体的卫气(阳气)抵抗邪气的反映,也说明你的正能量还在发挥作用,与邪气作斗争。


此时寒邪束表,使得皮肤紧闭,阳热不得外散而发热,体温虽然教高,但是不要怕,有的人甚至发热到了42℃,也没有出现大问题。


但是如果互为表里的两条经络同时受寒,一方面表明邪气势盛,一方面说明正气虚衰,正气不能御邪于外,因而直陷于里,所以来势十分迅速,病情多严重,甚至出现死亡。


两经受寒将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那么外邪是如何影响六经的呢?


  


外邪六经传变规律



“六经”指的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条经络。


六经之中,三阳经主表,三阴经主里。三阳之中,太阳为一身之藩篱,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之中,太阴居表,依次为少阴、厥阴。


外邪循六经传变即是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规律循行的。


邪气进入我们的身体,都是遵循由表入里,由阳入阴,由轻而重的发展趋势的。


 太阳病 


如果太阳受邪患病,大多在一两日发病,此时脉象皆浮。这是因这是太阳经脉上连风府,行于头项、腰脊部位的缘故,故出现头项疼痛、腰脊拘紧不柔和等症状。


 阳明病 


阳明受邪患病,大多在两三日发病,此时脉象均长。这是阳明经脉起于鼻旁,行于目下的缘故,故出现身体发热、目痛、鼻干燥、不能安卧等症状。


 少阳病 


少阳受邪患病,大多在三四日发病,脉象皆弦。这是少阳经脉循行胸胁、出入耳中的缘故,故出现胸胁疼痛而又耳聋的症状。


三阳经病以热证实证为主,邪气虽盛,正气未衰。若正气已衰,抗邪无力,则病入三阴。


 太阴病 


太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四五日发病,脉象皆沉细,这是太阴经脉络于胃,循行咽部的缘故,故出现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的症状。


 少阴病 


少阴受邪生病,大多在五六日发病,脉象都沉,因为少阴经脉穿过肾、络于胸膈,连系舌根,故出现少阴病见舌燥、口渴。


 厥阴病 


厥阴受邪生病,大多在六七日发病。脉象都微缓,这是厥阴的经脉环绕阴器,入属于肝的缘故,故出现烦闷、阴囊缩入的症状。


上面表明了寒邪伤三阴三阳经的发病情况,在经未入于脏腑时,可发汗治之,入于腑者可下洁净腑治之,若入于脏导致“五脏不通,则死矣”。


  


六经病衰的表现


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只有一条经络感受寒邪+没有感受其他邪气+不传经


那么经过6-7天的时间,邪气会渐渐衰弱,正气会逐渐恢复,转向痊愈。


这也是很多人知道的感冒即使不吃药,七天也会自愈的真正原因。


2)各经病症的痊愈


是按照各经阳气的盛衰来决定的,阳气旺盛的经络愈合的就会快,阳气少的愈合的晚。


3)表里两经受寒


互为表里的两条经络同时受寒,往往来势汹汹,病情严重,甚至出现死亡。


  


早期治疗刻不容缓

张仲景医者仁心,在书中为我们详细地讲明了伤寒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他提到“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为制。”


凡是人体有了疾病,不可以拘泥于时间的早晚,应该立即治疗,不要等待拖延,更不要希望侥幸获愈,如果拖延时间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病情就会发生变化,可能成为难治的疾病。


生病后要及时说出来,以便寻找病因,并且确认疾病在哪一条经络,根据时气进行治疗。很少有治不好的情况,如果病人忍疾不说,邪气传里,就难治了,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吧? 


他还提到“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夕,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


服药也不能拘于早晨、晚上,感觉有病时应该立刻服药,容易治愈。如果延误了时间,病情多会发生变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再想治愈就难了。


所以请记住,有了疾病一定不要拖!


  


外感风寒应当遵循的治疗原则




风寒表证,治疗当及时解表,并适当温覆取微似有汗,顺从正气取血外达的趋势,因势利导,表证很容易治愈。但如果失治误治,表邪传里,则不易消散。


这是治疗外感表证的一个原则,即使兼有里证,也应先表后里,当表邪解散后,乃可用攻下法,但是要根据里证的病势程度轻重而定:


1)如果里实的程度不严重,表明表邪尚未完全解除,里证尚未成实证,还没有形成大实大满的证候,恶寒发热的证候随时可能发生,这时如果用攻下法治疗,则不可能痊愈。


2)如果表邪已经解除,里证也已经成实,大实大满的证候已经出现,肠中已经有坚燥屎阻结,则当及时攻下,不可拘泥于日数,所以张仲景说“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深刻地阐述了可下,不可下,迟下或早下,当以辩证为依据。


3)如果不宜攻下的时候使用了攻下的方法,则会耗伤正气,势必造成正虚邪陷,发生协热下利、烦躁等许多变证,使轻病变重,重病死亡。


 - 终 - 


本文整理自《正安古典中医私塾》田合禄老师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