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者能把学术著作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

 三农行 2018-12-23

上个世纪二次大战后,东西方冷战体制形成,中国史研究成为显学之一,引领一时风骚的教父级学者乃哈佛大学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他的门下人才辈出,据说当时美国重点大学里,一大半中国史教授都是他的学生,就连1966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剑桥中国史》也得邀请他担任共同主编[另一位是英国的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彼时加拿大在中国史研究版图里几乎占不到位置。谁知几十年星移物换,白云转成了苍狗。2009年哈佛大学也来编《哈佛中国史》,找来找去,主编一职竟落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头上,尽管他与哈佛大学渊源匪浅,这事却也让人不得不好好正视这位加拿大汉学家。


——他,到底有什么能耐呢?


卜正民(Timothy James Brook)


卜正民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念英文系,接触到铃木大拙禅学,选修了“中国佛教史”,机缘凑巧便转攻东亚研究了。1973年到哈佛念硕、博士之前,他因加拿大籍身份,乃得以交换学生身份到北京大学加强中文学中国上古史,隔年转到上海复旦大学跟随李庆甲教授读中国文学,尔后便一头栽进中国历史里去了。1984年他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写的是《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尝试从地方士绅与寺院的交往活动,看出权力、权威的形成。


对佛教本身的教义我不研究,我感兴趣的是缙绅跟佛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当然,我的题目是士绅与寺院的关系,就必须要研究寺院的田产、寺院的建筑等,它们看上去都是比较具体的一些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东西。


在某次受访里,他这样谈及他的论文,“具体的一些东西,而不是抽象的东西”日后似乎也成了他的历史书写的一大特色,他往往从一块砖、一张画、一次侵占土地事件、一个人的到来为楔子,从而开展出一个奇妙的历史世界。


早在受邀撰写《剑桥明代史》“明代交通和商业”那一章时,卜正民将成为一个好(good)学者,大致已见端倪;大家没想到的是,他竟能成为把学术著作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雅俗共赏的大(great)学者。


——这一切都得从《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说起。



博士论文不算,《纵乐的困惑》是卜正民的第一本历史专著,他从晚明万历末年被派到安徽歙县当知县的一名士人张涛说起,歙县是当时徽商活跃的地方,张涛却是典型的儒生,讨厌商人,讨厌商业,认为商业兴起直接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于是在1609年刊刻的《歙县志》,以“张子曰”大发议论,用四季譬喻从明代初年一直到当代的社会风气变迁,推论由于商业竞争,社会奢迷拜金,世道败坏,大明帝国很快就要进入“金令司天,钱神卓地”的肃杀秋天。


我写这本书,其实就是我跟张涛的一个对话,他提他的意见,他说商业对文化、社会造成很坏的影响;我的看法当然跟他不一样,我说:不!商业使中国变成一个比较有钱比较有机会的社会,对待一些新生事物,要看它们对一般中国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不要动辄反对。……当然,明朝最后崩溃了,可是我觉得明朝不是因为中国伦理传统遭受损坏就崩溃了,而是因为传染病和满州人入关等各种各样很具体的因素把明朝打碎了,而不是什么伦理什么名教崩坏造成的。


由于论证详实,深入浅出,更重要的是,出身英文系的卜正民格外重视“叙事”,整本书写得好看迷人,突破象牙塔藩篱,让普通读者也读得津津有味。就连向来以“把中国史写成畅销书”而闻名的耶鲁大学史景迁(Jonathan Dermot Spence)教授也称赞“这本书赏心悦目,充满动感和细节。把明朝迷人和易变的世界镶嵌在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编年框架上,使每一位专家以外的人都可以领会”。卜正民“叙事再生”(Revival of Narrative)的功力于此获得证明,日后又在《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十七世纪全球贸易》、《挣扎的帝国:气候、经济、社会与探源南海的元明史》、《塞尔登先生的中国地图:香料贸易、佚失的海图与南中国海》等一部又一部的精彩论著中获得确认,遂也成了公认的“史景迁接班人”。



史景迁的著作繁多,一本比一本畅销,却不是尽人拜服,学界里常见的议论是“他的作品作为历史文章毕竟缺乏分析与论证,也少见他对历史问题提出独特的解释。因而虽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却少扎实的历史知识”。相较之下,卜正民便几乎不见类似之讥。《明代的社会与国家》这本书正可作为代表,清楚见到他调和叙事与析论,不厌烦琐地归纳与论证,让人清楚了解明代所谓“专制统治”的真实状况,进而思索明、清的历史延续性。


整本书从1499年发生在南昌的一桩墓地纠纷开始,读书人、小地主、地方士绅、基层官员、省级官员、宦官、皇帝,一一登场涉入。卜正民夹叙夹议,说明每个人的企图与作为,揭露背后千丝万缕的政治关系,法律的限制,制度的规范,然后带出他撰写此书的目的与方法,读者至此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仅是一个楔子,好戏还在后头。


卜正民随即由下而上,以民间为基础,披沥大量明清方志,搜寻分析归纳整理,分别从空间、田野、书籍、寺庙四个角度论述地方社会与国家政制的拉扯牵制,让人清楚理解明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皇帝和官僚集团的运作,地方关系网络的形成,地方社群与中央集团的权力竞合等等,最后更回过头来检视“专制统治”“国家”这些现代词汇对明代的意义。——毫无疑问,这是一本由论文组成的论集,透过卜正民的才情与文笔,却流畅生动,浑然一体,显得充实而有光辉,普通读者推开门便进得去!



如果我们从现在去看过去的话(知道了这个结果再去看过去),那么我们看到的只能是线性的过去,而不是存在多种可能性的过去,因为任何一个结果都只是一种可能,一种已变成现实的可能,而历史展开的过程中,往往充满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如果有别的因素介人,它可能就不是我们看到的那种结果。我认为历史研究应从历史的自身来看它整个的过程,而不应从事后(已经知道结果)来推测它前面是怎么回事。


同样是受访时所言,卜正民的这一番话,尤其最后几句,或许可以给正努力面向历史,却又困惑、矛盾重重的读者一些启发吧。若你也愿意好好思索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