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凤霞:从“名师”群体的变化看教育的发展

 老刘tdrhg 2018-12-23

【《教师博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之三】



从“名师”群体的变化看教育的发展


武凤霞


所谓“名师”,是指那些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产生重大影响、具有良好威望的学者、教师。从陶行知到叶圣陶,从李吉林到现在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特级、名师,可以看到无论社会如何变迁,经济是否繁荣,都不影响名师群体的诞生和发展。他们被一线教师崇敬,更被一线教师模仿。名师的课堂具有很大程度的公开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代表着一个时代教学关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名师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论诠释是把世界前沿理论和一线教师对接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所以,名师群体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阶段教育改革样态和繁荣程度的缩影。那么,40年改革开放名师团队有着怎样成长和变化呢?


从“个”到“批”,名师数量迅速增加。我1986年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没有行政层面承认的“名师”,也没有认可为“骨干”的证书,特级教师数量更是寥若晨星。记得当时我们河南省濮阳市只有两个省特级教师,都是小学语文学科。其中一个就是我所在学校的校长刘延义。也许正是因为具有特级教师的格局,所以刘校长对教师培训的力度非常大,最突出的表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教师培训并不繁荣的岁月里,我们就有机会走到全国各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大型培训,在上千人甚至数千人聚集的礼堂里听名师现场演绎课堂。那个时候,全国好像只有四位非常活跃的名师,他们是江苏的于永正、河北的支玉恒、上海的贾志敏和天津的靳家彦,我们不仅现场听课,而且购买光盘回来和老师们一起深入研讨。于永正老师的《草》、支玉恒老师的《第一场雪》、贾志敏老师的《镇定的女主人》和靳家彦老师的《跳水》都是极其经典的课例,老师们不仅反复听,而且不厌其烦地研讨和模仿。可以说,这四位老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引领着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方向。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四大名师占据公开教学主阵地的现象慢慢被打破,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全国小语会组织的全国优质课比赛,一大批年轻教师通过赛场破茧而出。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吉林的窦桂梅、江苏的孙双金、河南的张学伟,他们把低年级的《初冬》和高年级的《落花生》《林海》三篇课文演绎得精彩纷呈,一下子打开了我们心窗。从此,很多年轻教师的心中不再只有崇拜,更有展翅学飞的欲望。全国的课堂教学大赛成就了一大批教学新人,名师的队伍中因为有年轻人的加入更多了青春的色彩和活力。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不知道是哪一夜的春雨唤醒了万物,名师一下子多起来了,更多年轻教师以不逊于前辈的姿态站在了引领教师发展的前沿,讲台上百花齐放。2005年以后,名师队伍更是呈几何倍数递增,尤以江浙一带更为突出。短短三十二年的时间,我见证了全国范围内的名师从寥若晨星形成了今天的满天星斗之势。



从“单一”到“多元”,教育思想呈多种样态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要说能叫得出名字的教学方法还真是少之又少,提得最多的是语文的“情境教学法”、数学的“马芯兰教学法”等。之前提到的名师好像并没有提出什么教学思想或者教学方法,但是依然不影响大家对他们的追随。


那么,对教育教学思想提炼和教学方法创造的关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具体时间还真说不清楚,大约就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在此期间,窦桂梅老师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并在人民大会堂众多专家和领导面前阐述自己的思考,紧接着她对“主题教学”的研究和操作特色被大家所熟悉,接着又了解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薛法根的“组块教学”、孙双金的“情智语文”等越来越多的教学特色。也许就是从他们几个开始,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注意提炼自己的教学思想,凝练自己的教学特色,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开始走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如今,在百度输入“小学语文教学范式”的关键词,可以搜到85.9万条内容,输入“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思想”的关键词,搜集到的词条高达274万之多。虽然这些数字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教学研究的真实状态,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线教学名师已经不甘于模仿,他们都在竭尽全力解放思想,深入思考和努力创造,教育发展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从“自我成就”到“行政助力”,行政培训意识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前,从国家到地方很少有名师培养的意识,教师的成长基本靠自己的努力以及为数不多的机遇,所以只有那些目标明确、持之以恒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名师。更多优秀的教师因为得不到及时关注,止步于发展的瓶颈期或者高原期,导致了很多有名师潜质的教师逐渐退化为教师群体中普通的一员。所以,直到现在我依然疑惑于永正、支玉恒一辈的四大名师是如何在当时教师发展完全处于“放养”状态下成长并成功的。社会对于教师培养的关注,我想应该是起始于2000年国家教育部发起的“跨世纪园丁工程”。当时,从教育部到各省教育厅再到地市教育局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根据业绩遴选各个学科的一线教师,命名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并把这些教师分批次送到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多家著名师范类大学或者综合大学教育学院进行深入系统的教学教研培训。应该说,这一举动影响深远,因为它不仅带动起一大批名师的思想快速成熟,而且让不同地域的有思想有成功欲望的教师熟识起来,进而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跨越天南海北的发展共同体。尤其重要的是,这一次“百千万工程”打开了各地行政部门领导的视野,师资培训科变成了各地教育局十分重要的部门。“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更多不同层次、不同特色、不同学校、不同省市的教师走到了一起,在接受高校教师系统的理论培训的同时,接受一线教学名师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考。因为大量的培训项目需要大批的专家,所以先一步成长起来的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成为培训者走上了各级各类培训班的讲台,这样的机会又促使他们广泛学习,深入思考,系统提炼,并形成自己的理论实践体系,新的名师群体就这样一批批成长起来。



从“笼统”到“梯级”,名师培养层次更清晰。从2000年初开始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到今天,行政层面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更趋于科学性、系统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对骨干教师层级的划分。2000年刚开始骨干教师培养的时候,不分年龄、不分层次,统称为“骨干教师”,既没有成长的台阶,也没有预留成长的空间。也许正是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部分省市尝试把“骨干教师”细分为“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不同的类别,类别之间成梯级排列,类别提升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同层级有针对性更强的不同培训方略,使培训更精准,帮助更具体,而且避免了教师成长的一蹴而就,保证了不同层级的骨干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和发展。


40年改革开放,教育,作为社会大环境下的一个侧面,用它独特的面貌从多个角度记录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书写了自己的繁荣。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