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徐道来话北京

 愿为长虹卧波 2018-12-24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名句,从中可知,宋代都市中已普遍出现了叫卖声。


叫卖,也叫吆喝,是一种初级的广告形式,在商业不发达的时代,这是生意人广泛采用的推销方式。


在北京人艺著名艺术家演唱的《老北京叫卖组曲》中,在老北京吆喝叫卖中展现了老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生活画面。叫卖本是商业行为,但随着城市发展,渐渐也沾上了文化气息。

当第一缕阳光筛洒在古老的北京城时,清脆的钟鼓声伴着此起彼伏的货声,构成了一篇生动的乐章,那就是北京特有的声音。


走街串巷从事着五行八作的贩夫走卒,发明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货声。清纯悠扬的货声包含着创作者的个性:有朴素的,有华丽的,有简单的,有繁杂的,有写实的,有夸张的,他们不愧为韵味十足的叫卖艺术家。


货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吆喝,在曾经的北京城里,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随处可闻,五花八门,从年首一直到年尾。不过在现而今,这样的吆喝已经很少见了,许多的年轻朋友甚至都无缘聆听,声声吆喝会勾起我们曾经许许多多的回忆与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用一岁的货声把美好的记忆都串联在一起,为您展现一副久违了的民俗画卷。

一岁货声的渊源

“一岁货声”这个名字最早出现,是在清末民初。镶黄旗汉军人,在清朝时曾任二等侍卫的蔡省吾先生编纂了一部小书,他将旧时北京市面上的叫卖声分月收录,可谓原汁原味的“旧京风情”。

鲁迅之弟,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中国民俗学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周作人在过五十岁生日前后,从学生沈启无处借得本书,于1933年11月断续用了六天时间抄录了一遍。这本书后来发行了影印本,全书38个筒子页,以不少读书人所喜爱的“知堂体”,清隽地一气贯通,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另从北京地域的历史文化价值来说,如此全面详尽地保留了那个时代的“货声”,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后来,他还在一九三四年一月二月先后写下《一岁货声》《一岁货声之余》二文,可见他对这本记录北京市井之声的热爱。

虽然现在生活中,这些老北京的市井之声已经听不到了,但我们还是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这些难得的货声音频资料,我们的节目制作人小强,根据史家胡同博物馆胡同声音的四季货声为底本,也特别加入场景背景音,不同的具有季节特别的吆喝,分为春夏秋冬四段,为您还原当年的老北京生活。

您点击最上面的音频就可以听到哦

京井尘声


沿街卖遍货声扬,

天然微微卖遍忙。

恍惚三寒曾已见,

酪花六出入心凉。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这是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所做的竹枝词《京井尘声》11首中的一首,写的是夏季大家都爱喝的雪花酪。


翁偶虹先生所写的北京民俗文章尽都收录在《翁偶虹文集民俗卷》之中。在这部收录19篇文章的著作里,翁先生对北京民风的认识最终尽情体现在其最后一篇文章《货声》里。在这篇文章中,他收录了368种北京吆喝,又对北京的货声进行了极大的丰富记录。

那说到《一岁货声》这本奇书的流传,自闲园菊农蔡省吾先生编写《一岁货声》之后,从光绪丙午年,即一九〇六年,其后三十多年都以抄本流传。其间,收藏或录抄者有齐如山、刘半农、沈启无、周作人等。直至一九三八年,被收入张次溪主编的《京津风土丛书》,才开始刊行于世,并易名为《燕市货声》,由周作人题签。


上世纪八十年代,翁偶虹意欲记录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的货声,果然找到了这册书,也写成《货声》,是以《一岁货声》为蓝本,但篇幅是后者的数倍。

明清两代,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四方辐辏之地,商业繁荣,给叫卖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据记载,明代北京叫卖已成规模。

PHOTO FOR  BEIJING

清代内城被八旗占据,汉人非功不得住内城,商业店铺无从立足,内城人们日常生活只能依靠庙会、游商,这进一步刺激了叫卖的发展。到了清末民初,北京叫卖发展至最高峰。

与其他地方相比,老北京叫卖有着鲜明特色,即儿化音多、拖音长、语言幽默、一气呵成,此外不同货物叫卖方式迥异,风格多样,令人百听不厌,仅目前保存下来的叫卖声就有600多种。

除了单纯靠嗓子外,老北京叫卖往往配响器,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发展,游商日渐消失,叫卖亦渐行渐远。


响器

这其实并不奇怪,当年伦敦等外国城市也曾有好听的叫卖声,如今早已失去,连资料都没留下来。发展总要付出代价,叫卖的失去也算其中之一吧。

20181115日,艺术家秦思源的声音装置——《声坊》由北京大栅栏北京坊问世,作品是以声音为媒介,通过还原老北京游商声音,辅以响器及自然音,在公共空间中打造极具时空穿越感的声音剧场,在拥有北京600余年商业文化历史的大栅栏中以声音再现游商文化。

那这个作品每个整点都会播放《四季叙述》,我们也经过秦思源先生的特别授权,拿到了这个珍贵的作品,我们也播放给您听。希望这穿越四季的老北京货声,带给您美好的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