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就是道的具体体现了,而“道”就是“一”的源头

 黄元章3355 2018-12-24

“一”就是道的具体体现了,而“道”就是“一”的源头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道德经》第14章,之前就说过老子写《道德经》有一个特点,讲了一段人世间的事以后,突然提一下天之道,然后再讲一段人世间道理,然后再给你讲天之道,交叉而来的。今天老子又开始讲天之道了。

老子说“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就是说你看不见道,不知道它在哪,但是道还是存在的,这种看不见的状态叫“微”。

接着老子又说“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你听不到道的声音,它是无声的,这种没有声音的状态叫做“希”。

又说“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捪”是抚摸的意思,我们摸不到道,这种摸不着的状态叫做“夷”。

老子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上来讲述道是介于有和无之间的,你无法体察到,它是处于一种隐形的状态,但是它是存在的。

“一”就是道的具体体现了,而“道”就是“一”的源头

老子接着又说“三者不可致计”,通行本里讲的是“三者不可致诘”,“诘”是问的意思。但是帛书甲乙本里都写的是“三者不可致计”,这里“计”是度量的意思。我认为这里应该是说度量揣摩的意思,老子说“道”无论从实际、听觉、触觉,都没办法去揣摩它,它是无名无形的,介于有和无之间。

那么刚才说的都是“无”的方面,那么“有”的方面怎么体现的?老子说“故混而为一”,就是说你虽然看不到,但是把所有的这些混在一起,形成“一”,开始形成有形的世界了。

“一”就是道的具体体现了,而“道”就是“一”的源头,所以后来我们《道德经》有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这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