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点评|中医小白用推拿治好了孩子的积食发烧!

 为什么73 2018-12-24

投稿|爱怼人的小妖

关注罗老师的公众号很久了,尤其喜欢大伦育儿说,推送的文章符合时令节气孩子生病的节奏,可以说是及时雨了。自己平常会看看孩子的舌苔,然后根据罗老师讲的知识归类,做到心中有数。因为没有中医基础,不敢贸然给孩子开方用药,用推拿比较多,日常会给孩子捏脊。前天自己处理了孩子的积食发烧,非常有成就感,迫不及待地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经过是这样的:我家二宝女孩,一周四个月,平常食欲很好,饭量比较大,小肚子圆圆的。都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家人日常非常关注二宝的饭量,生怕吃多了积食。可还是不幸中招了。

6月27日晚上,孩子睡着后我发觉她呼吸很粗,暗想别是发烧吧。试体温37.8,摸着头并不很热,手脚心比较热。赶紧凭记忆给孩子清天河水和退六腑各100次,一边做一边想孩子这两天的状态,因为没看舌苔,完全靠猜。

第一怀疑吃坏了引起的发烧,保险起见,清胃经100次。做的过程中孩子一直睡着,而且是趴睡,联想到孩子最近几天流稀鼻涕,担心上呼吸道感染,所以用家里的止咳通鼻膏做按摩油用整个手掌从大椎向下推,推几次后手心感觉发热,孩子稍有感觉,但是反应好像很舒服的样子,我有点信心了,推了100次。然后分推肩胛骨100次。做完后想起家里有羚黄宝儿丸,成分中羚羊角和黄连都有清热功效,看了看说明书:用于小儿发热,惊哭夜啼,痰热咳嗽,泄泻,脾胃虚弱及消化不良等症,感觉对症,于是按说明书研了10丸,喂下。

点评:上面呢,是这位家长叙述自己的宝宝起病经过,孩子生病往往是家长意料之外的,家长既要懂得预防,又要知道一些状况的应对方法,确实很是辛苦。

这位家长的宝宝起病时主要表现的是发热,家长给做的是清天河水和退六腑,这两个手法是退热效果很好的穴位,后面还做了推下天柱骨,也是有退热作用的,对于孩子发热,可以采用退热的手法,一般做完都会有效果的,上面家长推拿完,虽然孩子热退的不是很明显,但是从孩子的状态上来看,这些手法还是起到了作用的。接着怀疑是积食发热,用了清胃经,可清胃降逆,是应对病因的,上面的手法和相应的应对方法,可以看出这位家长平时确实学习积累了许多。

第二天早晨五点,孩子睡醒,摸头和身体很热,预测温度应该在38.5度以上。稍微不淡定了,想喂退烧药。孩子习惯了早晨醒来喝奶,抗拒吃药,挣扎过程中出了特别多的汗,头发都湿透了,把孩子的衣服脱下来擦汗,然后给孩子冲奶粉喝,等孩子情绪好后喝了一点退烧药。特意嘱咐孩子奶奶早餐熬小米粥,孩子喝了一小碗小米粥上面的米油。等到八点钟我去上班,孩子精神很好了。

其实我心里还是不太放心的,上班路上搜索孩子发烧手脚心热,有的说是积食的。中间打电话问孩子情况,说是没有发烧,于是嘱咐多喝水,用小米熬出的米油代饭。

中午回家孩子没有发烧,清涕转黄涕,手脚心还是比较热,摸肚子腹胀,比较肯定是积食引起的发烧,于是给孩子喝了一支消积止咳口服液。

下午下班后孩子体温正常,精神很好,看舌苔中后部特别厚、白腻,就像苔藓一样。又给孩子喝了一支消积止咳口服液,哄着孩子掐四横纹50次、运内八卦50次。之后体温一直正常也就没有再采取别的措施。

点评:接下来第二天,家长虽然没有测具体的温度,但孩子还是有发热的,随着饮食上的调整,配合服用了相应的药物,当天孩子病就基本好了,其实在早上还可以在做一遍之前的推拿手法,帮助清热。

总的来说,这位家长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思路是很清晰的,应对的方法也基本正确,自己帮助孩子摆脱疾病,相信孩子好的时候,家长也是很自豪的~

这次发烧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控制住了,效果好得出乎我的意料。写的过程中自己总结了一下,感觉还是有些处理得不太好的地方。比如孩子发烧睡醒后应该喂孩子喝水补充津液,而喂奶反而不好消化加重肠胃负担;发现发烧怀疑是积食的时候只是清胃经,没有配合运内八卦,掐四横纹,揉大鱼际等穴位,所以当时效果并不明显。疑点就是6月28号发现前一晚上用止咳通鼻膏做按摩油用手掌从大椎向下推过的地方有一些小红点,不明原因,望老师解惑。

点评:最后这位家长总结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个是很令我钦佩的。对于最后的疑问,可能是下面几个原因:

1、孩子对所用的介质过敏,如果停用这个介质,红点消退,很大可能是过敏!

2、是推拿产生的痧点,这个跟推拿的力度有关,产生痧点,一般停止推拿几天后会消退!

同时呢,也给大家提个醒,推拿后出现红点,应先暂时停用推拿,辨明是什么原因,若是对介质过敏,要更换介质。若是力度较重出现的痧点,可不用干预,让其自行消退。如果观察情况比较严重或者有加重的倾向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文末留言,夏风会细心为大家解答的!


有奖征文

在小儿推拿的学习过程中,大家有什么学习心得?孩子的身体又因小儿推拿有了什么改善?一切因小儿推拿而得出的经验、感悟都可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文章请以word文档的格式投递至我们的邮箱:

sy_yuandonglila@sina.com

投稿的文章请保证原创,并附上您的微信昵称、姓名、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我们筛选后会向作者获取授权,发布在育儿说平台上,一经刊载,将为您送上罗大伦博士的签名书哟~,期待您的来稿啦!

点亮小星星,

及时get最新鲜的育儿知识!

不论微信改版多少次,

我们也要不离不弃哦!


文|夏风

投稿|爱怼人的小妖

编辑|浅梦

封面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