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象医学第十七讲丨六经

 云海6yf0geijmb 2018-12-24

继续,三阴三阳辨证

上一篇整理到了太阳证候

这一篇

继续上次的内容

从阳明开始

按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进行


阳明证候

1. 阳明经证 

【症状】

主:不恶寒反恶热,烦渴引饮,汗出蒸蒸,心烦谵语,气粗如喘

舌:舌苔黄燥

脉:脉洪大

【治法】

辛凉清热,益气生津

【常见处方】

白虎汤(对少阳人太阳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热者:石玉承气汤

太阳人寒者:猕猴桃承气汤

少阳人:猪苓车前子汤

太阴人热者:热多寒少汤

太阴人寒者:薏苡仁承气汤去大黄

少阴人热者:李氏补中益气汤

少阴人寒者:升阳益气汤

石玉承气汤:生石斛5,生玉竹5,赤何首乌1.5,白茅根1.5,山樱桃仁1,猕猴桃1,蚯蚓1

猕猴桃承气汤:生石斛2.5,生玉竹2.5,猕猴桃2,山樱桃仁1.5,杵头糠1.5,荞麦1,蚯蚓1

猪苓车前子汤:茯苓2,泽泻2,猪苓1.5,车前子1.5,羌活1,荆芥1,防风1,石膏1,九眼独活1,知母1

热多寒少汤:葛根4,藁本2,黄芩2,桔梗1,白芷1,莱菔子1,升麻1

薏苡仁承气汤:葛根2,黄芩2,榆根皮2,沙参1,薏苡仁1,升麻1,杏仁1,大黄0.5

李氏补中益气汤:黄芪3,人参3(内伤杂病,黄芪人参减至1.5~2),大枣1,生姜1,炙甘草1,白术1,当归1,陈皮1,苏叶0.5,广藿香0.5

升阳益气汤:桂枝2,黄芪2,人参2,白芍药2,当归1,炙甘草1,白何首乌(去),大枣1,生姜1,肉桂1


一般成人:1=8g,过于虚弱者6g,体大壮实者10g

小儿:1=6g,

婴儿:1=4g或更少

这个阳明经证

就是我在第一篇里写的

差点泄泻而死的那个证候

《兰室秘藏》里写的是用当归补血汤

这里写的是用升阳益气汤

作用类似


2. 阳明腑证 

【症状】

主:日晡潮热,汗出连绵不断,腹满拒按,烦躁谵语,甚则循衣摸床,警惕不安,大便秘结难下

舌:苔黄或焦燥起刺

脉:脉沉实有力

【治法】

攻下泄热

【常见处方】

大承气汤(对太阴人少阴人有些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热者:石玉承气汤

太阳人寒者:猕猴桃承气汤

少阳人:地黄白虎汤

太阴人热者:葛根承气汤

太阴人寒者:薏苡仁承气汤或加皂荚

少阴人热者:先用巴豆一粒

                     后用八物君子汤

      或独参八物汤

少阴人寒者:先用巴豆一粒

                     后用升阳益气汤

石玉承气汤:生石斛5,生玉竹5,赤何首乌1.5,白茅根1.5,山樱桃仁1,猕猴桃1,蚯蚓1

猕猴桃承气汤:生石斛2.5,生玉竹2.5,猕猴桃2,山樱桃仁1.5,杵头糠1.5,荞麦1,蚯蚓1

地黄白虎汤:石膏5,生地黄4,知母2,九眼独活1,防风1

葛根承气汤:葛根4,大黄2,黄芩2,桔梗1,白芷1,升麻1

薏苡仁承气汤:葛根2,黄芩2,榆根皮2,沙参1,薏苡仁1,升麻1,杏仁1,大黄0.5

八物君子汤:人参2,川芎1,当归1,大枣1,生姜1,炙甘草1,黄芪1,白术1,白芍药1,陈皮1

独参八物汤:人参1两,当归1.5,川芎1,大枣1,生姜1,炙甘草1,黄芪1,白术1,白芍药1,陈皮1

升阳益气汤:桂枝2,黄芪2,人参2,白芍药2,当归1,炙甘草1,白何首乌(去),大枣1,生姜1,肉桂1

这个大承气汤证

是李济马少有的批评张仲景的部分

提过好几次仲景应该用巴豆而不是大黄


伤寒

本就是少阴人最容易得且容易死的病

因为桂枝汤的五味药全是少阴人药材


李济马说

用大黄泻下

对少阴人正气的损耗太大了

会导致预后不良


少阳证候

1. 少阳经证 

【症状】

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舌:舌苔滑白

脉:脉弦

【治法】

和解少阳

【常见处方】

小柴胡汤(对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热者:柳氏五加皮壮脊汤

太阳人寒者:蚕砂解表汤加龙胆草

少阳人热者:荆防导赤散加柴胡

      或荆防泻白散

少阳人寒者:柳氏小柴胡汤

太阴人热者:葛根解肌汤加莱菔子

太阴人寒者:寒多热少汤

少阴人热者:桂枝半夏生姜汤加茵陈

少阴人寒者:李氏藿香正气散

柳氏五加皮壮脊汤:木贼2,葡萄根2,香薷2,木果1,洋葱皮1,松节1,酸浆果1,五加皮1

蚕沙解表汤:土藿香2,香薷1.5,五加皮1.5,蚕沙1,洋葱皮1,葡萄根1,木果1,松节1

荆防导赤散:生地黄3,木通(代以丝瓜络2),瓜蒌仁1.5,玄参1.5,九眼独活1,荆芥1,前胡1,羌活1,防风1

荆防泻白散:生地黄3,泽泻2,茯苓2,羌活1,荆芥1,石膏1,防风1,九眼独活1,知母1

柳氏小柴胡汤:防风2,茯苓1.5,荆芥1.5,羌活1,瓜蒌仁1,九眼独活1,柴胡1,熟地黄1

葛根解肌汤:葛根3,藁本1.5,黄芩1.5,桔梗1,白芷1,升麻1

寒多热少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杏仁1,黄芩1,麻黄1,麦门冬1,桔梗1

桂枝半夏生姜汤:生姜3,半夏姜制2,桂枝2,白术1,炙甘草1,白芍药1,陈皮1

李氏藿香正气散:广藿香1.5,生姜1,大枣1,紫苏叶1,白术0.5,大腹皮0.5,半夏姜制0.5,桂皮0.5,炙甘草0.5,苍术0.5,干姜0.5,益智仁0.5,青皮0.5,陈皮0.5

原书中

是有口苦,咽干,目眩的

但我去掉了


因为小柴胡汤

是治不了口苦咽干目眩的

因为小柴胡汤主治的不是少阳病提纲


这个很多人可能转不过弯子来

因为几乎九成以上解释伤寒的书籍

都说了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篇主方


关于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一下

桑希生老师讲的《理解伤寒论》


2. 少阳兼证 

①少阳兼太阳证

【症状】

主:微呕,胸闷不舒,胸胁苦满,胃脘支结,发热微恶风寒,支节烦疼

【治法】

解太阳之表,和少阳之枢

【常见处方】

柴胡桂枝汤(对少阴人太阳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热者:柳氏五加皮壮脊汤

太阳人寒者:蚕砂解表汤加龙胆草

少阳人热者:荆防导赤散加柴胡

少阳人寒者:防风解表汤加柴胡

太阴人热者:葛根解肌汤加莱菔子

太阴人寒者:柳氏寒多热少汤

少阴人热者:黄芪桂枝汤加半夏

少阴人寒者:李氏藿香正气散

柳氏五加皮壮脊汤:木贼2,葡萄根2,香薷2,木果1,洋葱皮1,松节1,酸浆果1,五加皮1

蚕沙解表汤:土藿香2,香薷1.5,五加皮1.5,蚕沙1,洋葱皮1,葡萄根1,木果1,松节1

荆防导赤散:生地黄3,木通(代以丝瓜络2),瓜蒌仁1.5,玄参1.5,九眼独活1,荆芥1,前胡1,羌活1,防风1

防风解表汤:防风2,荆芥1.5,羌活1.5,茯苓1,前胡1,九眼独活1,金银花1,连翘1,关苍术1

葛根解肌汤:葛根3,藁本1.5,黄芩1.5,桔梗1,白芷1,升麻1

柳氏寒多热少汤:薏苡仁2,百部根2,桔梗1,白芷1,藁本1,葛根1,莱菔子1,苍耳子1,麻黄0.5,桑叶0.5

黄芪桂枝汤:桂枝3,黄芪2,白芍药2,当归1,炙甘草1,白何首乌(去),大枣1,生姜1

李氏藿香正气散:广藿香1.5,生姜1,大枣1,紫苏叶1,白术0.5,大腹皮0.5,半夏姜制0.5,桂皮0.5,炙甘草0.5,苍术0.5,干姜0.5,益智仁0.5,青皮0.5,陈皮0.5

②少阳兼阳明腑证

【症状】

主:寒热,呕吐不止,胸中郁郁微烦,胃脘硬满,大便秘结或热利

【治法】

和解通里

【常见处方】

大柴胡汤(对太阴人少阴人有些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热者:石玉承气汤

太阳人寒者:猕猴桃承气汤

少阳人:荆防泻白散重用石膏

太阴人热者:热多寒少汤加大黄

太阴人寒者:寒多热少汤加葛根大黄

少阴人热者:先用巴豆半粒

                     后用八物君子汤

少阴人寒者:先用巴豆半粒

                     后用李氏藿香正气散

石玉承气汤:生石斛5,生玉竹5,赤何首乌1.5,白茅根1.5,山樱桃仁1,猕猴桃1,蚯蚓1

猕猴桃承气汤:生石斛2.5,生玉竹2.5,猕猴桃2,山樱桃仁1.5,杵头糠1.5,荞麦1,蚯蚓1

荆防泻白散:生地黄3,泽泻2,茯苓2,羌活1,荆芥1,石膏1,防风1,九眼独活1,知母1

热多寒少汤:葛根4,藁本2,黄芩2,桔梗1,白芷1,莱菔子1,升麻1

寒多热少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杏仁1,黄芩1,麻黄1,麦门冬1,桔梗1

八物君子汤:人参2,川芎1,当归1,大枣1,生姜1,炙甘草1,黄芪1,白术1,白芍药1,陈皮1

李氏藿香正气散:广藿香1.5,生姜1,大枣1,紫苏叶1,白术0.5,大腹皮0.5,半夏姜制0.5,桂皮0.5,炙甘草0.5,苍术0.5,干姜0.5,益智仁0.5,青皮0.5,陈皮0.5

③少阳兼太阴证

【症状】

主:口苦心烦,不欲食,胸胁满痛,或痛绕肩背,腹满胀,便溏薄

脉:脉沉迟

【治法】

和解少阳兼温太阴

【常见处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少阴人少阳人太阳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热者:猕猴桃植肠汤

太阳人寒者:二香正气散

少阳人热者:荆防导赤散

少阳人寒者:柳氏小柴胡汤

太阴人热者:葛根解肌汤加莱菔子薏苡仁

太阴人寒者:寒多热少汤

少阴人热者:柳氏人参养胃汤重用半夏

少阴人寒者:李氏藿香正气散

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4,木果2,葡萄根2,樱桃肉1,芦根(去),五加皮1,杵头糠1,松花1

二香正气散:藿香1.5,木果1,五加皮1,香薷1,杵头糠0.5,菝葜0.5,木贼0.5,良姜0.5,白扁豆0.5,洋葱皮0.5,蚕沙包煎0.5

荆防导赤散:生地黄3,木通(代以丝瓜络2),瓜蒌仁1.5,玄参1.5,九眼独活1,荆芥1,前胡1,羌活1,防风1

柳氏小柴胡汤:防风2,茯苓1.5,荆芥1.5,羌活1,瓜蒌仁1,九眼独活1,柴胡1,熟地黄1

葛根解肌汤:葛根3,藁本1.5,黄芩1.5,桔梗1,白芷1,升麻1

寒多热少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杏仁1,黄芩1,麻黄1,麦门冬1,桔梗1

柳氏人参养胃汤:苍术2,半夏姜制1.5,生姜1.5,大枣1,炙甘草1,广藿香1,厚朴1,人参1,白芍药1,陈皮1

李氏藿香正气散:广藿香1.5,生姜1,大枣1,紫苏叶1,白术0.5,大腹皮0.5,半夏姜制0.5,桂皮0.5,炙甘草0.5,苍术0.5,干姜0.5,益智仁0.5,青皮0.5,陈皮0.5


太阴证候

【症状】

主:腹满,呕吐,食不下,腹泻时痛,腹痛喜温喜按,口不渴

舌:舌质淡

脉:脉沉迟

【治法】

温中散寒

【常见处方】

理中汤(对少阴人有效)

【四象处方】

太阳人热者:猕猴桃植肠汤

太阳人寒者:柳氏猕猴桃植肠汤

少阳人:荆防地黄汤

太阴人热者:葛根莱菔子汤

太阴人寒者:太阴调胃汤

      柳氏太阴调胃汤

少阴人热者:柳氏人参养胃汤加川椒

少阴人寒者:李氏理中汤

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4,木果2,葡萄根2,樱桃肉1,芦根(去),五加皮1,杵头糠1,松花1

柳氏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2,藿香1.5,木果1.5,白扁豆1,五加皮1,杵头糠1,良姜1,樱桃肉1,松花1

荆防地黄汤:茯苓2,山茱萸2,泽泻2,熟地黄2(以红毛五加皮代更佳),羌活1,荆芥1,防风1,车前子,九眼独活1

葛根莱菔子汤:薏苡仁2,葛根2,麦门冬1.5,黄芩1,麻黄1,桔梗1,莱菔子1,五味子1,石菖蒲1

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麻黄1,麦门冬1,桔梗1,五味子1,石菖蒲1

柳氏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神曲1,五味子1,乌梅1,石菖蒲1,榆根皮1

柳氏人参养胃汤:苍术2,半夏姜制1.5,生姜1.5,大枣1,炙甘草1,广藿香1,厚朴1,人参1,白芍药1,陈皮1

李氏理中汤:白术2,桂枝2,干姜炮2,人参2(代白何首乌),白芍药2,炙甘草1,陈皮1


少阴证候

1. 少阴寒化证 

①阳虚寒证

【症状】

主:四肢逆冷,手足发凉,口渴欲吐,心烦,精神萎靡不振欲睡,下利清谷

舌:舌淡苔白

脉:脉微

【治法】

温阳救逆

【常见处方】

四逆汤(对少阴人有效)

【四象处方】

太阳人:柳氏猕猴桃植肠汤

少阳人:荆防地黄汤加仙茅

太阴人:太阴调胃汤加鹿茸

    柳氏太阴调胃汤

少阴人:官桂附子理中汤

柳氏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2,藿香1.5,木果1.5,白扁豆1,五加皮1,杵头糠1,良姜1,樱桃肉1,松花1

荆防地黄汤:茯苓2,山茱萸2,泽泻2,熟地黄2(以红毛五加皮代更佳),羌活1,荆芥1,防风1,车前子,九眼独活1

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麻黄1,麦门冬1,桔梗1,五味子1,石菖蒲1

柳氏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神曲1,五味子1,乌梅1,石菖蒲1,榆根皮1

官桂附子理中汤:人参3,肉桂2,干姜炮2,白术2,附子炮1,炙甘草1,白芍药1,陈皮1

②阴盛格阳证

【症状】

主: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身不恶寒,面色发赤

脉:脉微欲绝

【治法】

通脉回阳

【常见处方】

通脉四逆汤(对少阴人有效)

【四象处方】

太阳人:柳氏猕猴桃植肠汤

少阳人:荆防地黄汤加仙茅

太阴人:太阴调胃汤加鹿茸

    柳氏太阴调胃汤加鹿茸

少阴人:官桂附子理中汤重用附子

方剂同上一条

③阳虚水泛

【症状】

主:头目眩晕,心悸,肉瞤,全身肢体震颤,尿少浮肿,腰背痛,腹痛下利

脉:脉沉弦

【治法】

温阳利水

【常见处方】

真武汤(对少阴人太阴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萆薢松花汤

少阳人:韮子温肾汤

太阴人:干栗温肾汤

    女贞子干栗汤

少阴人:官桂附子理中汤

萆薢松花汤:萆薢3,松花2,香薷1,杵头糠1,文蛤1,良姜1

韮子温肾汤:枸杞子2,泽泻2,茯苓2,山茱萸1.5,猪苓1.5,牡丹皮1,韮子1,仙茅1

干栗温肾汤:干栗3,薏苡仁3,山药1,麻黄1,莱菔子1,鹿角霜1,五味子1,地肤子1

女贞子干栗汤:干栗3,女贞实酒蒸1.5,地肤子1.5,山药1,五味子1,三白草1,桑白皮1,鹿角霜1

官桂附子理中汤:人参3,肉桂2,干姜炮2,白术2,附子炮1,炙甘草1,白芍药1,陈皮1

④虚寒下利

【症状】

主:下利不止,下利脓血,小便不利

【治法】

温中涩肠固脱

【常见处方】

桃花汤(对少阴人有效)

【四象处方】

太阳人:党参养肠汤

少阳人:菟丝子养肠汤

太阴人:莲子肉养肠汤

    乌梅养肠汤

少阴人:李氏理中汤加炒赤石脂糯米

党参养肠汤:党参2,白扁豆炒1.5,山樱桃1.5,荞麦1,菝葜1,谷芽1,软枣猕猴桃1,松花1

菟丝子养肠汤:茯苓3,麦芽炒2,土苍术1,红麦1,金樱子1,菟丝子1,石榴皮0.5,黄连炒0.5

莲子肉养肠汤:薏苡仁炒3,干栗3,葛根煨1,莱菔子炒1,五味子1,石菖蒲1,莲子肉1,椿根皮0.5,薤白0.5

乌梅养肠汤:薏苡仁2,莲子肉2,干栗1,莱菔子炒1,五味子1,乌梅1,榆根皮0.5,樗白皮麸炒0.5

李氏理中汤:白术2,桂枝2,干姜炮2,人参2(代白何首乌),白芍药2,炙甘草1,陈皮1


2. 少阴热化证 

①心烦不寐

【症状】

主:心烦不寐,口干咽燥,尿色黄赤

舌:舌红绛

脉: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常见处方】

黄连阿胶汤(对太阴人少阳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石斛清心汤

少阳人:荆防泻白散加黄连瓜蒌仁

太阴人:热多寒少汤加麦门冬天门冬

少阴人:白芍药补阴汤

石斛清心汤:石斛3,夜交藤2,珍珠母1.5,白茅根1.5,草龙胆1,软枣猕猴桃1,蚯蚓1

荆防泻白散:生地黄3,泽泻2,茯苓2,羌活1,荆芥1,石膏1,防风1,九眼独活1,知母1

热多寒少汤:葛根4,藁本2,黄芩2,桔梗1,白芷1,莱菔子1,升麻1

白芍药补阴汤:白芍药2,阿胶2,茺蔚子1.5,水参1.5,沙苑子1,糯稻根1

②水热互结

【症状】

主:咳嗽,呕吐,口中作渴,心烦不寐,尿少

舌:舌质红

【治法】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常见处方】

猪苓汤(对少阳人太阴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石斛清心汤

少阳人:猪苓车前子汤

太阴人:热多寒少汤加天门冬三白草

少阴人:白芍药补阴汤

猪苓车前子汤:茯苓2,泽泻2,猪苓1.5,车前子1.5,羌活1,荆芥1,防风1,石膏1,九眼独活1,知母1


3. 少阴兼证 

①兼太阳表证

【症状】

主:恶寒发热,但欲寐

脉:脉沉

【治法】

温经发表

【常见处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对太阴人少阴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柳氏猕猴桃植肠汤

少阳人:荆防地黄汤

太阴人:太阴调胃汤

少阴人:官桂附子理中汤加细辛

柳氏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2,藿香1.5,木果1.5,白扁豆1,五加皮1,杵头糠1,良姜1,樱桃肉1,松花1

荆防地黄汤:茯苓2,山茱萸2,泽泻2,熟地黄2(以红毛五加皮代更佳),羌活1,荆芥1,防风1,车前子,九眼独活1

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麻黄1,麦门冬1,桔梗1,五味子1,石菖蒲1

官桂附子理中汤:人参3,肉桂2,干姜炮2,白术2,附子炮1,炙甘草1,白芍药1,陈皮1

②兼阳明证

【症状】

主:口燥咽干,心下痛,腹胀满,大便难

【治法】

急下而存阴

【常见处方】

大承气汤(对少阴人太阴人有些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石玉承气汤

少阳人:地黄白虎汤

太阴人:葛根承气汤

少阴人:先用巴豆一粒

              后用八物君子汤

石玉承气汤:生石斛5,生玉竹5,赤何首乌1.5,白茅根1.5,山樱桃仁1,猕猴桃1,蚯蚓1

地黄白虎汤:石膏5,生地黄4,知母2,九眼独活1,防风1

葛根承气汤:葛根4,大黄2,黄芩2,桔梗1,白芷1,升麻1

八物君子汤:人参2,川芎1,当归1,大枣1,生姜1,炙甘草1,黄芪1,白术1,白芍药1,陈皮1


厥阴证候

1. 厥逆证 

①寒厥

【症状】

主:恶寒,手足厥冷

舌:舌淡

脉:脉微细

【治法】

温阳救逆

【常见处方】

当归四逆汤(对少阴人有效)

【四象处方】

太阳人:柳氏猕猴桃植肠汤加党参

少阳人:加减独活地黄汤加韭子

太阴人:寒多热少汤 或 熊胆散

少阴人:人参吴茱萸汤

    或 独参八物汤

柳氏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2,藿香1.5,木果1.5,白扁豆1,五加皮1,杵头糠1,良姜1,樱桃肉1,松花1

加减独活地黄汤:熟地黄2,泽泻2,茯苓2,九眼独活1,防风1,菟丝子1,仙茅1

寒多热少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杏仁1,黄芩1,麻黄1,麦门冬1,桔梗1

熊胆散:熊胆3-5分,温水调下

人参吴茱萸汤:人参10,生姜3,吴茱萸3,当归1,白芍药1,肉桂1

独参八物汤:人参1两,当归1.5,川芎1,大枣1,生姜1,炙甘草1,黄芪1,白术1,白芍药1,陈皮1

②热厥

【症状】

主:手足厥冷,烦热口渴,尿黄

脉:脉滑

【治法】

泄热生津

【常见处方】

白虎汤(对少阳人太阳人有些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石玉承气汤

少阳人:猪苓车前子汤

    或荆防泻白散

太阴人:热多寒少汤

少阴人:八物君子汤

石玉承气汤:生石斛5,生玉竹5,赤何首乌1.5,白茅根1.5,山樱桃仁1,猕猴桃1,蚯蚓1

猪苓车前子汤:茯苓2,泽泻2,猪苓1.5,车前子1.5,羌活1,荆芥1,防风1,石膏1,九眼独活1,知母1

荆防泻白散:生地黄3,泽泻2,茯苓2,羌活1,荆芥1,石膏1,防风1,九眼独活1,知母1

热多寒少汤:葛根4,藁本2,黄芩2,桔梗1,白芷1,莱菔子1,升麻1

八物君子汤:人参2,川芎1,当归1,大枣1,生姜1,炙甘草1,黄芪1,白术1,白芍药1,陈皮1

③蛔厥

【症状】

主:手足厥冷,气上撞胸,心中热痛,饥不欲食,吐蛔,下之则利不止

【治法】

温中补虚,调理寒热,和胃安蛔

【常见处方】

乌梅丸(对少阴人太阴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柳氏猕猴桃植肠汤加苦木

少阳人:荆防地黄汤加苦参黄连

太阴人:太阴调胃汤加乌梅

    柳氏太阴调胃汤加使君子

少阴人:理中汤 或 李氏理中汤

柳氏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2,藿香1.5,木果1.5,白扁豆1,五加皮1,杵头糠1,良姜1,樱桃肉1,松花1

荆防地黄汤:茯苓2,山茱萸2,泽泻2,熟地黄2(以红毛五加皮代更佳),羌活1,荆芥1,防风1,车前子,九眼独活1

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麻黄1,麦门冬1,桔梗1,五味子1,石菖蒲1

柳氏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神曲1,五味子1,乌梅1,石菖蒲1,榆根皮1

理中汤:人参2,白术2,干姜2,炙甘草1

李氏理中汤:白术2,桂枝2,干姜炮2,人参2(代白何首乌),白芍药2,炙甘草1,陈皮1


2. 呕吐下利

①虚寒呕吐

【症状】

主:呕吐涎沫,干呕头痛

【治法】

温经散寒,降逆止呕

【常见处方】

吴茱萸汤(对少阴人有效)

【四象处方】

太阳人:柳氏猕猴桃植肠汤加柿蒂

少阳人:加减独活地黄汤

太阴人:太阴调胃汤加枇杷叶

    柳氏太阴调胃汤

少阴人:三味参萸汤

柳氏猕猴桃植肠汤:软枣猕猴桃2,藿香1.5,木果1.5,白扁豆1,五加皮1,杵头糠1,良姜1,樱桃肉1,松花1

加减独活地黄汤:熟地黄2,泽泻2,茯苓2,九眼独活1,防风1,菟丝子1,仙茅1

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麻黄1,麦门冬1,桔梗1,五味子1,石菖蒲1

柳氏太阴调胃汤:薏苡仁3,乾栗3,莱菔子2,神曲1,五味子1,乌梅1,石菖蒲1,榆根皮1

三味参萸汤:吴茱萸3,人参2,生姜1,大枣1

②上热下寒

【症状】

主:谷入即吐,腹痛下利

【治法】

清上温下

【常见处方】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对少阴人太阴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柳氏猕猴桃植肠汤

    重用软枣猕猴桃

少阳人:滑石苦参汤

太阴人:太阴调胃汤加黄芩葛根

    柳氏太阴调胃汤加黄芩

少阴人:人参桂枝汤

    或 人参附子理中汤

滑石苦参汤:茯苓2,苦参2,滑石2,泽泻2,防风1,九眼独活1,黄柏1,黄连1,荆芥1,羌活1

人参桂枝汤:炙甘草1.8,桂枝1.8,白术1.5,人参1.5,干姜1.5

人参附子理中汤:人参2,白术2,干姜炮2,炙甘草1,附子炮1

③身热下利

【症状】

主:里急后重,渴欲饮水

【治法】

泄热止利

【常见处方】

白头翁汤(对少阳人太阴人有部分效果)

【四象处方】

太阳人:石玉承气汤去山樱桃仁加仙鹤草

少阳人:黄连清肠汤加黄柏

    或 荆防泻白散加黄连瓜蒌仁

太阴人:热多寒少汤加樗根白皮麸炒

少阴人:八物君子汤重用人参

    或加炒赤石脂白头翁

石玉承气汤:生石斛5,生玉竹5,赤何首乌1.5,白茅根1.5,山樱桃仁1,猕猴桃1,蚯蚓1

黄连清肠汤:生地黄4,木通(去),泽泻2,茯苓2,黄连1,猪苓1,防风1,车前子1,羌活1

荆防泻白散:生地黄3,泽泻2,茯苓2,羌活1,荆芥1,石膏1,防风1,九眼独活1,知母1

热多寒少汤:葛根4,藁本2,黄芩2,桔梗1,白芷1,莱菔子1,升麻1

八物君子汤:人参2,川芎1,当归1,大枣1,生姜1,炙甘草1,黄芪1,白术1,白芍药1,陈皮1



伤寒就整理到这里

还是上次说过的话

六经辨证我就不细讲了

当归已经有好几位明师开了伤寒论的课

各位可以去详细学习一下


我在这里就罗列出

各阶段证型对应的四象方剂

供大家参考


温病部分

我也会用同样的方式

只是整理出来做个对比

不会细讲


重点会放在

内伤杂病的辨证上


警告

此文属于专业教育范畴

只供专业人士学习

非医学专业人士

只可在医师监护下

使用文中所列方剂


金明医师的

四象体质医学临床课堂

正式开启

将在青年国医公众号进行连载

欢迎各位同道品读及交流

有疑问请在文章下留言


讲师介绍

金明,朝医四象体质医学博士,中医临床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师承自黑龙江名医桑希生、韩国四象名医柳周烈、国家级名老中(朝)医全炳烈。头针创始人焦顺发再传弟子,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头针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临证善于用朝医辨象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诊治肝炎及体质免疫代谢相关疾病,善于用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等脑源性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