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砭石治疗近视

 玄剑斋 2018-12-24
近视是以看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眼病,属于屈光不正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少年。
【临床表现】
视近清晰,视远模糊,视物昏渺,视力减退。
【病因病机】
近视的发生多与先天遗传和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如近距离阅读,照明不足或光线强烈,姿势不当,久视、乘车看书等均会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而发生近视。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发育不良,营养不均衡,劳伤心神,使心、肝、肾气血亏虚,加之用眼不当,使目络瘀阻,目失所养而致。
【诊断】
眼科检查:凡屈光度为-3.0D以下者为低度近视;-3.0D~-6.0D以下者为中度近视;在中度以上近视可见到玻璃体混浊、液化,而中度以上轴性近视还可见到豹纹样眼底,黄斑出血、视网膜剥离等;-6.0D以上者为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除高度近视外,伴见飞蚊症、夜盲、弓形盲点。外观表现有假性眼球突出、角膜色素沉着和摆动性眼球震颤等。
【辨证】
肝肾亏虚,脾气虚弱,心阳不振。
【治疗】
1.治则:补益肝肾,健脾强心,养血明目。
2.基本操作及处方
a.头维、风池、大椎、角孙先点压后刮法;
b.自攒竹,过鱼腰、丝竹空至太阳刮法;
c.睛明、四白、承泣、光明点压;
d.头部、颈项施以多条经络刮法;
e.仰卧,闭目,眼部守法,一般使用砭板阔面为宜;
f.小腿内侧砭震振法或拍法;
g.肩井穴拍法;
h.内关叩法;
i.百会、四神聪守法。
3.方义
头维主治眼病,属足阳明胃经,可通阳明目;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之交会穴,内与眼络相连;大椎属督脉,虽为颈后穴位,但可疏通整个头部;角孙属手少阳三焦经,虽在头侧耳上,却可达面部及目内,疗目疾效佳。睛明、四白、承泣等均在目周围,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目的;光明是胆经络穴,属远端取穴,可治近视,亦为眼睛保健要穴;肩井穴在此缓解颈肩疲劳;内关养心神;百会、四神聪调节头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以养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