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眼部为肝之窍,为心之使,为血之宗,为五脏六腑精气所注之处,眼部通过经络与内脏相联系,因此眼部疾患与肝,心有关。 肝血是滋目之源。《审视瑶函目为至宝论》 言:“真血者,即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之血也。”此外云:“血化为真水,升运于目则为膏汁”,故肝血之于眼非常重要。肝血充足,则血能濡养眼窍,眼睛自然明亮,视物清晰,且不会出现眼干眼涩诸不适。反之,若肝血不足,就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或出现眼干眼涩。 二则,心通于目。 一方面,心者,主血脉。而目得血乃能视。心血充足,血脉能上濡于眼睛,则眼睛功能正常。 另一方面,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和畅,则五脏六腑皆归于和谐。五脏和谐则眼神自和。 若心阳不足,阳为阴侵,则眼睛的光华不能发越于远处,则为近视。 ![]() ![]() ※ ①眼部疾患,可在脑后与眼对应部位找到压痛点; ②点按风池,向眼部方向顶推; ![]() ※③脚反射区眼; ④耳穴目1、目2、新眼,耳尖刺血; ![]() ※⑤手穴眼; ⑥足临泣; ![]() ※⑦按揉涌泉穴左右各100下,膝盖骨200下; ⑧眼疾与肝密切相关,按大腿内侧正中痛点是治好眼疾的关键。 ![]() 眼部的具体运用: 1、麦粒肿、红眼病:在耳尖刺血,双中指、趾刺血。 2、眼生翳膜:三间、养老、光明、大腿内侧正中痛点可取。 3、老花眼:养老、小指掌根部、申脉、金门取之特效。“久视伤血劳于心”。拨按心经上的硬节痛点,肝俞、肝之募期门,大腿内外侧近膝处痛点。经常揉下眼眶一圈里的结节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4、眼睛痒:极泉或眼睛周围一片痛点。 5、视网膜炎:压心经尤其是极泉 太溪。 6、青光眼:内关、行间。 7、上眼睑下垂:申脉、照海同压,公孙。 8、眼睑痉挛:三阳络、支正。白内障、 9、眼疲劳:大骨空,愈痛效果愈佳。 10、面瘫眼不能闭:光明。 11、眼睛黄斑:由指尖到脚后跟搓脚心5分钟。 ![]() ※ 经常上网的人,随时可以做以下方法: 1.抓腋窝(调肝心,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 2.脑后与眼对应部位的小窝窝(找到痛点随时可做); 3.用食指或中指按压拇指上三个相邻接的穴道明眼、凤眼、大空骨。明眼、凤眼能够改善眼睛疲劳和急性结膜炎,大空骨则可改善一切有关于眼睛的症状。平时眼睛容易疲劳的人,每天要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这是个简单的按摩方法,随时可自行操作。每天做,一般一周之内必有惊喜,也请大家积极反馈; 4.艾灸大骨空,小骨空穴,各10分钟。有眼疾的,如此治法,效果你可以体会。 5.眼眶四周找痛点按压,中间有病四边平,在眼眶周围找压之特痛点揉。这是治眼疾最简单快捷的方法; 6.熨眼法:全身放松,此法最好坐着做。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 3-5 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 ![]() 压心经,尤其是极泉 太溪。 极泉或周围一片痛点。 按内关、行间。 申脉、照海同压,公孙。 三阳络、支正。 按大骨空,愈痛效果愈佳。 双中指趾刺血,耳尖刺血特效。 光明。 眼眶周围找压之特痛点。 ![]() 综上所述,要想养好眼睛,需从五脏、脉络以及水液代谢三个方面入手。 一则,调养五脏,特别是调养心、肝、肾三脏,因为此三脏的气血精的盛衰通过经络而影响眼睛的视觉功能。 二则,五脏之精失于濡养是导致眼病的基础。可以说,近视的根本病机是正虚,近视应该是一种虚实相杂的病症,虚在五脏,而实在脉络不畅。养五脏之精,兼活血通络应该是治疗眼睛诸病,特别是近视的治疗基本大法。 三则,治疗眼干眼涩,当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调畅气津平衡,以益气养阴生津为主则。另外,或可考虑用五苓散来调畅人体的水液代谢,加党参来补气。这样亦能使气津和合。 |
|
来自: 新用户9362OW5Z > 《周尔晋、宣宾X平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