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蓝9ajfqlcnr63u 2018-12-24

『1.7』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注释】

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

强:反义词为弱。

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

报:报复。

居:处。

衽金革:卧席,此处用为动词。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

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

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

矫:坚强的样子。

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白话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续貂〗

论语里记录了一段子路与孔子的对话。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13.3』子路问道:“如卫君有意等待先生来主政,先生对卫事将何从下手呀?”孔子说:“首先必该正名吧?”子路说:“先生真个迂到这样吗!这名又何从正呀!”孔子说:“真太粗野了,由呀!君子对于自己不知的事,该阙去不谈。若果名不正,便说来不顺。说不顺口的,做来便不成事。做不成事,便不能兴礼乐。礼乐不兴,单用刑罚,刑罚也必不能中肯。刑罚不中肯,民众将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呀!因此君子定下名,必然要说得出口,说来必然要做得成事。君子对任何一句话,总求没有苟且就得了。”)

这就是孔子的正名说。孔子的意思,治理国家,建立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实”物(事物)的本质;反之,现实社会的“实”物都应当与其“名”的理想的本质相符,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

例如,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与名相符的“实君”,即使他要人们称他为君,也不过是“名君”,“名实”并不相符。

然则本章讨论的“强”,其“名实”为何?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作《中庸》之时,必然还没有一部字典,为我们解释“强”的意思,则本章的解释或可作为我们理解“强”的定义字典了。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说:“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用的“强”,与“弱”相对,距离本章“强”意不远。结合本章,“强”的意思大概有坚强、有力、强健、刚强等。

结合本章理解,至少中庸乃强学,不是一般意义的和稀泥弱学。

回到本章。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孔子说,强有南方之强,又有北方之强,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真正的强是这样的:

1、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

2、和顺而不随波逐流。

3、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

4、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

孔子解释的强,我们从《史记》《论语》正可以找到例证。

先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白话译文: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百姓作出榜样,然后才能使百姓辛勤地劳作。”子路请求进一步讲讲。孔子说:“持久不懈怠。”子路问:“君子崇尚勇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子路要听到什么道理,没有马上行动,只怕又听到别的道理。孔子说:“只听单方面言辞就可以决断案子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之所用,就不适用了。”“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用乱麻絮做的破旧袍子和穿着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仲由的学问好像登上了正厅,可是还没能进入内室。”)

子路“陵暴孔子”,用其强于孔子,然而孔子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子路,子路对孔子蛮横无礼也不报复,孔子是真强。

强往往与勇联系,子路之勇,弟子无出其右,子曰:“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5.6』孔子说:“在这世间,吾道是不能行的了。我想乘木筏,飘浮到海外去,算只子路一人会和我同行吧!”子路听了大喜。孔子说“由呀!你真好勇过我,可惜我们没处去弄到这些木材啊!”)

当子路问孔子“君子尚勇乎”时,孔子告之“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叛逆作乱。小人只好勇而不崇尚义,就会做强盗。”所以尚勇的前提是好义,“义者,宜也(《中庸》『1.15』)”,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的勇,可为真强勇。

君子之强并非只是力强,更重在精神之强。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9.25』孔子说:“三军之众,可把它元帅夺了。匹夫立志,谁也夺不成。”)

但君子之强勇并非野蛮蛮干,徒逞匹夫之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7.10』孔子告颜渊说:“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行于世。不能有用我的,则将此道藏于身。只我与你能这样了。”子路说:“老师倘有行三军之事,将和谁同事呀?”孔子说:“徒手搏虎,徒身涉河,死了也不追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同事的。定要临事能小心,好谋始作决定的人,我才和他同事吧。”

教育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

这就是《中庸》之道,这就是中庸之道的强,我强?你强?我弱?你弱?不可不深思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