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厦门6大区域详解:你更看好哪里?

 莉莉 安 2018-12-25

近些年来,厦门城建如火如荼,一年一个新变化,作为厦门人,心中那是相当自豪与傲娇。


随着厦门城市的发展,区域规划版图越来越大。很多区域走走停停,但热度不减。


思明区


发展定位:市级政治、经济、文体中心;高端总部、旅游目的地;山水园林、海上明珠;幸福思明、小康社会先行区。


发展目标:美丽厦门名片,幸福都市典范。




发展规模:2020年,思明区常住人口为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6.1平方公里以内。


远景,思明区常住人口为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6.1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思明区总体形成“两带三区”的空间结构。


两带:商贸文化经济带、旅游会展经济带;


三区:两岸金融中心区、鹭江道中心商务区、滨北中心区。



城市交通体系规划:至2020年规划3条轨道线路,分别为轨道1、2、3号线。其中,轨道1号线思明区段长度9.04公里,设置9个站点;轨道2号线思明区段长度11.92公里,设置12个站点;轨道3号线思明区段长度3.86公里,设置4个站点。远景思明区轨道线路在既有的1、2、3号线的基础上增加轨道5号线和7号线。


湖里区


发展定位:建成充满活力、竞争力强的创新创业城区;建成更加全面、更加均衡的协调发展城区;建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城区;建成客商云集、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城区;建成共有共享、安定稳定的和谐幸福城区。



发展目标: 创新湖里——美丽厦门现代化中心城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标杆示范。


远景,建成社会富裕、人才汇聚、和谐优美的国际知名花园城区。



发展规模:2020年,湖里区常住人口为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1.6平方公里以内。


远景,湖里区常住人口为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59.08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三面环海、水绿成网、产城融合”的山海结构,具有海岛型城区典型的“山、海、城”共生交融的结构特征。


三面环海:湖里区三面环海,形成30公里的滨海岸线资源,未来将建成湖里区的“环岛路”;


水绿成网:湖里区以“八山两水”为生态十字绿廊,十字绿廊节点为重点打造区域,通过十字绿廊与城区内线性绿廊联系,形成水绿成网的绿色生态空间;


产城融合:湖里区的产业区与生活区相互间隔布局,产业区与城区形成“图底”咬合关系,相互交融形成一体。



城市交通体系规划:至2020年湖里区骨架道路总长度134.7km,其中快速路55.1km,主干路74.7km,密度分别为0.82km/km2、1.11km/km2;本规划对机场、港口实施逐步搬迁,其它重大交通设施保留;至2020年经过湖里区的一、二、三号线轨道交通线规划建设;规划公交场站37处;规划公共停车场50处,相对于上轮规划,本次规划结合公园、学校、绿地等新增了部分停车场设施;2020年取消现状公共加油(加气)站1处,新增3处,合计规划26处,用地面积为7.53公顷。



海沧区


发展定位:现代化国际港,创新型活力城。



发展目标: 2020年,成为“五大发展”示范城市的标杆城区。


远景,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厦门的展示城区。



发展规模:2020年,海沧区常住人口为6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2平方公里以内。


远景,海沧区常住人口为11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87.21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两城两湾倚两山”的双城结构,具有典型的山水城市结构特征。


两城:即以中部蔡尖尾山为界的南北两座新城,南部海沧新城和北部马銮新城;


两湾:即指海沧湾和马銮湾;


两山:即指北部天竺山系和中部蔡尖尾山系。



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海沧区规划港口用地面积为562.50公顷。规划一处长途客运站,结合海沧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用地面积3.72公顷。规划公交场站和公交停保场共计26处。规划停车场66个。海沧区规划道路核心架构为“八横五纵”,规划道路总用地面积为2200.87公顷。



集美区


发展定位:围绕建设厦门市新中心城区,打造新市区、产业区、文教区、陆路港“三区一港”四个平台。



发展目标: 2020年,建成美丽厦门示范区。


远景,建成人文彰显、创新发展、生态优美、幸福和谐的国际性滨海城区。



发展规模:2020年,集美区常住人口为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内。


远景,集美区常住人口为1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05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一心两区四片”的结构


一心:即集美新城核心区;


两区:即生态保护区和城市建设区;


四片:即城市建设区内四大功能片区,包括集美片区以文教科研、旅游、居住功能为主;杏林片区以居住、商业、物流功能为主;灌口片区以产业、居住功能为主;后溪片区以居住、商贸、产业功能为主。



城市交通体系规划:至2020年,集美区规划的国铁系统包括厦深铁路、福厦铁路、福厦客专、厦门北站、杏林货场、前场铁路货场;轨道系统包括:轨道一号线、北站车辆段,在建轨道四、六号线、后溪车辆段;骨干道路系统71.3km;加油加气站26处;长途汽车站3处;公交场站34处;公共停车场36处。


同安区


发展定位:市域生态屏障区、都市农业基地


丰富多样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基于传统面向未来的制造业基地


新兴现代服务和商贸物流基地


发展共享、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



发展目标:“富美同安”—— 全市“五大发展示范区”


近期2020年:提高城区发展内生动力和宜居度。


远期2050年:形成展现区域生态文明的示范区。


发展规模:2020年,同安区常住人口为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8平方公里以内。


远景,同安区常住人口为1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24.78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一圈、一轴、双核、两区。


“一圈”:同安北部生态圈;


“一轴”:同安山海生态发展轴


“双核”:南部新城区和同安老城区两个区域发展核心。


“两区”:同安工业集中区和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两大产业平台。



城市交通体系规划:同安区规划福厦铁路和福厦高铁经过,长度约14.5公里,境内设置厦门北动车运用所及厦门客车整备所、福厦客专动车运用所,用地面积137.6公顷;2020年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四号线(长度10.8公里、站点2个)、轨道交通六号线(长度22.5公里,站点14个);规划一处长途客运站,结合同安新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用地面积4.48公顷。规划公交场站和公交停保场共计28处,独立占地场站用地面积17.6公顷;规划公共停车场31处,总停车泊位8599个;规划公共加油加气站38处,用地面积20.13公顷。同安区规划主要道路总长度443.8公里:快速路65公里,主干路199.0公里,次干路180.1公里。



翔安区


发展定位:厦门东部的市级中心;闽南地区的服务核心;两岸合作的实践基地;产城融合的创业家园;



发展目标:成为美丽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市区;


建国100周年成为中国梦厦门样板的主要展示区。



发展战略:精明增长观;一盘棋统筹;人口发展论。


发展规模:2020年,翔安区常住人口为7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内;


远景,翔安区常住人口为2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80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2020年空间结构布局为“两轴三廊、两心五片”



“两轴”:分别指沿翔安大道形成的“产城一体发展轴”和沿九溪形成的“生态文旅发展轴”;


“三廊”:指东西向的三条山海通廊,分别为“市政绿廊”、“东坑后山岩绿廊”及“西山香山绿廊”;


“两心”:指位于翔安新城的行政服务中心和位于翔安南部新城的公共服务中心;


“五片”:指由三条生态廊道分隔而成的新圩片、马巷片、新店片、新城片及莲嶝片五个城市组团。


2030年空间结构布局为“一心五片一枢纽”



“一心”:随着翔安新城片区的繁荣,现行政服务中心将迁建至南部新城的小东山片区,翔安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将集中布局在翔安南部新城片区;


“五片”:指由三条生态廊道分隔而成的新圩片、马巷片、新店片、新城片及莲嶝片五个城市组团;


“一枢纽”:实现翔安新机场首期建设目标,机场交通集疏运体系成熟,各种交通换乘便利,大嶝成为海峡西岸的交通枢纽。


2050年空间结构布局为“两心六片一枢纽”



“两心”:随着翔安基础设施的完善,厦门市将在翔安布局厦门市东部市级中心,通过反磁力中心的建设,疏解本岛的建设压力。同时,继续在南部新城建设翔安区的公共中心;


“六片”:在保留原有新圩片、马巷片、新店片、南部新城片及莲嶝片五个城市功能片区的基础上,新增东坑湾片区,重点布局市属大型文化、商贸设施,充分强化该区域综合服务功能的区域辐射能力;


“一枢纽”:继续推动翔安新机场的建设,实现最终建设目标,成为海峡西岸的交通枢纽。



城市交通体系规划:至2020年翔安区规划机场用地面积为1607.6公顷;规划港口用地面积为240.7公顷;规划1处客运枢纽站,用地面积为6.6公顷;轨道3号线21.4公里,4号线27.2公里,蔡厝车辆段用地面为80.2公顷;规划公交场站28处;规划加油加气站22处;规划公共停车场23处;规划主要道路总长43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公里,快速路102公里,主干路299公里。



END



如果想每天有我们陪伴

赶紧将【厦门房地产联合网】

设置为“星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