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验方,配穴祛病(常用验方和穴位)

 康泰wjr图书馆 2018-12-25


艾灸验方,配穴祛病

(常用验方和穴位)


中医艾灸操作简便、治疗功效显著、经济实惠、便于就地取材。其治病,保健养生,且无副作用,具有其它治病方式所不具备的众多优点,因此深受百姓喜爱,千年流传至今。



对于一般家庭和非中医专业人士而言,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十二条经脉众多穴位很是头疼,了解这么多穴位也很困难。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本篇结合穴位、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选取身上人体常用的重要穴位,供各位家庭和个人艾灸朋友参考。利用这些穴位,能够解决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


头颈背腰脊椎部穴位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头重脚轻、鼻塞、耳鸣、中风、失语、痔疮、脱肛、久泻久痢、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百会穴因位于头顶,被头发披盖,艾灸时与其他穴位相比操作难度大一些。灸百会穴时把头发分开,可用雀啄法,或生姜灸,注意不要伤及头发或灼烧头皮。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为手、足六阳经与督脉交会穴,人体诸阳经交会之所,故能振奋全身阳气,鼓动、调节全身气血,有强壮、补虚、培元,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热病、痢疾、咳嗽、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中暑、呕吐、风疹等。艾灸大椎穴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对于预防流感有良好的作用。



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身柱穴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属督脉经,通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


取穴方法:从大椎穴起下数至第三节椎棘突,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疾病:有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防病强身的功能作用;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


健全神经系统因而可以防止疲劳和促进疲劳的恢复,可以防止神经衰弱、不眠症、头痛等。对脑溢血、精神病、癔病、小儿麻痹、癫痫、舞蹈病也有疗效。


通治儿科百病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抽风、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由于泻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儿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转危为安。还可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少的灸穴。



肩井穴】:位于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症。



风门穴】: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穴,所谓风邪之门户、出入之要道,主治一切风证,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的功效。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主治疾病:感冒、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椎病、胸背痛、肩膀酸痛等。


《经穴命名浅解》:“出入之处为门。穴属膀胱,膀胱主一身之表。该穴为风邪入侵的门户,主治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咳嗽顶痛,鼻流清涕,因名风门。”《玉龙歌》:“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风门穴可疏风解表,宣通肺气,既能治疗又能预防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艾灸风门穴,对预防感冒、肺结核、脑中风有显著效果。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或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穴位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吐血、盗汗、鼻塞、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经及呼吸道疾病。



膏肓穴】:位于背部,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取坐姿,先在颈背部找到突起最高的大椎,由此向下数到第4胸椎棘突下的凹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4横指宽处就是膏肓穴。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常灸膏肓穴,有强壮筋骨的作用。



心俞穴】: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


主治疾病:咳嗽、吐血、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等。



肝俞穴】:位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从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主治疾病:胁痛、胃痛、吐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脊背痛、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位的时候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或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处是脾俞穴。


主治疾病:背痛、腹胀、背痛、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脏腑病症。



胃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即是。


主治疾病:胸胁痛、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或左右指宽处。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主治疾病: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等。



命门穴】: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也就是肚脐的正后方。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主治疾病: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等。



八髎穴】: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


取穴方法:可以俯卧,在脊椎正中线和膀胱俞之間,第二骶后孔凹陷处取穴;取穴時,以食指按在小腸俞与脊椎正中线之中間,小指按在骶角(尾骨上方黃豆大小的园骨突起)上方,中指和无名指相等的距离分开按放,侧中指尖所按之处。


主治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腰俞穴】:位于人体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俯卧姿势,腰俞穴位于腰部,臀沟分开处即是腰俞穴。


主治疾病:腰脊强痛、腹泻、便秘、痔疾、癫痫、月经不调、下肢痿痹。


胸腹部穴位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以仰卧,男子于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处定取;女子则于胸骨中线平第4肋间隙处定取。


主治疾病: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等。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耳鸣、食欲不振、翻胃、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呕吐、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为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作用。《循经》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神阙穴】: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


取穴方法:位于腹在脐中部,肚脐中央。


主治疾病:胃炎、泄痢、绕脐腹痛、脱肛、水肿鼓胀、肠炎、痢疾、产后尿潴留等。具有温阳益气、补肾健脾之功。



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1.5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虚脱、四肢乏力、腹泻、痢疾、便秘、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脘腹胀满、大便不通、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等。


气海穴位于人体阳气蒸发阴液的关键部位,具有调经固经、益气助阳的作用。气海穴施灸,可使人体经穴畅通,经气充溢,身心舒畅,还可促进胃肠蠕动,强化消化功能。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3寸。


取穴方法: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处,即是此穴。


主治疾病:眩晕、少腹疼痛、吐泻、痢疾、脱肛、便血、小便不利、尿频、尿闭、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经痛、赤白带下等。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图翼》:“此穴当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极,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央下4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将耻骨和肚脐连线五等分,由下向上1/5处即为该穴。


主治疾病:小便不利、阳痿、早泄、遗精、白浊、月经不调、痛经、水肿等。



曲骨穴】:位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仰卧,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心点(即凹陷处)取穴。


主治疾病:小便淋沥、遗尿、遗精、阳痿、阴囊湿疹、膀胱炎、赤白带下、子宫内膜炎等。


四肢部穴位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上的穴位,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取穴时先攥一下拳头,可以看到手部有两根筋,内关穴在这两根筋中间,然后放松手指,腕横纹上2寸、两根筋中间的点就是内关穴。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胃痛、呕吐、失眠、癫痫、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内关穴施灸可使气随经络治膈肌,有宽胸顺气的作用,还能够调节心律,并能够调节心情。



列缺穴】:位于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穴方法:取此穴位时应正坐或仰卧,微曲肘,侧腕掌心相对,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


主治疾病:伤风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遗尿、尿血、阴茎痛、上肢不遂、手腕无力或疼痛等。



合谷穴】:又称虎口,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四总穴之一。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穴。


取穴方法:伸出右手,将拇指和食指分开,展露虎口,把左手拇指横纹放在右手虎口处,向下按住,拇指点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向下按压有胀痛感)。左手合谷穴取穴与右手相同(合谷穴在手背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缘中间凹陷处)。


主治疾病:发热、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歪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痛经、经闭等。艾灸合谷穴可以宣通气血、扶正祛邪,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阳陵泉穴】:是胆经上的合穴。位于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应侧卧或仰卧,阳陵泉穴位于人体的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稍前下方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有一个高点(腓骨小头),从高点的前下方大概1寸左右有一个凹陷)。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麻木、膝膑肿痛、坐骨神经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等。


阳陵泉又称为“筋会”,也就是说一切筋的毛病(如肩周炎、落枕、膝关节炎、腰扭伤等)都可以找阳陵泉来解决。阳陵泉降压的作用也十分明显。曾有人在刺激阳陵泉前后进行血压测量,发现刺激5分钟后血压有显著下降。所以高血压病人也可以常常刺激这个穴位。



足三里穴】:古称“长寿穴”,是足阳明胃经腧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主治病症: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失眠、头晕、膝痛、脚气等。


足三里是全身的强壮要穴、急救要穴和肚腹疾病的常用穴。凡脾胃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损所致的脏腑、肢体虚证均可取本穴。灸足三里,可用于各种体质、年龄、性别的人群保健。现代研究还发现,艾灸足三里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对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呼吸和消化系统均有良性调整作用。



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腧穴,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存,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主治疾病: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等。


三阴交穴是肝经、脾经、肾经的交会穴。是治疗妇科月经病、带下病、产后病以及男子不育的要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患的常用穴,常用于治疗各种失眠症。可以治疗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等。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膀胱炎、腰脊痛、肺气肿,支气管炎等。



太冲穴】:是肝经上的腧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取穴方法:脚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缝间,往上1寸(约一个拇指横宽)处。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月经不调、遗尿、胁痛、腹胀、咽痛嗌干、目赤肿痛、下肢痿痹等。艾灸太冲穴可防治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等,还能够补足气血,以改善有气无力的症状。



隐白穴】: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坐,足着地,在足大趾甲内侧缘线与基底部线之交点处,按压有痛感。


主治疾病: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多梦、惊风。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穴方法:取穴时你用力弯曲脚趾,脚底凹陷的那个地方就是涌泉穴。


主治疾病:高血压病、神经性头痛、急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子宫脱垂、下肢痉挛、下肢瘫痪、失眠、音哑、咳嗽、风疹、小儿惊风、心肌炎、糖尿病、怕冷、阳萎、遗精、更年期综合征等。涌泉穴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的作用。常灸此穴,可健身强心,有益寿延年之功。



艾灸这些穴位,顶得上一个大药库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


经常艾灸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


我们吃药就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通过胃的消化,肝肾的解毒,肠的吸收,提供脏腑特别缺少的各种营养物质元素,使人体阴阳平衡。


而通过艾灸穴位,刺激经,激活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也就像是打开了自己身体的大药库,滋补五脏、祛除病邪、健康整个肌体。如果不依赖于外界的摄入也能达到如此功效,何乐不为呢?



1、合阳穴 = 杜仲壮骨丸


治疗腰背腿颈部疾病。


2、气海 = 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3、太溪 = 熟地 


养血、滋阴。


4、照海 = 生地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5、复溜穴 = 六味地黄丸


肾阴虚可以艾灸;还能阴阳双补。


6、太溪 + 复溜穴= 十全大补汤



7、太冲穴+阳陵泉 = 逍遥丸


8、神门+大都穴 = 牛黄清心丸


9、少府穴 = 牛黄清心丸



10、尺泽+复溜 = 麦味地黄丸


11、风门 + 孔最 = 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经的风门,加上肺经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12、内庭穴 = 牛黄解毒丸



13、中府穴 = 补中益气丸


14、太白+商丘+太冲 = 补中益气丸


只要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合用就相当于补中益气丸。


15、太渊穴+商丘穴 = 参苓白术丸


肺经的太渊穴, 脾经的商丘穴,这两穴合在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16、然谷 = 大补阴丸 = 降糖药


不妨赶紧艾灸然谷,其功效相当于中药里的大补阴丸,去火补阴。然谷穴为降糖特效穴。


17、大陵穴 = 吗叮啉


艾灸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


18、曲泉 = 杞菊地黄丸


它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曲泉可谓一穴两用;它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9、曲泉 = 二妙丸



曲泉是去湿的要穴,相当于中药“二妙丸”,可祛除湿热。   

    

20、商阳穴 = 开塞露


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点揉按摩商阳穴,就有排便的感觉。


21、商丘穴 = 消炎大药


商丘穴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


22、申脉穴 = 纯阳大药


申脉穴, 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23、大都穴 = 补钙药


脾经大都穴相当于补钙要穴。(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


24、百会穴 = 治百病大药



百会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么病都能治。可以说,此穴百病都会治,所以叫“百会”。注意百会穴不能重力按压。


25、太冲+太溪+曲池 = 降压药


26、人中 = 急救调气丸


按压人中(水沟穴)可以调血气,阴阳结合,人就能醒。


27、人迎穴 = 速效降压药


按一边人迎穴10秒,停10秒,再按10秒,共三次,再换一侧,不能二边同时按。如在外面没有速效救心丸的情况下使用最佳。有人血压高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每次降压6-10汞柱。


28、耳垂 = 急救药


与人中同样作用,可以调血气,阴阳结合,人就能醒。


29、迎香 + 孔最 = 特效止鼻血药



如左鼻孔出血,用左手食指按左侧鼻迎香穴,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臂中点的孔最穴,并将头抬起,1-3分钟内止血。如右鼻孔出血则反之。


30、三阴交穴 = 补阴药


因为三阴交是三条经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处,等于三条地铁线在一个站点分上中下三层,可以换乘地铁线路。


31、少商穴 = 金嗓子喉片


针刺少商穴排毒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2、极泉穴 = 速效救心丸


极泉穴在腋窝顶点。用手指弹拨左臂腋窝顶点极泉穴处的肌腱,酸麻感会讯速向手的方向放射,可以在几分钟内缓解心脏不适。极泉穴,放射到中指为最好,也有的放射到无名指或小指。平时敲打腋窝左右各10分钟。


33、合谷+太冲 = 柴胡



俗称“开四关”2个合谷+2个太冲,组合在一起真是绝了,就象柴胡一样,能疏肝理气,缓解压力。


34、合谷穴 = 止痛药


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经痛、牙痛,真是绝了。


35、肩井 = 颈肩腰痛特效穴


肩井穴和足底涌泉穴在同一条边线上。颈肩不舒服时可以用竹盒扣在肩井穴上艾灸左右各20分钟。

        

36、足三里 = 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37、足临泣穴 = 小柴胡汤


一生守护身体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


特别推荐两大保健穴:


38、【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我们颈部最高骨头下凹陷处,是人体的一个“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颈椎不好的此穴会变形,甚至会堵塞七条经络“督脉,胆经,胃经,三焦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所以此穴为颈椎乃至全身最重要穴位,没事多按摩或艾灸,对身体保健效果极好。


39、【印堂】


印堂是一个人精气神聚集的地方,在道家修炼中,它被很隐晦地称为“玄关一窍”。眉心就是中医经络穴位印堂穴的驻地,道家养生者将印堂穴称为“上丹田”,道家认为刺激这个部位,勤加耕耘,就能够获取长生延年的“内丹”。


此穴对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与伴随而来的头昏、头痛、嗅觉功能减退等也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据《黄帝内经》记载:“女子五七,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说明人到中年的时候,本身气血虚弱,渐渐就开始出现人老珠黄了。因此,灸印堂对中年女士的面部美容效果非常好。 



艾灸问答


01、乳腺增生艾灸效果如何?选那些穴位?


艾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一般4-5次就会有明显效果。小增生肿块的消得快,大的慢一点,大的先变软,再变小,再就消除了,治愈率90%以上。穴位选:乳房疼痛点、背部疼痛点、肩井、神阙、期门、太冲、三阴交、肾俞、膻中、食窦、天池、乳根、鹰窗、足三里。


02、月经不调怎么艾灸?


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轮流施灸。


03、失眠怎么调理?


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1、思虑过度、心血亏损;2、房劳过度,伤及肾脏,以致阴虚火旺,心肾不相交;3、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神志不宁;4、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


艾灸治疗失眠:神门、心俞、肾俞、百会、足三里、太溪;肝气郁结加阳陵泉、太冲;肝肾阴虚加三阴交;水饮痰浊加丰隆、中脘;肾阳虚加命门、关元、气海;肝脾不和加肝俞、脾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


04、眼袋很大灸哪里?


中医认为“上眼皮为脾所主,下眼皮为胃所主”,所以眼袋和胃气虚有直接关系,灸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四白、关元。


05、高血压10多年了,应该怎么灸?


大椎、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风池和合谷。


06、过敏性鼻炎什么穴位?


风池、肺俞、肾俞、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


07、脸抽动灸那些穴好?


翳风、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内庭。


08、从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灸哪些穴位管用?


肝俞、胃俞、肾俞、次髎、期门、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


09、手足一年四季发冷,冬天和冰块一样,怎么艾灸?


心俞、胃俞、肾俞、次髎、关元、内关、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10、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


上星、迎香、合谷、少商、内庭、三阴交、复溜。


11、胃胀、胃痛、胃反酸灸哪里?


主穴:中脘、神阙、天枢、气海、足三里;


配穴:脾俞、胃俞、肝俞、公孙。


12、眼睛经常血红血红的,很干涩,灸哪里?


肝俞、阳白、合谷、光明、太溪。


13、肺气虚,喉咙经常有痰是怎么回事?怎么灸?


百痰生于脾肾,而藏于肺,治痰,治肺为治其表,治脾肾才是之根本。灸肺俞、脾俞、肾俞、命门、中脘、关元、足三里、太溪,曲池和三阴交。


14、我想减肥,不知道灸法管用不?


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灸胃俞、天枢、中脘、关元、梁丘、足三里就可以。


艾灸减肥须长期坚持才能看到较好的效果,而且不易反弹。


15、水肿是什么原因病,该怎么艾灸?


水肿分阳水和阴水两种,阳水是指发病迅速,起初面部微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亮,胸中烦闷;阴水是指水肿渐起,开始足面微肿,继而头、面、腹部也肿,小便不利,大便溏稀,喜暖畏寒,时消时肿;阳水发病快,从面部开始;阴水发病慢一些,从足面开始,遍布全身。


灸水道、水分、气海、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阳水加肺俞、合谷;阴水再加脾俞、胃俞。


16、患子宫脱垂症多年,艾灸管用吗?


灸大椎、肾俞、命门、次髎、长强、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会阴、照海、百会。


17、慢性盆腔炎灸哪些穴位?


中极、神阙、八髎、子宫、关元、肾俞、太溪、照海、归来。


18、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


颈四椎旁:大椎、肩中俞、肩井、中渚。


19、蛋白尿该怎么灸治?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灸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复溜、三阴交。


20、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


灸肾俞、次髎、关元、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涌泉。


21、小孩晚上睡觉盗汗,能灸吗?


灸大椎、身柱、合谷、足三里。


22、子宫腺肌症,每个月都疼,灸哪里?


命门、次髎、长强、关元、中极、曲骨、归来、气冲、三阴交。


23、小孩强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


小孩保健灸的要穴身柱、命门、神阙。


24、疏通任都二脉灸哪些穴位效果最明显?


作为保健灸,灸背部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正面灸膻中、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就可疏通任督二脉。


25、涌泉穴的作用是什么?


涌泉穴是老年保健灸的一个要穴,主要的功能是: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



26、手脚经常出汗怎么办?


手脚出汗是心燥热的一种表现,可灸内关、合谷、三阴交、太溪。


27、尾椎骨疼了几个月,现在不能坐,怎么办?


灸肾俞、命门、次髎、长强、会阳、环跳、委中。灸次髎时一定要出现循经感传,热量要传导至脚心。


28、感冒、鼻塞、流清涕,灸哪里?


风池、外关、风门、大杼、曲池。大椎是解决风热感冒的特要穴。


29、痛经、闭经可以艾灸吗,应该做什么穴位?


闭经: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血海。


痛经:关元、中极、曲骨、归来、三阴交、脾俞、肾俞、八髎。


30、不孕不育症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艾灸?


1、肾阳亏虚:婚后不孕,月经后期或闭经,经量少色淡,腰脊酸软,形寒肢冷,小腹冷胀,头晕耳鸣。施灸:肾俞、气海、关元、命门、三阴交、曲骨、太溪、照海。


2、肝郁亏虚:婚后不孕,经行先后不定期,经血紫红有块,量少,面色萎黄,胸肋乳房胀痛,情志不畅。施灸穴位:关元、气户、子宫、太冲、肝俞、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血虚身热加血海;头晕心悸加百会、神门。


3、淤滞胞宫:经期错后,经行涩滞不畅,小腹隐痛,经血夹有紫块。施灸穴位:中极、丰隆、气海、血海。


31、爱打嗝是什么原因?能灸吗?


打嗝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停饮;气郁不畅,胃失和降;久病气衰,脾胃虚寒,导致胃气上逆;或者暴怒气逆,胃膈气逆不宣导致。治疗的方法是:和胃舒膈,理气降逆。灸膈俞、膻中、内关、足三里、太冲,然后轻柔听宫穴。


32、肩周炎很疼,灸哪几个穴位?


灸大椎、肩井、天宗、肩髃、肩臑、曲池;风盛者加外关、风池;寒盛者加合谷。


33、艾灸补肾灸什么穴位?


建议循环灸:第1日:中脘、足三里;第2日:命门、神阙;第3日:肾俞、关元;第4日:腰阳关、气海。


34、荨麻疹,如何艾灸?


荨麻疹可以循环艾灸以下穴位:第1天肺俞、曲池、大椎、神阙,第2天膈俞、血海、神阙,第3天脾俞、阴陵泉、神阙,第4天肝俞、阳陵泉、神阙。


35、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


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


36、艾灸时热量如果不向远端传导怎么办?


有些人经络闭阻,有些人感传敏感度不高,原因很多,但是只要坚持施灸,一般都会慢慢出现热量向远端传导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循经感传现象。可以采取通关过穴的方法,一点一点引导,一旦出现明显的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疗效和疗程都会减短。


37、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


灸后皮肤出现水泡,注意不要挤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液体,消一下毒,买一点红霉素眼药膏抹上,用纱布包敷,尽量不要碰水。古人说“灸疮必发,祛病如把抓”,就是说艾灸发灸疮起水泡,祛病效果才快,这种水泡是无菌的,是艾灸的正常反应。但是也要注意保护伤口,不要感染。


38、艾灸鼻出血是什么原因?


艾灸为什么会鼻出血,是因为营气走经里,卫气走经外,如果营卫不固,营气就会溢出经外,导致出血,这和脾胃的关系最密切。你可以每穴少灸一会,慢慢加量,不要一下子刺激量太大。另外再加灸上星、印堂、迎香和合谷,用于灸治鼻出血。


39、为什么有人艾灸后想睡觉,有人又特精神?


人体阴阳平衡才有睡眠,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但是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困倦或者倍儿精神了。


40、主灸肚子跟后背一周,现在下腹非常的痛,怎么办?


这是艾灸触动了病灶,病气向外宣发,是好现象,再坚持几天就好了。举个例子:你家有老鼠,你不逮它,它闹腾的就小,但是那毕竟是一个问题,经常会困扰你。当你下决心清理的时候,老鼠是不愿意的,它要跑,它要躲,它要抗争,反而会使家里更乱,但是只要下决心把老鼠赶走,暂时的闹腾是必要的,会换来更多的安宁。


疾病在身体里是一样的,当艾灸触动了病灶,病气也会抗争,它是不愿意从身体出来的,这时候就要坚持,正气战胜的了病气,身体就会康复,如果放弃了,病气就会变本加厉的反扑,问题会更严重。所以,暂时的疼痛加重是正常的反应,如果疼的无法忍受,再去医院检查,就很有必要了,因为有时候可能会逮老鼠,把毒蛇惊扰出来。总之,遇到问题不要慌神,要冷静思考,分析原因,这就是辨证的思维。


41、怎么艾灸才能效果好?


艾灸要想有效果,合理的配穴,正确的方法,优质的艾条或艾绒,缺一不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没有好厨艺,山珍海味也会让你做得很难吃。就是说艾灸没有好产品不行,有了好产品不会用更不行。


42、艾灸是穴位选的越多好呢,还是重点灸几个穴位好?


这个不一定,要看具体病症而定。但是,艾灸的一个原则是“少穴多灸”,每次4-5穴,穴位多的,可以分组轮流施灸,开始10次每天灸,之后2天一次,再后就一周2-3次。


43、艾灸了一段时间,症状没减轻反而加重了,这正常吗?


艾灸在身体调理的过程中,开始时不仅没有好转的迹象,相反,疾病还会表现的更甚或者更严重,这是因为疾病逐渐由深处被引到体表的一种表现,是好现象,不必“见风就是雨”或“草木皆兵”,也不必害怕、恐惧、疑虑。只要再坚持艾灸一个阶段,就会慢慢体会到艾灸的疗效。


44、艾灸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艾灸最大的特点是既能使亢进的功能得到抑制,也能使衰退的功能得到兴奋而趋向正常生理的平衡状态。艾灸对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都有调整作用,能使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得病的可以治病,没病的可以保健养生,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45、艾灸一段时间后身体爱出汗是怎么回事?


艾灸一段时间后,身体的正气在聚集,和邪气进行抗争,身体就像战场一样,出虚汗是正常的,有的战争时间短,有的时间长,所以每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只要坚持,正气战胜了邪气,身体强壮了,这种症状就会消失。


46、能不能一边泡脚一边艾灸?


不能,这是极其错误的行为。身体得病的内因是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外因是风寒湿诸邪侵袭,一边艾灸一边泡脚,等于是人为地打开皮肤腠理,引邪气侵入体内,暂时效果可能明显,长期会引起很多问题。艾灸和泡脚并不冲突,但是一定要分开来做,最好是先泡脚,然后再艾灸。


47、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全是因为“经络不通,阴阳失和”,也就是西医说的“新陈代谢受阻,血液循环放慢”。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不适或疾病?几乎全是经络不畅,出现瘀阻。


艾灸是通过热量的传导,打开瘀阻的经络,让经络恢复畅通,达到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经络通了,身体自然康复。


48、上脘、中脘、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


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


上脘:偏于抑冲降逆,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尚可宽胸利膈,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


中脘:重在和胃理气,在健脾和胃、益气消积的同时,主要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症;


下脘:偏于消导通降,能将胃所受诸邪通过下传肠腑消散,给邪以出路,所以长于治疗胃肠气机不通诸症。


简单说就是如果胃脘部不适,有呕吐、呃逆等症状的用上脘;有胀满、积滞等症状的用下脘;而脾胃不和或者肝脾不和所导致的上腹疼痛、泄泻、便秘等症状用中脘。临床可以辩证选取单穴,也可三穴同用。


49、纯艾条和药艾条到底哪种效果好?


其实艾条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不分什么纯艾条和药艾条的,这都是现代人创造出的一些新概念。


无论纯艾条还是药艾条,它的主要成分都是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的,艾叶本身就是一种中药,人们之所以使用艾叶作为施灸材料,是因为艾叶本身的成分很特殊,含有的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同时还含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具有透皮入骨的作用。


通过燃烧艾叶刺激身体表面一定的穴位,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镇痛止痛、回阳举陷、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


但是艾叶对有些方面作用明显,对有些方面就弱一些,这时就需增加一些其他中药成分加以补充和辅助,使其发挥更明显的作用。


中医用药讲求“君臣佐使”,就是所谓的“方子”。意思就是哪味药为主,哪味药为补充,哪味药为辅助。艾灸中艾绒是“君”,起主要作用,要想效果好,就必须加入起“臣佐使”作用的其他中药成分加以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50、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


我们常讲,艾灸可治百病。但是,希望大家还是要客观看待灸疗,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100%有效,这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比如痛经、肾虚腰疼、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以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达70%-90%。


51、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西医把抑郁症归为神经科疾病,但中医认为抑郁症的根本在脾胃不和,因为肝主怒,心主喜,脾胃主思虑、肺主忧愁、肾主惊恐,而抑郁症正是思虑过重的一种表现,脾胃又主生血和运化,所以得抑郁症的人一般都精神萎靡、气血双虚、面色枯黄,欲治抑郁症,先调理脾胃。


52、艾灸了两个星期,最近口腔长了个溃疡,这属于上火吗?


是的,是胃火上炎。40%多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灸中脘、地仓、天枢、关元、曲池、梁丘、足三里。


53、春天我的眼皮常常跳动的很厉害,是怎么回事?


眼皮由脾胃所主,春天主肝木,肝木克脾土,肝气虚,疏泄不畅,会被脾土反克,脾土不受克制,才会发生眼皮跳动,主要是肝气虚的表现,也有可能是肝脾两虚,应该从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入手艾灸。穴位是:肝俞、脾俞、肾俞、期门、中脘、关元、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以分成两组,隔日轮流施灸。


54、夏天天热了,还能艾灸吗?要注意什么?


中医讲“冬病夏治”,就是说冬天爱犯的毛病在夏天艾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夏天阳气都浮跃在外,身体内部就会空虚,所以,夏天要多吃好消化的食物,才不致生病。胃“喜甘温恶苦寒”,夏天一定要注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


55、如何分辨艾条的优劣?


形。好的艾条柔软细腻蓬松,内部结实不松散,但富有弹性。其中的艾绒没有枝梗或其他杂质,捏起一撮能成一定的形状。


色。好的艾条内部颜色应该是土黄或金黄的,看上去比较细腻。


味。好的艾条是带有芳香的,不刺鼻,没有原先的青草味。


火。好的艾条点燃后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去除表面的灰烬后内部是红色的,艾灸时人会感到舒服,不会有灼烧感。


烟。好的艾条燃烧时散发的烟是淡白色的,不刺鼻,气味香。艾烟向上升腾。


灰。好的艾条燃烧后的灰烬是灰白色的,不容易散落,灰烬摸起来细腻柔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