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国拥有李牧、廉颇等名将,为什么没能一统六国呢?

 莫为天下先 2018-12-25

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位名将中,李牧、廉颇来自于赵国。对于赵国来说,除了李牧、廉颇,还拥有赵奢、乐乘、司马尚等将领。可以这么说,在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名将是能够和秦国相提并论的。并且,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的士兵,特别是骑兵的战斗力也在战国七雄中保持领先。那么,问题来了,赵国拥有李牧、廉颇等名将,为什么没能一统六国呢?

首先,战国七雄中,虽然赵国的军事实力不输秦国,但是,赵国却有两点输给了秦国。一方面,在地理位置上,赵国不如秦国。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魏国、韩国、赵国、楚国、齐国、燕国等山东六国曾经多次联合进攻秦国。不过,秦国易守难攻的函谷关和足够的战略纵深,这导致秦国拥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在面对山东六国的进攻时不会损失太多。比如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信陵君魏无忌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结果,秦军就是在函谷关的基础上闭关不出,山东六国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选择撤军。

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则没有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对于赵国来说,可谓地处四战之地,西边需要和秦国较量,北边有燕国和匈奴,东边有秦国,南边则有魏国和韩国。由此,对于赵国来说,防守的压力以及带来的消耗是非常大的。比如在邯郸之战后,燕国就趁机进攻赵国,虽然结果是被廉颇率领的赵军击败,但是,这导致赵国依然分兵四处防守。并且,和秦国比起来,赵国也没有函谷关这样的山川之险。比如赵国的都城邯郸,不仅被秦军包围过,在战国中期,其都城甚至还被魏国攻破过。

另一方面,赵国虽然名将众多、士兵精锐,但是,赵国和秦国比起来,缺乏商鞅、魏冉、张仪、范雎这样的战略家和纵横家。对于秦国来说,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而范雎见秦昭王之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他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的主要目标,同时应该与齐国等保持良好关系。通过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不断蚕食韩国和魏国的疆域,并且离间了齐国和其他五个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如果不是“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一统天下的难度自然也就更大了。

最后,至于张仪这位纵横家,战国中期,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则缺乏这样的战略家和纵横家,导致赵国在对外战略上不够长远和合理。比如对于韩国上党地区的贪婪,就是赵国对外策略上过于短视的体现。参与五国伐齐,和齐国结怨,促使自己在长平之战时得不到齐国的救援。凡此种种,都可以归结为赵国缺乏或者说是不够重视战略家和纵横家。对此,在笔者看来,赵国就好比获得诸葛亮辅佐前的刘备,虽然手下猛将众多,却始终没有立足之地。总的来说,赵国将军事实力发挥到了极致,却忽视了商鞅、魏冉、张仪、范雎这样的人才,这是其不敌秦国,并且无法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

文/情怀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