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面、基本面分析差异解析

 有智慧不如趁势 2018-12-25

本栏有关股票分析只是界定在量与价的演变上而已,并非单个量与价的变动,关键在于“均量线及均线”所形成的趋势判断,针对量价不同的演绎特征比较有“同步上涨与下跌”、两面的“一涨一跌”四种关系。即便简单如此如果没有结合市场实质流通盘筹码测算,还是无法解读资金投入与退出对筹码的集中及散出有何影响。

以基本面分析者最喜欢谈到的“投资价值”,究竟投资价值要如何解读?举例贵州茅台(600519)在2008年11月7日最低价84.20元,最低收盘价85.78元。当时的价格究竟是高还是低呢?对比2007年12月28日最高收盘230元来说确实很低,大幅度下跌仅剩37.29%,跌回0.382倍幅度特征,该不该买进呢?

比较2006年5月25日除权后的最低37.68元及39.59元收盘来说,显然85.78元还是偏高。再看看除权前涨势与涨幅从2006年1月23日最低收盘45元直接拉高到同年4月25日收盘91.41元除权,在2006年2月13日出现“一字板”涨停,收盘57.78元,之后在4月17、18、19日三天连续三个“一字板”涨停,4月20日高开大震荡最低跌破前一个涨停82.89元,最低价80.05元,收盘拉高84.03元作收,上涨1.38%。意外的是4月21日竟然再度上涨4.90元,5.83%涨幅,收盘88.93元,才有后来在4月25日拉高除权。

这一段涨势与涨幅明显是为了拉高股价除权,采取下除权方式比较。抱歉!2006年4月25日持股至今成本很低日K线无法画出来,只能采取上除权方式比较。2006年4月25日除权前的价格是37.68元,上除权后价格是174.52元。停牌后复牌一个月后的2006年5月25日,当天高开186.51元,最后压低收盘164.86元,下跌5.53%。

以不除权比较当天的收盘价格是39.59元,如此比较才有2007年12月28日收盘230元高位,经过387个交易日锁定筹码后,两相比较涨幅是5.81倍,这是非常好的“价值投资”呀!如果是这一段的投入模式当然会传为美谈,因为实际操盘效果非常辉煌,其后跌回2008年11月7日最低84.20元,及最低收盘85.78元跌幅确实很大,比率合理。

其后的演变涨跌幅省略不谈,将时间拉到2014年1月8日最低118.01元,当时深圳某某人与人打赌茅台市值不会低于1000亿元市值,结果低于千亿元只能依许诺裸跑。当然后来的茅台的确走出了一波大涨,最高价在2018年6月12日803.12元,最高收盘799.19元,茅台的市值也一度超过万亿元。

比较2018年12月21日周五,茅台收盘567.41元,总市值7128亿元,依然是酿酒板块中的佼佼者,与第二名的五粮液总市值1964亿元,及洋河股份1409亿元相距甚远。贵州茅台一枝独秀,三只股加起来的市值超过35只酿酒板块七成以上总市值,足以看出贵州茅台举足轻重的地方。究竟是应该以它目前的市值作为投资价值比较呢?还是从其它数据比较,正如一位朋友说到“基本面实在找不到毛病”,但股价是否就这样不会跌呢?要如何看待?

以市盈率21.61倍比较,显然股价还是偏合理;以市净率比较,6.96倍确实偏高,究竟多少才是合理的呢?恐怕找不到简单比较的定数。相对比五粮液及洋河股份,显然贵州茅台有一点点偏高,但它是酒中之王应该也可以接受。

比较2018年12月20日最新指标每股收益19.69元,每股净资产高达81.49元,每股未非配利润有68.3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有22.47亿元,每股资本公积金有1.09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4.93%。假设采取高股息或高配股分配,它简直是一只超级会生蛋的金鸡母呀!以现在价格投入5年回本,的确找不到这么好的一家上市公司呀!由此推导它的股价应该“随时买、想买就买、高兴时买、不高兴一样可以买”,总之就是一个字“买”。

谈基本面分析是不是应该如此呀!好像也没听闻谁是这样炒股?我的统计发现,此股的实质流通盘筹码不到30%,十大流通盘股东排第10个持股才0.21%,其后不可能超过社保基金,说明深圳东XX湾显然持股也不多呀!倒是两只QFII各持有0.98%及0.28%相对较多,奇怪的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61%,是第二大股东,又不到香港发行H股为何它会持股?这部份筹码究竟是谁的?第四大滚动是通过易方达资产管理客户资金持有,不知道是个人持有呢?还是其它?总之锁定筹码就是这些。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近日还在增持,还有中金、上证50交易型基金及GIC外资增持,如此一来筹码更被有效锁定,容易导致股价根本不跌,因为实质流通盘筹码已经不足以杀跌股价,因此持续稳定应该是存在的事实,至于是否股价会因此拉高上涨?这个说不清楚!

到底2018年10月30日当天最低509.02元是否会再来?或再跌回524元最低收盘价是否会再度大量护守?因为当天成交量换手率1.63%。是2015年7月10日2.24%换手率以来的最大量,前后间隔808天,价格差距114.60%,如何解读其影响?说真的,本栏一点头绪也没有,不知道如何解读这个股?显然到时候还是会陷入“各说各话”,或“自圆其说”吧!只能说:看好的、会买的,依然看好、依然会买。这是不是基本面分析呢?我也不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