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扬儒家思想的越南美号大钱

 国民一员 2018-12-2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福建福州 叶伟奇

  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陆地边境线绵延1300多公里,两国关系及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越南独立前,其中北部地区长期为中国封建王朝所管辖。966年,丁部领统一安南,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史称“丁朝”,国号“大瞿越”。在独立后的1000多年间,越南长期与中国封建王朝保持着宗藩关系,两国交往密切。自先秦以来,就不断有华人迁徙进入越南地区,中华文化逐渐在越南传播,影响深远。越南古代钱币同样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承。如仿照中国钱币式样铸造发行圆形方孔的钱币,使用范铸及母钱翻砂铸币技术,钱币上也使用汉字等。除流通钱币外,古代越南也仿照中国铸行民俗钱币,并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文字作为钱文,宣扬儒家思想,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越南的深远影响。

  这枚古代越南发行的“明命通宝”大型吉语钱(见图),面文“明命通宝”四个汉字,楷书对读;背面逆时针环列“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八个汉字。钱文皆楷书,书法刚劲有力,文字清晰,铸造精美。此钱黄铜质地,包浆熟旧,直径48.5毫米,穿8毫米,厚1.5毫米,重23克。

  “明命”是越南阮朝圣祖阮福晈的年号。阮圣祖明命元年(1820,清嘉庆二十五年),开铸“明命通宝”小平年号钱。明命十一年(1830年,清道光十年)又在首都顺化府(今为越南中部承天顺化省的省会)铸造明命年号当百型大钱,正面钱文“明命通宝”,背面选用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宣扬儒家思想的文字作为铭文,“经传之语,名曰美号”,故而称为“美号钱”。美号大钱之称呼来源于越南官修编年体史书《大南寔录》(原称《大南实录》,因避阮圣祖皇后之讳,书名写成《寔录》)。据该书记载,明命十一年(1830)五月,“铸明命通宝美号大钱一万文,令户部侍卫会同武库督工,照所定字号规式鼓铸之。”

  明命通宝美号大钱背面铭文有四字和八字两种,一种是四字铭文的,如“刚健中正”、“元亨利贞”、“利用厚生”、“人给家足”、“天下大同”等,共有17种;一种为八字铭文的,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得禄得福得寿得位”、“至公至正无党无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计有23种。其主要内容为颂帝德、祈太平、求富裕、惇人伦、务本业、正人心等,推崇儒家文化,宣扬孔孟之道,教化百姓。笔者所藏就是一种八字铭文美号钱。“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八个汉字,内容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之《棫朴》篇,意思为“既有如朴玉雕花般精致外表,又有纯金碧玉般精美内质”,赞美称颂周文王文质兼美、内外皆优,表达了对内外兼修的儒家理想君子风貌的向往和追求。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儒家学说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在中国封建社会被奉为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它以积极有为、刚健大气、理性优雅的精神特质和淑世谨严的社会人伦秩序,千百年来形塑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儒家文化在秦汉之际开始传入越南,两千多年间渗透到越南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越南整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镌刻有儒家经典语句的越南美号大钱的铸行和流通,就是儒家文化对越南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具体体现。

  除阮圣祖外,其后继位的两代皇帝宪祖阮福暶、翼宗阮福时也分别铸造有“绍治通宝”和“嗣德通宝”美号大钱。目前所见,“明命”、“绍治”和“嗣德”三种年号的美号大钱共有119个品种,就背面铭文而言,共出自48条经句。嗣德三十六年(1883,清光绪九年),法国第三次侵略越南,攻占顺化,逼迫越南签订《顺化条约》,从此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因此,嗣德以后,越南没有再铸行过美号大钱。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其他年号美号大钱,制作粗糙,形制不一,文字低劣,皆为臆造品,不可盲目购藏。

  越南美号大钱文字峻美,铸造规整,厚重大气,铸造数量少,流传至今已不多见,尤其是钱文具有鲜明浓郁的中华文化色彩,自然对国人产生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因此备受我国钱币收藏爱好者关注和追捧。近年钱币市场上普通越南美号大钱的市场价格都在千元以上。如在2015年6月举行的北京保利春拍中,上拍的一枚“明命通宝”背“帝德广运”美号大钱,以无底价拍卖,最后以1150元成交

来源:收藏快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