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的渔猎部落|唯查干湖渔猎文化传承至今

 野田高梧 2018-12-25
合理大于完美  可行重于浮华


查干湖渔猎文化,已被世界人类文化学者所关注,她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世界瞩目。她是中国北方现存的最后的渔猎部落。查干湖渔猎文化的存活与传承,是对世界人类渔猎文化历史的延伸。她与世界其它渔猎文化相比较,在社会、地域、人文等方面更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世界渔猎文化分布


渔猎是地球上的祖先所共同经历过的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且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原始时期的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类祖先们的分布区域与居住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他们有的分布在热带,有的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有的分布在南北两极。他们有的生活在沿海地区,有的生活在沿江、沿湖地带,有的生活在草原上,有的生活在森林中。气候的差异性,生态环境的差异性以及自然资源的差异性,造就了分居于世界各区域的人类先祖。


  

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丰富多彩又各具特色,构成了世界各民族的各自特征。

虽然人类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无数次文明的洗礼和演变,但在当今世界上依然存在着很多渔猎部落。



直到今天他们依然虔诚地传承和保留着先祖们曾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这些渔猎部落主要有爱斯基摩、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高山族、科摩罗、纳米比亚、锡伯族、印第安人、赫哲族、科里亚克、尼夫赫人、阿依努人、室韦人、查干淖尔人等。

 

 

渔猎部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在现代文明社会种中,这些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内涵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这是对历史的一种延伸,它的价值不单单在于记录了人类起源与文化的走向,还记载了人类精神的历程。


中国最后的捕鱼部落

——查干湖渔猎文化


1.查干湖的原始渔猎


查干湖,蒙语称查干淖尔。在查干湖茫茫水域的东岸,有一座绵延起伏的山岗,山岗的南端陡然峭立,从湖面仰望,形成高高的山头,这就是查干湖畔远近闻名的青山头。1981年和1982年,吉林省地震局和吉林省地质矿产局先后两次在青山头发现古人类头盖骨和部分躯干化石,被古人类学家称之为青山头人或查干淖尔人,这是迄今为止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发现的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人类。



从在青山头出土的蚌壳、鱼骨、石器等物品推测,早在一万三千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查干湖沿岸,就有以渔猎为生的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2.满清时期的查干湖渔猎


大玉儿、解禁渔猎、天然游猎场,是满清时期查干湖特定历史的记忆标签。

查干湖自古以来就是一块水草肥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据说清朝初年皇太极带领随从来到查干湖游玩巡猎,在湖畔草原巧遇大玉儿(孝庄),两人一见钟情。皇太极回宫后,经孝庄姑母孝端皇后的顺势推荐,孝庄入宫为妃。后来,孝庄成为历史上辅佐三位皇帝成就大业的重要人物。

 

  


3.活态的冰雪渔猎文化—查干湖冬捕


冬日的查干湖百色归一,银装素裹,万物生灵似乎都已进入了休眠期。在我国北方大多数地区,这正是“猫冬”的时候,但是在查干湖却完全不同,因为这正是查干淖尔渔夫收获的季节。



每到冬季来临,查干湖周边的渔民们便忙碌起来,组织人手,结成捕鱼团队,检查维修捕鱼的工具,有经验的鱼把头还要经常到湖边观察风向和地形,查看湖面的结冻情况。跟据查干湖每年的气候状况,在阴历12月末,查干湖就进入到大规模的冰上捕鱼期。

 

按照查干湖的传统习俗,在冬网捕鱼前,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祭湖醒网仪式。查干湖的“祭湖醒网”有两层含义“一是通过祭湖祭祀天父、地母,保护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二是通过祭网,唤醒已经沉睡的渔网,张网下湖,顺畅平安。

 

 

查干湖的祭湖醒网仪式包含了藏传佛教文化、萨满文化和查玛文化,场面神秘、壮观、震撼、在祭湖醒网仪式过后,渔民们便开始了他们每天一轮的捕鱼劳作。


 

查干湖冬网捕鱼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而且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按照捕鱼程序可分解为:选址、凿冰下网、行网、收网等几个步骤。在每次捕鱼的前一天,有经验的鱼把头都要到湖面上查看,根据地形和冰冻状况确定下网地点。第二天,天还没有发亮,渔民们便早早起床,来到寒风刺骨的冰面上,按照前一天鱼把头选定的位置凿冰下网,并按照划定的区域行网、收网、运鱼,一直忙到夕阳西下。

 


千百年来,查干湖冬捕一直沿用传统的捕鱼方式。因此,查干湖冬捕可以说是人与人,甚至是人与马之间紧密协作的结果,更是对人的精神与毅力的严峻考验。年复一年,渔民们用他们的智慧、经验和勤劳的双手撇下一张张千米巨网,,收获着一份份幸福与希望。查干湖曾创造过一网捕获21万公斤的历史记录。


 

2005年,查干湖冬捕以规模量大、单网产量10.45万公斤的产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8年,更以单网16.8万公斤刷新了记录。



查干湖正是以这些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原始的生产习俗、原色的生活状态,被专家学者们称为“最后的渔猎部落”,地球上与青藏高原一样珍贵的“一块原色”,北纬45度线以北绝无仅有的活态冰雪渔猎文化。

 


2004年,中国城市研究会依据《亚太人文生态价值评价体系》,把查干湖冬捕评审列入“中华百大美景奇观”并载人《亚太国际卓具保留价值的生态历史财富》蓝皮书目录。2008年查干湖冬捕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查干湖冬捕景观成功人选“吉林八景”,被誉为“冰湖腾鱼”。



扫一扫添加主理人






西塔营销策划机构




西塔鄙视:将产品介绍和任务图片堆积在一起的所谓“创意”!

西塔愤怒:用电脑软件把各种色彩堆积在一起的所谓设计!

西塔拒绝:貌似高深,脱离市场的策划!

西塔坚信:真正有效的营销策划,来源于对本土市场的深刻洞察,来源于专业经验的积累,更来源于对客户负责的决心和行动!

西塔时刻谨记:对于一个专业的营销策划公司而言,不能给服务的企业带来盈利,就是最大的犯罪!

西塔强力主张:广告设计过程中的每一种表达甚至每一个符号,都是与广告目的相吻合的独特性创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