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庆不是太平天国钱币铸造之地

 国民一员 2018-12-25
 安庆是否太平天国钱币铸造之地,近百年众说纷纭。2012年2月15日《中国文物报》刊出姚中亮《安庆太平天国钱币探微》一文,再次提出“安庆是天平天国钱币铸造之地”,顿时引起争鸣。娄春武针对此说,刊文于3月28日《中国文化报》予以驳议,否定了这种说法。该文标题是《对“安庆太平天国钱币探微”的质疑》。4月29日,原安庆市博物馆馆长、考古研究员胡寄樵,也在当地媒体上撰文《太平天国时期安徽铸钱寻踪》,对姚中亮的说法提出质疑,肯定了安庆不是太平天国钱币铸造之地。笔者对太平天国钱币也有些研究,完全赞同娄先生和胡先生的看法——安庆确实不是太平天国钱币铸造之地。

       安庆自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日军进占安庆前夕,一直是安徽省会所在地。1853年2月24日,太平军一举攻占安庆,先后占领长达8年之久。在这期间,安庆没有造币厂,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安庆才始建造币厂。没有造币厂哪能铸造钱币?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太平天国史学专家郭毅生早年在其《太平天国经济史》专著中云:“1854亦开始鼓铸……如安徽是长期统辖的地区,也可能就地铸造钱,供商品交易使用。”这是推论,并非事实。上世纪80年代,我与安庆市物管理处负责人、考古学家裴伯年曾为此多方打探,考察安庆地区在太平天国期间有无铸钱先例,可数十年过去尚无结果。当然,安庆民间藏有“太平天国钱币”者还大有人在。1982年之夏,安庆市文物商店经理裴伯年就收购了几枚天平天国钱币,据说是市郊农民在耕地时在田间发现的。1985年9月15日,安庆农资公司建筑工地(翼王石达开府第西围墙处),出土一只太平天国天朝圣库砝码及砝码底壳,我立即赶到现场跟踪采访,并拍了照片。经省市专家论证,该砝码重3.7斤,内为生铁,外裹黄铜,呈鼓形,高4.8厘米,面径为7.3厘米,顶面刻有“天朝圣库,较准库砝”八个字,底面刻有“五拾两”、“寿春右营”七个字。太平天国历史学家罗尔纲教授获悉后,立即从北京发表贺电,说这是全国首次重大发现,为研究太平天国圣库制度填补了一项空白。我即时撰文在《中国新闻》发表。当时这枚砝码置放在地下一规整的麻石条上,边缘地面留有炉渣、古钱碎屑以及被压的碎碗、瓶残片。经反复清理地表杂物,不见范钱,亦没有太平天国铸钱。

       综上所述,安庆不是太平天国钱币铸造之地。至于皖南徽州以及肥西、无为等有无铸造太平天国钱币有待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