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被贵族垄断的“碧甸子”

 珠宝专家团 2021-02-01

“碧甸子”、“青琅轩”,这些出现在宫廷戏文里的漂亮字眼,说的都是一种宝贝——绿松石。绿松石,“形似松球,色近松绿”,因而得名,是近二十年来涌现珠宝市场的时代新宠,其背后还挂着“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高级招牌。可松石却不像和田玉或岫玉这般家喻户晓,追根溯源,不得不聊到被强权垄断于宫闱之内的那些事。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用来形容绿松石的低调奢华,竟也恰到好处。

绿松石的应用历史,可追溯至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遗址中出土的两枚绿松石珠,算是绿松石在华夏文明中的首度亮相。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曾出土过两件绿松石制鱼形配饰。

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到了夏代,镶嵌铜牌饰开始流行,以绿松石镶嵌青铜器最具特色,是集铸造与镶嵌于一体的神秘艺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已经说明夏代镶嵌技法的成熟,同时也开启了青铜器镶嵌工艺的先河。

而后出土的西周天子印、越王勾践剑以及系列镶嵌松石的器皿配饰,皆可算作绿松石成功打入皇权高阶的尊贵例证。我国关于绿松石的史料记载,最早见于清代《清会典图考》:“天子朝珠杂饰,惟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蜜蜡,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至此,绿松石彻底走向天子独有,皇家专用,敬天礼地的庄严存在。

西周天子印

越王勾践剑

考古学家发现,早期出土的绿松石,常发现于河南地界,这应该与绿松石的产地密不可分。早期人类所能使用的搬运工具十分有限,对玉石材料的开发利用通常采取就近取材的原则。而河南,正好毗邻我国两大绿松石主产地——湖北和安徽,索性聊聊不同矿区绿松石的特点。

湖北十堰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绿松石为重。十堰的绿松石主产于下辖的郧县、郧西和竹山三县,目前仅竹山处的秦古矿洞有规模开采。十堰绿松石的颜色和形态特色分明,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有趣的名称。

“云盖蓝”,产于云盖寺的高蓝绿松石,颜色均匀,质地细腻,有浑然天成之感;

“乌兰花”,是富含铁线的松石品种,“乌”意在形容铁线的黑,“兰”意在说明松石的原色,“花”则意在形容铁线于松石表面蔓延扩散的纹理图案,是很有意境的绿松石品种;

“菜籽黄”,其本质是锌绿松石,分为云盖寺和马家沟两处产地,新鲜的绿色伴以轻微的黄色调,常呈颗粒状产出。

除了湖北十堰,安徽马鞍山的绿松石也比较出名,这一地区产出的绿松石多见为蓝色柱状;而安徽铜陵产出的绿松石,呈现纯正的蓝色,品质极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