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障碍】病因

 昵称30940499 2018-12-25

概述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大体可分为功能性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精神科、心理科

病因

与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有关系。

临床症状

表现为妄想、幻觉、错觉、情绪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知、情、意障碍。

危害

若不予适当治疗,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者会出现伤人或伤己行为。

检查

体格检查、眼底检查、精神心理评估量表测定、尿常规血常规、脑脊液检查、X线片、脑CT、MRI、脑电图等。

诊断

根据病史,出现妄想、幻觉、错觉、情绪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特征,结合脑脊液检查、X线片、脑CT、MRI、精神心理评估量表测定等检查结果,由精神科医师确诊。

饮食建议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忌饮酒。

治疗原则

以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为原则。

治愈性

经治疗,可改善症状。

典型症状

1.感知觉障碍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错觉、幻听、幻视、幻触等;2.思维障碍思维奔逸、思维不连贯、思维贫乏、思维散漫、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等;3.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减退、注意涣散等;4.记忆障碍记忆力增强、记忆力减退、遗忘、错构、虚构等;5.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等;6.定向力障碍时间定向障碍、地点定向障碍等;7.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欣快,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等;8.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等;9.动作行为障碍躁狂发作、木僵、蜡样屈曲、模仿动作、强迫动作;10.意识障碍嗜睡、混浊、昏睡昏迷谵妄状态、梦样状态;11.自知力障碍自知力缺失等。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特征,结合脑脊液检查、X线片、精神心理评估量表等检测结果可诊断。

治疗方针

1.对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治疗原发躯体病,若精神障碍不致影响躯体病的治疗,则可不必专门治疗或仅作相应的对症处理。(1)设法脱离致病环境,消除与发病有关的因素,加强精神症状的治疗。(2)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有利于预防各种反应性精神障碍。2.对功能性精神障碍,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药物疗法、电休克疗法等。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情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如:精神症状明显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攻击行为者给予少量碳酸锂,亦可酌情试用其他心境稳定剂;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物;有抑郁症患者,可以给予少量抗抑郁药;狂躁患者可以给予少量抗狂躁药。

其他治疗

休克疗法,如电休克。

预后情况

治疗后可改善预后。

日常护理

1.加强陪护,照顾生活,避免危险性行为,防止出现意外。2.注意心理护理,保持乐观心态。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劳累。4.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正常进食,注意营养均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