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读史:安史之乱2年就能平定,为何唐朝却打了8年?

 轻风无意 2018-12-26
每日读史:安史之乱2年就能平定,为何唐朝却打了8年?

初期是玄宗举止失措令哥舒翰盲目出关对敌,但是按照大唐一百多年的经营,百姓士子对唐朝还保持着忠心,剿灭安禄山也并非要耗到八年。实际上在安禄山攻克长安后,唐朝还有一次可以翻盘的奇策,但是继任的唐肃宗急于收复长安却没有施行。可以说,如果唐肃宗采纳了李泌的策略,当不至于有后来的藩镇之祸。

每日读史:安史之乱2年就能平定,为何唐朝却打了8年?

公元757年,距离安史之乱爆发已经过去了两年,此时唐朝的形势大致还不算很坏。叛军在攻陷长安后并没有立刻追击唐玄宗,一则使唐玄宗平安入了蜀地,二则亦使得继任的唐肃宗顺利到达了朔方。此时的安禄山在洛阳正在筹备着称帝,加之攻克长安的叛军将领彼此争夺着长安的仕女财帛,更是无暇顾及唐朝二帝。此为潼关以西的大体局势。在潼关以东的战场,叛军南下江淮的军队已经被张巡、鲁炅等扛住。可是此时的河北战场形势却很不好,好在李光弼等人守住了太原,形胜之地山西还没有完全失去。同时,驻跸在灵武(银川)的唐肃宗已经得到回纥以及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的兵将共计15万支援,加上江南的物资已经被辗转送来,唐朝的反攻基地渐渐形成。更令唐人高兴的是,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

每日读史:安史之乱2年就能平定,为何唐朝却打了8年?

先前,安禄山收得长安、洛阳等地的财物宝货后,第一件事就是运往老巢范阳。同时,安禄山还封第一主力大将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镇守范阳。但是安禄山死后,坐拥强兵富资的史思明开始拒不听从安庆绪的命令。于是,唐肃宗的谋主李泌开始建议唐肃宗实行756年献上的灭敌方略。

每日读史:安史之乱2年就能平定,为何唐朝却打了8年?

“贼之骁将,不过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等数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入河东,则思明、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守忠、乾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两军絷其四将也,从禄山者,独承庆耳。愿敕子仪勿取华阴,使两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征之兵军于扶风,与子仪、光弼互出击之,彼救首则击其尾,救尾则击其首,使贼往来数千里,疲于奔命,我常以逸待劳,贼至则避其锋,去则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来春复命建宁为范阳节度大使,并塞北出,与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阳,覆其巢穴。贼退则无所归,留则不获安,然后大军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资治通鉴》

每日读史:安史之乱2年就能平定,为何唐朝却打了8年?

大意是暂时不急于收复长安、洛阳,而是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因为叛军此时拥有三大基地,一为长安、一为洛阳、一为老巢范阳(治幽州,今北京)。安禄山手下能独立作战的骁将首推五员: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其中,安守忠、田乾真守长安,史思明、张忠志守范阳,唯独阿史那承庆跟随安禄山驻守洛阳。令,郭子仪拿下河东保持居高临下的威慑,以窥探长安至洛阳的叛军联络线。令,李光弼出太行山骚扰河北,牵制史思明、张忠志。同时,唐肃宗自统大军主力屯驻在凤翔一带。然后,三方面的唐军开始配合消耗叛军,让叛军来回奔走。等到叛军的有生力量消耗的差不多了,再令建宁王率兵绕路塞外抵达叛军老巢范阳,再令李光弼配合出击,达到倾覆叛军老巢的目的。叛军老巢遭到攻击,长安、洛阳的叛军却不能分兵救援。待到叛军老巢被灭,大军则四面合围,叛军则无处可逃。此为战国时代“围魏救赵”的翻版。

每日读史:安史之乱2年就能平定,为何唐朝却打了8年?

但是,唐肃宗急于告慰天下,遂发兵东向收复长安。最后,唐军将安庆绪击退至邺城(河北临漳县)后,又被史思明的援军击退。随后,史思明又兼并了安庆绪所部,此时距离安史之乱结束还有4年。这四年也是唐朝遭受损失最大的四年:回纥入侵,吐蕃入寇,而安史之乱仍未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