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中国历史上最巅峰的文学作品,其文辞华美,语言凝萃,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作达48900多首。 在这么多的作品背后,我们不难想象,肯定有很多诗人们为此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有的因一首诗而成名;有的具有很强的天赋,名动天下;也有的诗人虽然默默无闻,但也给盛唐文化留下了可圈可点的印迹。 在这些诗人里,最最出名的莫过于李白、杜甫,他们是好知己,也是唐朝前半时期的最代表人物。到了后半时期,尤其是晚唐,诗人繁荣,逊于前半段时期。 但是无论如何,唐朝毕竟是唐朝,深厚的文化积淀,也会推动着时代向前。在唐朝的后半时期,最具代表的诗人莫过于“小李杜”。杜牧和李商隐。 杜牧和李商隐,诗作上来看,一个快意,一个缠绵。二人虽未谋面,却一生都在寻觅。他们满腔壮志,最终却只能以笔墨诉衷肠,他们双星辉映,用诗章璀璨了整个晚唐。 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余晖映衬着枫叶,他们都是千古惆怅客,但杜牧的欢喜却简单而又热烈。 日暮西山,夕阳下,有炊烟袅袅的祥和,也有短暂绚丽后的落幕,如同李商隐对这盛世过后的叹惜。 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杜牧的诗向来清新、自然。春风十里,卷上珠帘,总给人一种初恋的感觉。 李商隐的相思诗,却略显深沉,和杜牧的风格大有不同。他的相思更像是成熟后的深沉,透露着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恬静和淡然。 唐·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李商隐《咏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关于“借古喻今”的两首诗作,杜牧和李商隐的都非常经典,但是遣词上,杜牧在厚重中融合清丽之感,李商隐在厚重中,融汇雄浑之感。 一个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个是“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看来一个人的文风,基本上是深入到骨子里的。 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两首诗均为寄别的诗作,杜牧遥想江南山水悠悠,草木未凋,在这么好的景致里,“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多么惬意,多么浪漫。 而李商隐的诗作,相传是写给一个叫“锦瑟”的姑娘,用词也是极尽华美,柔情似水,读来款款于心,温润亲切。 “小李杜”,以两种不同的文风,演绎着唐诗无限的意境,关于两人诗作,你最喜欢谁的? 读者们,关于“小李杜”的诗作对比,大家还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