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卓泽渊:求真是学术的第一要义

 陳國祥 2018-12-26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2017年1月6日,学术人生版

投稿和合作请联系邮箱:

1922273801@qq.com

文章导读

如果有人问我究竟什么最不能作假?我的回答一定是:学术。学术当为天下真,求真方为真学术。


作者简介

卓泽渊,男,1963年3月生,重庆长寿区云台镇人,曾任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理论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是法学理论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2013年1月,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副主任。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

如果有人问我究竟什么最不能作假?我的回答一定是:学术。学术当为天下真,求真方为真学术。

 

求真是社会对学术的要求。学术的使命是为人类探求真知。从古及今,人类社会面临诸多未知,探索未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双重需要,使未知成为已知是学者的神圣使命。从未知到已知,所知者必须是真知,否则就是谬误,就会误导自己、他人和社会。为了完成求得真知这一使命,学者们不能不苦心孤诣,宁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甚至不惜上穷碧落下黄泉。做学术之不易可见一斑。求得真知就像盗得火种。盗火的学者就应该有普罗米修斯那样的情怀,不惜让烈火焚烧自己,也要为人间盗得那不可或缺的光明。学者若以虚假的东西来哄骗世人,就玷污了人世间对学术的期盼,也就毁灭了学术,人类文明之光就可能因此被遮蔽。

 

求真是学术对自身的要求。世间难免有假,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学者,都无法保证自己什么都真实。更何况人世间还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但是,学术上不应作假,首先是学术对自身的要求。学术应当是真知的化身,是科学的表达。它本身就不允许作伪,必须真实。学术就是探求真知之术及其得以运用的结果。虚假的学术本身就是对学术的背叛。把伪学术当作学术,就是毁坏学术;故意把伪真知作为真知,就是对于学术自身的反动。人类的文明能够发展到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无数学者在学术上求真的结果,是学术成果的结晶。

 

求真是学者对自己的要求。每一个人一旦从事了某种职业都应该具有特定的职业操守。学者也一样,学者的言论必须对自己负责。如果说对于人类负责,对于学术负责,多少有些伟大和玄妙,但是对于自己负责恐怕是最为真实、最为基本的要求。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或者夜半醒来,作为学者,能够扪心自问而安然入睡,恐怕也是一种境界。这需要一个有良知的灵魂。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更需要学者作出这样的努力。学术必须真实,它是学者人格的外化,是学者生命的展示。没有真实的学术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学者。为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作假学术的学者,本身就不配被称为学者。故意歪曲真知的学术行为,实际上是毒害他人与社会,毁坏现实与未来。

 

我们虽不能要求每一个学者都是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但是在学术上故意说假话的,一定是学者自身的罪恶。作为学者真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尤其这个需要真知的时代。用真诚探求学术的真知,张扬真知,是学者的良知,是文明的希望,是进步的动力,是学者最基本也是最神圣的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