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凤囚凰》中的北魏冯太后 NO.130
司徒陆丽进言说:高允虽然深受陛下的恩宠,但他的家庭却非常穷困,妻儿都无以为生。
必须说明的是,当时的北魏官员都没有俸禄,不过多数官吏或者是出身于家产丰厚的鲜卑贵族、汉人豪门,或者是凭借权力谋取私利,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而高允虽然出自河北大族渤海高氏,但他自幼丧父,家境不佳,加之为官又极为清廉,从不贪赃枉法,因此生活捉襟见肘,甚至只能靠两个儿子上山砍柴来维持生计。
高允的经济条件竟然如此窘迫,这显然大大出乎拓跋浚的预料。
他忍不住对陆丽大发雷霆:你为什么不早说?偏要等我要提拔他了你才说!
随后他立即启程,前往高允家。
高允对皇帝的突然造访毫无准备,非常震惊。
而拓跋浚更是被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像一个朝廷名臣的家,特困户还差不多!
茅草屋两三间,旧被子四五条,破衣服六七件,腌咸菜八九颗,绿头苍蝇十余只……
这几乎就是高允家的全部资产了!
天底下居然有如此廉洁的大臣!
拓跋浚大为动容,当即下旨赐给高允丝帛五百匹、粮食一千斛。
从此他对高允更为佩服,不直呼其名,而称之为令公。
令公之名,自此行于天下。
在拓跋浚和高允等臣僚的共同努力下,北魏的国势开始蒸蒸日上。
但拓跋浚也清醒地知道,要完成振兴北魏的大业,实现北魏梦,这还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他还有无数的事要做。
然而残酷的命运,却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尽管他还那么年轻。
公元465年,拓跋浚在宫中病逝,年仅26岁,死后他被追谥为文成皇帝,庙号高宗。
也许拓跋浚的知名度远不如他的祖父太武帝拓跋焘,也远不如他的孙子孝文帝元宏,甚至还远不如他的皇后冯氏,但他依然是北魏历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皇帝。
如果把一个王朝的兴起比作一场接力赛的话,那么拓跋浚跑的就是中间的第二或第三棒,虽然没有第一棒那么万众瞩目,没有最后一棒那么决定胜负,但却依然是承前启后、至关重要的一环!
拓跋浚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任务。
他是一个优秀的守成之主。
拓跋浚死后,12岁的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北魏献文帝。
不过由于拓跋浚死得太过突然,没来得及为小皇帝安排辅政大臣,年幼的拓跋弘根本控制不了局势,朝政落到了车骑大将军乙浑的手里。
乙浑先是矫诏杀了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等多位大臣,接着又以奔丧为名将正在外地休养的前朝重臣——平原王陆丽召回京城,随即捏造罪名将其杀害。
之后,乙浑自任太尉、录尚书事,不久又出任丞相,独揽大权,不可一世。
可惜他忽视了一个人。
一个女人——皇太后冯氏。
其实乙浑的大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北魏帝国禁止后宫干政,自开国皇帝拓跋珪定下这个规矩以来,建国八十年来,从来没有一个女性能插手军政事务。
但他忘了,规矩都是人定的。 既然有人可以制定规矩,也必然有人可以打破规矩。
而冯氏就是这样的人。
她出身于十六国时期的北燕皇族,其父冯朗是北燕末代皇帝冯弘之子,北魏灭燕时,冯朗与自己的同母兄长冯崇一起主动投诚,因而被拓跋焘封为辽西郡公,秦、雍二州刺史。不过后来冯朗因罪被诛,年幼的女儿冯氏就此没入宫中,成为一名婢女。
幸运的是,冯氏在宫里遇到了自己的姑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