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蕃百年战争——序章

 陆一2 2018-12-26

        立国凡二百八十九年的大唐帝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朝代之一,它的包容,强大,以及那诗赋横江,群星璀璨的文学盛况,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无可比拟的财富。而大唐帝国在这近三百年岁月里,与周边地区国家及政权之间产生了无数外交和军事上的交往与冲突,而本文将要向各位读者所带来的,便是在时间上几乎与大唐帝国同兴同衰的吐蕃王朝与大唐之间的恩怨情仇。

        具《新唐书》关于吐蕃的记载:“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傉檀嗣,为乞佛炽盘所灭。樊尼挈残部臣沮渠蒙逊,以为临松太守。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在西羌诸部中的发羌、唐旄,早在公元1~2世纪时,即居住在析支水迤西,其地距中原绝远,互无往还。《新唐书》根据“蕃发声近”的理由,认为吐蕃即发羌的后裔。另一说,吐蕃是鲜卑族的南凉王朝秃发利鹿孤之后。秃发利鹿孤有二子,一名樊尼,一名傉檀。傉檀为西秦乞伏炽磐所灭;樊尼率残部臣服于北凉沮渠蒙逊。北凉亡,樊尼率所部过积石山,西越黄河,成为诸羌部的首领。《新唐书》对此段的描述基本援引《后汉书》,也就是认为吐蕃来源于古羌人西迁,尽管当前大量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西藏就已经有人类生存,但我们也不必纠结于此,就按照《新唐书》的说法为凭。

       公元六世纪,兴起于西藏山南地区泽当,穷结一带的雅隆部建立奴隶制政权,经布聂赛、囊日论藏父子的开拓,其势力逐渐扩张到拉萨河流域,雅隆部又可以叫悉勃野部,也就是吐蕃王朝王室悉勃野家族。囊日论藏便是松赞干布的父亲,因为他对新征服地区以及新归附地区的贵族的封赏笼络以及大力提拔新贵族等举措,招致旧贵族势力反扑,内外交困之下被毒害,而松赞干布便是在吐蕃王朝危如累卵之际嗣位,并快速平息本部的叛乱,诛杀谋害先王的凶手,稳固了统治基础,并于公元633年,也就是唐贞观七年迁都逻些(今拉萨),正式建立吐蕃王朝。吐蕃王朝建立后对周边诸如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羌部先后发动了征服战争,并逐渐统一西藏地区,并成为西藏地区第一个踏上历史舞台的统一政权。很快,吐蕃和大唐之间便开始了第一次交往,并且算是传统意义上的不打不相识。

        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往长安朝贡并向太宗求娶公主,此时唐朝正由李靖等领兵伐吐谷浑,对和亲提议没有明确回复,但仍然以冯德遐为使回访吐蕃。634年底,李靖等已彻底击败吐谷浑,其汗慕容伏允在逃亡途中被亲兵所杀,唐廷于是册封其子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并在其被暗杀后于635年册封其子慕容诺曷钵为汗,将吐谷浑作为大唐的附庸国。此时,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吐谷浑都成功得娶公主,于是再次遣使长安求尚公主,太宗拒绝使者要求,使者归国后夸大其词说:“唐朝皇帝待我很好,几乎已经成功求娶公主,但这个时候吐谷浑王来到长安朝见,之后便拒绝了我,这一定是吐谷浑王在离间大王和大唐皇帝。”松赞干布听说后大怒,亲自率军并拉着羊同国一起讨伐吐谷浑,而此时吐谷浑已经相对于大唐的附庸国了,此举无疑是对大唐的冒犯。吐谷浑此前刚被唐朝全境占领国土过,根本没有抵抗能力,很快便逃往青海湖北面。吐蕃军又乘胜击破党项及白兰羌,勒兵二十万直接进攻大唐的松州,大唐与吐蕃的第一次交锋——松州之战爆发。 松赞干布命使者再入长安,献上金甲为礼物,再言求娶公主,并对左右大臣表示“公主不至,我且深入。”此时的松赞干布正是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之时,并没有充分认识并了解此时的大唐帝国与吐蕃的国力差距,并且还做好了大举入侵大唐的准备,而这个时候的大唐也是横扫周边各国之时,自然不会对吐蕃明目张胆的冒犯置之不理。

        战争初期,长安方面还没有完成战争部署之时,松州都督韩威对于兵甲装备落后的吐蕃军队万分轻视,草率的出兵与吐蕃军队交战,结果却被吐蕃军队击败,周边附属大唐的诸羌人部落听说后纷纷反叛响应吐蕃。 唐太宗也很快做出了反应,下诏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大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从太宗这道诏书可得知,唐军是分四路共击吐蕃军,并且吐蕃总兵力达二十万,而唐军方面统共五万兵力并且分了四路,我们姑且算其一路均分一点二万人左右,再加上唐军四路进军并不能同时抵达战场,而吐蕃方面二十万大军在松州一带的地形当然也不可能是如大平原中那种排兵布阵,自然在接战位置并不一定能发挥出二十万大军的优势,而且吐蕃此时还没有得到唐朝的技术帮助,武器装备及战术思想尚且比较原始,故而此战实际上双方都有很多不利因素以及各自的优势。具《新唐书》的表述,具体战争过程便是“进达自松州夜鏖其营,斩首千级。”或者按照牛进达个人的传记 “牛进达,贞观中为鄯善道行军副总管,后吐蕃入寇,进达镇于松州,吐蕃攻城十余日,进达掩其不备,夜出兵袭破之,吐蕃乃退。”实际战争就是真么简单短暂,也就是阔水道行军总管,左威卫将军牛进达率部抵达松州后,没有急着进攻吐蕃军,给吐蕃军营造一种唐军畏惧吐蕃兵力而不敢上的错觉,使吐蕃军放松戒备,在旁观吐蕃军围攻松州十余日后人困马乏,防御松懈之际乘夜袭击,把毫无防备或者防备不足的吐蕃军营冲得大溃,斩首千余级。吐蕃军队暂时后撤。此战虽然是唐军获胜,但相比于吐蕃军队总兵力,实际上并没有伤及吐蕃战力,并且吐蕃方面是赞普亲自坐镇,对吐蕃士兵的士气起到很好的鼓舞作用,并且唐军方面四路进兵,仅仅牛进达一路报捷,说明其他三路或是尚未抵达战场,或是未有寸进,多少说明吐蕃军战斗力并不弱,实际上唐军也难以在短期内速战速决,不过唐军解松州之围的初步战略目标已经达到。

        而真正促成唐与吐蕃之间迅速议和,吐蕃向唐朝称臣的原因,在于双方各自不很乐观的外交或者国内局势。吐蕃此次集结几乎是全国兵力东侵,对吐蕃尚且落后的生产能力和后勤能力来说是个极重的负担,并且松州城久攻不克,唐军援军又到达,更是没有希望攻克松州,此时国内空虚,恰好此前吐蕃又刚刚击灭象雄等国,其亡国势力见此机会开始图谋复国,吐蕃大臣开始劝谏松赞干布撤军返回国内稳定局势,松赞干布一时无法接受受挫,拒绝了归国提议,“其大臣请返国,不听,自杀者八人。至是弄赞(弄赞是松赞干布本名)始惧。”而大唐方面,西突厥趁唐军在青海陇右用兵之际已经确立了对多西域诸国的宗主权,并且挟持高昌王国,阻断丝绸之路以及大唐朝贡国入贡的道路,并且向东入侵大唐的伊州(今伊吾),向西掠夺亲唐的焉耆王国,大唐朝廷方面已经认识到对西域出兵保护丝路畅通的重要性,也不打算与吐蕃大动干戈以牵制大量兵力,因此双方很快便恢复了和平状态。

        公元639年,大唐贞观十三年秋,吐蕃自松州退兵,并遣使入长安谢罪,并再次提出求娶公主,唐廷也改变之前拒婚态度,同意了松赞干布的许婚要求,松赞干布高兴下派遣吐蕃大论(相对于中原王朝的首席宰相)禄东赞携带黄金五千两当作聘礼入长安进献。

        公元641年,唐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筑馆河源王之国。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归国,自以其先未有昏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室以居。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此后松赞干布便以大唐之婿自称,“帝伐辽还,使禄东赞上书曰:'陛下平定四方,日月所照,并臣治之。高丽恃远,弗率于礼,天子自将度辽,隳城陷阵,指日凯旋,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夫鹅犹雁也,臣谨冶黄金为鹅以献。'其高七尺,中实酒三斛。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西域,为中天竺所钞,弄赞发精兵从玄策讨破之,来献俘。”也就是在松州战后,松赞干布十分老实本分,不仅日常发奏章问安唐皇,对大唐对外战胜也发表祝贺,甚至借兵于唐使王玄策以惩罚劫掠大唐使团的中天竺王国。

       太宗驾崩后,高宗李治即位,擢升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上书至首席辅政大臣长孙无忌处,说:“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后又进封为賨王,并按他的样子刻出石像,列于太宗昭陵。这在当时是一项很高的荣誉。
        公元650年,永徽元年,松赞干布病逝,唐廷遣使吊祀,因其无子,册立其孙弃芒论芒赞,也就是芒松芒赞,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论禄东赞监国摄政,从此吐蕃与大唐之间百年大战逐渐进入正式阶段。

      (我写唐蕃百年战争的连载文只是为了将双方堪称精彩的战争记录下来并宣传出去,所以对于嫁文成公主,金城公主的和亲政策不予置评,也不会去评价太宗是否给大唐留下了祸患,是否是唐朝给吐蕃技术以致吐蕃做大崛起,不管阅读量如何,我第一次正式发文就会一直写下去,如何到时候读者粉丝多,我写完唐蕃战争系列会征求粉丝意见开新坑,不过唐蕃战争确实很精彩,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到双方的博弈,如果你喜欢请点赞,这会成为我继续下去的动力,谢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