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唐蕃”第一次接触的那些年

 黑错达布老 2023-01-29 发布于甘肃

话说“唐蕃”第一次接触的那些年

黑错·达布老(གཙོ་བོའི་རྟམ་ལོ།)

说起“唐蕃”的第一次接触,应该从《册府元龟》的一记载说起。该记载中说:“太宗贞观七年(633年),吐蕃赞普弄赞嗣位,帝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也仅仅只有这一个记载。藏文史书中也未发现这一年(633年)与“唐蕃”相关的记载。但是,汉史对唐蕃之间的吐谷浑王国(འ་ཞ།藏史称“阿夏国”)记载较多。如:贞观七年(633年)六月,吐谷浑(འ་ཞ།)屡扰唐边,遣段志玄等为行军总管,统边兵及契苾、党项(མི་ཉག་ལྡོང་།)之众两路出击。对于吐谷浑年年寇扰唐边,鄯州刺史李玄运上书唐太宗:“吐谷浑之所以攻击河西屡屡得手,乃是因为吐谷浑有非常优良的马匹,这些马都放牧于青海湖一带,如果我们派出一支轻骑兵,发动突然袭击,必然可以夺取他们的良马(青海骢)”。另载:“十一月,吐谷浑伏允可汗依其臣天柱王之谋,进袭唐廓(今青海化隆西南)、兰州、再次寇扰凉州,拘行人赵德楷,太宗遣使者十余返,伏允仍不放还”等。这此记载说明,吐谷浑王国(འ་ཞ།阿夏国)对唐西部边境平凡的侵扰。对此,唐太宗下《讨吐谷浑诏》历数吐谷浑“肆情拒命,抗衡上国”,“剽掠边鄙,略无宁息”,“上书傲狠,拘我行人”等“罪行”因此要“宜乘吊伐之机,以展鹰鹯之志,长驱克期,穷其巢穴。罪止吐谷浑昏耄之王,及天柱王一二邪臣,自余部落,皆无所问”。这也是“唐蕃”隔着吐谷浑国进行互访的历史背景。

实际上“唐蕃”第一次互访的时间,应该是唐贞观八年(634年)。据《新唐书·吐蕃传》载:“太宗贞观八年,始遣使者来朝,帝遣行人冯德遐下书临抚。弄赞闻突厥、吐谷浑并得尚公主,乃遣使赍币求昏,帝不许”。据分析,唐使冯德遐入吐蕃是在唐贞观八年(634年)十一月,而仅仅一个月之后,唐朝大军就开始大举进攻唐蕃之间位于现在青海的吐谷浑汗国。据《资治通鉴》载:“贞观八年,李靖伐吐谷浑,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出党项中,行至阔水,乘其无备,袭之。群羌怒,邀击道彦,败之。”又据史料记载,唐贞观九年(635年)正月,党项、洮州羌叛。三月,吐谷浑南部的党项部落原本归附唐朝廷,参加过唐贞观八年段志玄统率的远征吐谷浑之战,但是在第二次远征吐谷浑之前,党项部落突然叛变,转向支持吐谷浑一方。与此同时,河西、洮州羌人也发生反叛,归降吐谷浑。三月十九日,高甑生兵团率先对洮州羌发起进攻,打响了征讨吐谷浑的外围战,经过数日的战斗后,击破了洮州羌。同月,李靖率领大军开始讨伐吐谷浑,大军行至鄯州,李靖在侯君集的建议下,挑选精锐,长驱直入。伏允在库山被击败后,轻军奔走沙漠。李靖与薛万钧、李大亮从北,侯君集与李道宗从南分两路长途奔袭,追击伏允。当时夏天却有霜降,山里有很多积雪,但侯君集等克服自然困难追击二千多里地,先后于逻真谷、汉哭山、星宿川、柏海等大破伏允军,斩获颇丰。侯君集一路追击到积玉山,见到河水的源头,才回师与李靖在大非川会合,班师回朝。(详见唐击吐谷浑之战)七月,因李道彦兵团经过党项区的阔水附近时,发现党项人没有防备,想乘机捞一把油水,便纵兵袭击一个党项人的据点,缴获了数千头牛羊。这促使党项首领拓跋赤辞以唐将侵掠为由,率当即与诸羌相联手,据守在野狐峡谷,诸羌及党项人大举出击,李道彦兵团大败,死亡达数万人之多,震惊朝野。落荒而逃的李道彦只得退守松州。

唐军五路大军,从东部和北部合围吐谷浑,吐谷浑溃不成军,可汗慕容伏允兵败自杀,太子达延芒波结逃归吐蕃。吐谷浑人拥立伏允可汗的太子慕容顺为可汗。由于伏允可汗与大唐帝国对抗的主意多出自天柱王,所以吐谷浑人将怨气都发泄到了天柱王身上。慕容顺下令处死天柱王,向李靖大军投降。不久,拓跋赤辞(ཐོག་པ་ཁྲི་རྩེ་རྒྱལ་པོ།)战败于肃远山,在唐朝的招抚下,归降。唐朝廷在其地分置懿、嵯、麟、可等32个羁縻州,这些羁縻州的位置大体上在松州西北一带的四川、青海和甘肃3省的邻接地区。以上羁糜州大多隶属于松州都督府,以拓跋赤辞任西戎州都督,令他接受松州(今四川松潘)都督府节制。《西夏书事》载:“分其地为懿、嵯、麟、可三十二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擢赤辞西戎州都督,赐姓李,遂职贡不绝。”

在此期间,吐蕃似乎也未闲着,按照敦煌吐蕃历史文书的记载:“其后(634年),赞普亲(松赞干布)出北巡。在北道,既未发一兵抵御,亦未发一兵进击,迫使唐人及吐谷浑入岁输贡赋,由此,首次将吐谷浑人收归辖下。”当年,吐蕃赤松赞(ཁྲི་སྲོང་བཙན།松赞干布)从西南进攻吐谷浑王国。唐蕃的这次东西夹击,使吐谷浑国几乎亡国。因此,一些研究者认为唐太宗此时派冯德遐出使吐蕃,很可能不只是简单的对吐蕃遣使的回访,而是带有政治和军事目的,甚至有学者认为入吐蕃的目的,就是在于形成唐、蕃共攻吐谷浑的军事联盟。这次唐蕃的军事行动,也使唐朝感受到吐蕃远比吐谷浑难对付。因为,于此同时吐蕃占领了吐谷浑的南部地区和党项部落的领土,于是其东部边界已与唐毗邻,甚至一直延伸到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附近,松州以西本属党项旧疆,至此已被吐蕃侵占。也据《甘肃藏族通史》洲塔 乔高才让,76页同上说:“公元635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先破与吐蕃接壤的吐谷浑,后占白兰诸部”。也有《地方志》载,公元635年,吐蕃赞普首派东征的上将军盘热(又名柯盘)到达四川松岗守边,自此成为松岗土司的始祖。

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出人意料地下令让吐谷浑复国,唐军遂扶持已先期归降的吐谷浑太子慕容顺继任可汗,唐朝官方宣称是为了体现“以德怀远”的精神,但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新可汗慕容顺继位仅十天,就被对唐朝心怀不满的部下杀死,大唐又立其子诺曷钵(ནོ་ཧེ་བོ།)为可汗,封号为“乌地也拔勒豆可汗”(意为智慧富贵的君主)。于是,在亲唐的汗国政府领导下,吐谷浑就此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属国和西面的一道屏障。

公元636年(火猴年、贞观十年)四月初八,松赞遣臣噶尔携公主聘礼,驱赶骡马,皆同大臣百人向汉地出发。据《旧唐书》记载:“使者既返,言于弄赞曰:'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弄赞遂与羊同连,发兵以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上,以避其锋,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吐蕃史书记载,松赞干布要求娶唐公主一事时,说:“赞普致书唐主曰: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此时,松赞干布一发不可收,与众军师商议继续东征。一路上收服了一些互不统属的羌人部落。时吐谷浑诺曷钵(ནོ་ཧེ་བོ།)向唐献牛羊15000头,求大唐的保护。

公元637年(火鸡年、贞观十一年),松赞干布亲征大军灭白狼部(今巴塘一带)和白兰羌后,进攻驻牧于川西北、青海南部、甘肃南部一带的党项诸羌,迫使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和另一个党项部首领米禽带领三十四万户党项羌人降唐。据藏汉史书记载:“党项所部米禽与拓跋赤辞在岷州(རི་དགོད་ཐང་།)都督刘师立招诱下率众内徙庆州(今甘肃庆阳一带)留居。其未逃出的党氏(冬、东氏)、十八大察氏支系受制于吐蕃。”十八大“察”系(ཚ་ཆེན་བཅོ་བརྒྱད།):玉察(གཡི་ཚ།)、德合察(སྟག་ཚ།)、茂察(རྨོག་ཚ།)、郭察(འགོ་ཚ།)、西合察(ཕྱག་ཚ།)、朝察(ཁྲོམ་ཚ།)、热卜察(རེབ་ཚ།)、木察(དམུ་ཚ།)、岗察(རྐང་ཚ།)、散木察(ཟམ་ཚ།)、参木察(འཚམ་ཚ།)、若合察(རག་ཚ།)、河尔察(ཧུར་ཚ།)、朵察(ཏོག་ཚ།)、斯察(གཟི་ཚ།)、吾察(རྦུ་ཚ།)、目合察(སྨུག་ཚ།)、次察(མཚུར་ཚ།)、等。十八大“察”系主要分部在甘、青、川各地。

公元638年(土狗年、贞观十二年)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亲率的大军,路经西康诸羌(附国),征得西山八国之兵源,以及白兰、吐谷浑、党项诸羌的降服之兵,松赞“勒兵二十万入寇松州”(《新唐书吐蕃传》)。松州之战正式拉开帷幕。八月,吐蕃进抵唐朝在西部的重镇松州(今四川松潘),击溃唐朝西部边境驻军,包围松州城。赞普再次派使者要求“和亲”。但与以往不同,此时得胜后的赞普态度极为强硬。他让特使“告诫”李世民:“吾此来,既为公主。若公主不至,我定深入,未常不可入长安!”。又“谓左右曰:'公主不至,我且深入’”(《新唐书吐蕃传》)。八月下旬,太宗下决心对吐蕃重兵出击。《资治通鉴》载:“八月二十八日,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མདོ་སྨད།)道行军大总管,甲辰,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一说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九月初六,尽管阔水道行军总管牛进达率前锋抵松州城下,乘蕃军毫无防备,夜袭其营帐,斩杀千余人。但吐蕃主力并未受到损失。之后松州都督韩威出兵迎战,大败而归,这场失败诱发了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原来归降唐朝的当地党项人首领如阔州刺史别丛卧施、诺州刺史把利步利等纷纷“并以州叛,附于吐蕃”,他们的叛变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大唐西南边境的稳定,史载“边人大扰”。

松州都督韩威吃了败仗后固守松州城。吐蕃各部联军围攻松州城十余日不能下,兵锋已钝,士气已泄。《新唐书·吐蕃传》追叙此役时补叙说:“初东寇也,连岁不解,其大臣请返国,不听,自杀者八人。至是弄赞惧,引而去。”吐蕃大臣们以极其惨烈的“尸谏”方式向松赞干布表达了对这场战争的不满,且大臣们前仆后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在这种情况下,吐蕃的军心很可能已经开始动摇。

公元639年(土猪年、贞观十三年)夏,松赞干布与唐和谈成功,唐蕃以松州为界,吐蕃留下守将统领川西北党项诸部和洮州诸羌戍边。秋,吐蕃赞普返回拉萨,复亲庶政。敦煌文书残卷记载:“……于……赞普兄松赞与弟赞松二人斗,弟……;……凯塞仇恨,将弟赞松引入涅之森地……(བཙན་པོ་གཅེན་སྲོང་རྩན་དྔ།་གཅུང་བཙན་སྲོང་གཉིས་ནོལད་ནས། གཅིང་……ཏ་མཁའས་སྲེགས་འཁུསྟེ། མཉལད་གྱྀ་གཟེན་དུ། གཅུང་བཙན་སྲོང། ཞུགསུ་……)”,这也足以证明,在吐蕃国内政局动荡,也是松赞匆忙撤军的另一个原因。据堪钦·根敦丹贝尼玛所撰的《阿柔部落·远古史》载: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诸羌(蕃)后,从卫藏拉萨拉堆洛地方派遣了一个名叫江察·丹巴雅杰的将军,与其子卓擦·丹巴西合多副将统领多麦的这些地区。有学者认为,江察·丹巴雅杰将军就是松赞干布从松州撤军时留在今四川若尔盖的边防将领,其晚年定居在叠州之西一处温泉旁,这个地方今天还叫“江察”,现隶属于四川若尔盖县。

公元640年(金鼠年、贞观十四年)八月,松赞干布派禄东赞前往大唐迎亲。十月,吐蕃赞普的使者大相禄东赞献黄金五千两及珍宝数百件作聘礼朝见大唐皇帝,说明赞普之意。此时,唐太宗已看出吐蕃是唐朝西方的最大力量,已经感到某种压力,而且当时他正在进行对高丽的战争准备,希望结束同西部的战事,同吐蕃友好相处。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唐太宗同意吐蕃的请求,以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阎立本《步辇图》,正是唐太宗与禄东赞见面的场景。

参考文献:

[1]《王尧藏学文集》(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吐蕃制度文化研究)王尧 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4)

[2]《资治通鉴》(全注全译)司马光等著,郭文成译注,大众文艺出版社 (2009年1月1日)

[3]《青史》管·宣奴贝著,王启龙、还克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4]《新唐书·吐蕃传》汉程国学网。

[5]《册府元龟》汉程国学网。

[6]《旧唐书》汉程国学网。

[7]《西藏通史·吐蕃卷(上)》_张云,林冠群主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

[8]《西藏王统记》索南坚赞著,刘立千 译,民族出版社(2000.2)。

[9]《阿柔部落·远古史》堪钦·根敦丹贝尼玛 撰。

[10]《甘肃藏族通史》洲塔 乔高才让 著,中国藏学出版社。

[11]《唐击吐谷浑之战》百度百科。

[12]《新唐书·吐谷浑传》。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