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挥洒性情——林海东书法艺术欣赏

 耕夫的图书馆 2018-12-26

林海东艺术简历


林海东艺术简历

     林海东,1975年出生于甘肃宁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部书界新秀研修班成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庆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正宁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入展:甘肃省第三届书法新人展、首届二届“观音山杯”书法艺术展、甘肃省首届书法篆刻大赛会员展、第二届“平复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首届“孙过庭奖”全国行草书大展、首届“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第四届“张芝奖”书法大展、“丝路高地,盛世碑林”第五届中国西安碑林书法大赛、首届“弄潮杯”钱塘江全国书法大赛、第二届甘肃省优秀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展、“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书画大赛、“新疆齐鲁文化杯”首届“翰墨兵团·书香团场”书法作品全国大展。王弼文化奖全国书法大展入展。八大山人全国书法作品展入展
   获奖:甘肃省书法最高奖甘肃第五届“张芝奖”书法大展一等奖、甘肃省首届农民书法大赛优秀奖,第二届北兰亭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庆阳第八届李梦阳文艺奖书法作品获一等奖、泰源杯甘肃省书法篆刻作品展获一等奖、第六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提名奖、“崇文书院杯”首全国书法小品大赛获优秀奖。


  林海东书法作品欣赏



                                 

        “度”的觉醒

       ——林海东书法窥探

                  李安平

       在谈论林海东书法之前,我们必须要借助一个概念“度”。把“度”作为一个书法概念,引入书法评论的范畴是十分有必要的。“度”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幅区间的概念,是感性的,有很强的动态性,它的尺度范围在操作上是难以驾驭和琢磨的,也是十分微妙的。我们可以这样说,魏晋书法家对“度”的使用是自觉的,尤其是“二王”,他们对“度”的掌控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我们常常说,魏晋风流不在,笔法失传,云云。其实,我们如果细心回顾书法史,失传的并不是笔法,而是对“度”的掌控和言说。“度”作为一种存在,它对“度”的掌控者来说,是一种让与。当书法修炼者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笔法对他来说则是一种束缚,修炼者要摆脱这种束缚就必须要实现对“度”的掌控,进而才能达到书法修炼的高级境界,否则一辈子只会在笔法的桎梏中打转转。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笔法只是书法的低级阶段,而“度”的掌控则是打开书法艺术殿堂的真正钥匙。

       通过林海东先生的书法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在他的潜意识中萌生出的这种对“度”的掌控的觉醒意识。当然林海东先生对“度”的掌控还没有明确的言说,在他的众多风格迥异的作品中,我们就能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尽管这种掌控还是处在一个觉醒的阶段,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书法修炼者来说,则是弥足珍贵的。

     林海东先生有着近十年的书法阅历,他没有选择过所谓的捷径,素来只是走着传统的临帖路子。他的临帖的目标始终锁定在行草的范围内,确切地说是锁定在行书的范围内,十年没有转移视线。他的行书最早得益于米芾的《蜀素帖》和《苕溪帖》,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在苏轼手札上也下过很深的功夫,对颜氏三稿的临摹也达到了一定的造诣,作为一个行草书家,林海东对“二王”尺牍和《集王圣教序》用工尤甚。就临帖来说,林海东并没有拘于一碑一帖的死守,而是广博意义上的接纳和最大可能的博取。在书法之路上,林海东是一个有野心的智者,他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有着很高的规划,他没有出道之前,下了很多“ 笨功夫”,他的基础做的非常扎实。按理说,临这么多帖在创作的融合上就会产生很多问题,甚至不排除打架的可能。但是在林海东的作品中却没有发生这种不融合的问题。我想,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是林海东先生对“度”的自觉和不自觉的使用。我们说过,“度”是具有一定宽幅的概念,每一个书法家对他的掌控都有不同的体验。比如,启功先生对结构提出的“黄金分割法”就是他对“度”的一种独特体验的外化表现。在临帖中,林海东先生对“度”的存在是有着一定的体验的,单凭他临这么多帖而能自融自化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他没有被众多的书法大师所淹没,所蛊惑,一直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头脑,完全是他有着自己对“度”的认识和理解。他临帖的目的似乎很明确,他并不想成为米芾、苏轼、颜真卿第二,也不想成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第二,他只想成为他自己。在临帖中,他巧妙地避开了属于经典书法大师的个性张扬的东西,没有成为他们习气的奴隶。临帖是他破解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法门所在,他要破解的并不仅仅限于自己对笔法的掌控,而是要透过大师的经典法帖去洞悉“度”的魔法所在。

在取法上,林海东并不局限于古代书家的作品,他也认真学习过龙开胜、刘京闻、王厚祥等当代书家的作品,学习过他们对毛笔的驾驭技巧和表达手段。当然,学习当代人的技术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也不会把自己变成他们的附庸。他的目的很简单,他要通过他们的作品寻找自己表达上的当下性,在风格上,他没有超越他们作品的“度”的界限。

       在书法创作的艺术之旅中,比临帖更重要的是“酝酿”,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取决于个人的综合修为,也是书家的发展瓶颈所在。事实上,临帖如同蜜蜂采蜜,能不能把采来的“花蜜”酿成真正的“蜂蜜”,关键还在酿造这个过程。在书法上,“酝酿”的过程其实就是“养”的过程。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学是一方面,“养”则是另一方面。能不能实现创作意义上的突破,临帖只是物质意义上的贮备,“养”的过程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对于书家而言,“养”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只能是“文养”,而不能是“武养”。“文养”的过程是漫长的,是潜滋暗长式的。林海东先生的“文养”是对临帖所得的一种虚化和雅化,从而空灵和秀雅就成为了他书法因子中一种自觉的追求和风格体现。林海东先生似乎对“文养”有着自己深刻的体验,他会让他笔下的每一类型的作品都能自觉地恪守“雅”的格调,而呈现不同的面目。在创作过程中,他总是想法设法的使自己从书法大师的经典法帖中取来的东西消解掉那些超越“雅”的元素,使他们更加符合自己对 “度”的掌控。

       从书法表现形式上来看,林海东的作品似乎更适合雅致一路的尺牍、扇面、手札、册页,然而事实并不尽然,在具体的表达过程中,他有着很大的表达潜力,他只要调控一下自己所掌控的“度”的阀门,一种新的表达式样对他本人来说就是一种新的可能。也就是说,“度”的发现和使用,使林海东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自由的在“雅”的幅度范围中穿越。

经过长期的“文养”,那些适合林海东表达的书法元素渐渐地在他的表达范畴中生根发芽,幻化成属于林海东独有的面目多样的书法存在。在漫长的“文养”过程中,这些元素汇聚到林海东的笔下,没有化成一条河,而是变成了一条条小溪。从长远的目标来看,这些小溪的存在恰恰使林海东的书法作品具备了汇成一条更大的河的可能。


                         

根植传统,厚积薄发   

——林海东书法学习体会

     书法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要学习好书法,我们必须从读帖、临贴、创作等全面去认识理解。这里我就学习书法谈一点体会,由于水平所限,缺点错误肯定难免,恳切希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学习书法需要时间的保证,书法虽然讲究天赋,悟性,其实先天的东西人人都差不了多少,最终还是比耐心坚持,即时间上的投入。坚持耐心就是好长时间的勤奋准备,深刻的领悟书法的精神,和对书法的感觉。这个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去不断地领会。

     二、学习书法要深入传统,真正领会传统的精髓才会很深的爱上书法,才会深究它,挖掘和理解其中奥秘,才会开掘出不同的书法走向。

     三,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不是抄帖,如果不研究,不思索,方法不正确,效果就不一样,最好有名师指导。凡是抄帖者,不用脑子思考,永远不会有成绩的。临帖和创作上百分之九十时间去临帖和研究,百分之十时间去创作。尤其初学者最好不要急于去创作。临帖不是越多越好,要精临,临对,临准,临象,而不能不像,如孙过庭所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要反复读帖,学会和古人交流对话,感受到书法美在生活中的存在,也可以以创作的理念去临帖,就是对所临的帖背着写出来。进行二度创作,有准备,有思想,有手段去临,即可成功。

     四,书法创作是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是书法作者将自己的志趣、情怀,对自然、对生活的审美的感受,用书法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大课题,要有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对每个字的点画、结体、布白、用笔、用墨等基本法则,各种书体的基本笔法、结体规律、虚实轻重的变化、欹正的摆布、章法布局的安排等等都必须熟练掌握,是创作高质量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基础。还要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对各种艺术触类旁通以及博学卓识,这些来自于长期的文化修养积累,包括文学和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滋润,也要有深厚的书法理论知识做指导,来激发作者的艺术想象力,指导创作实践。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在这广博的书法传统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苦练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我们的作品才有力度、深度和风度,才会有更好的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