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尔街精英与渔夫的故事

 panpan研报社 2018-12-26
先讲一个故事


话说一个华尔街的精英去加勒比海岛渡假,看见一个渔夫驾着小船打鱼回来,拿着很好的鱼,精英看着鱼很好买两条,也不贵。然后和渔夫聊天说,“你打这些鱼要很久吗?”“不久,一会儿就打好了。”“那你下面干啥呢?”“早上睡个懒觉,快中午了出海,我很忙的,一会中午要跟老婆睡个午觉,下午要逗小孩玩,天凉快了,我还要到村子里找我的朋友弹弹吉他,喝喝小酒。”


这个华尔街精英就说了,“你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去捕鱼,捕更多的鱼,你可以赚更多的钱,你可以换一条更大的船,甚至买更多的船,甚至可以组一个船队,还可以搞冷藏把鱼卖到纽约去,还可以产业链的上下游的纵深,深入到鱼类产品加工,那样未来你就会成为非常棒的大BOSS。”然后渔夫就问:“然后呢?”“然后你就可以在纳斯达克IPO,然后可以挣很多的钱,成为大富翁,然后可以像我一样到海岛上度假,喝个小酒,弹弹吉他。”渔夫说:“那我现在不就这样吗?”



这个故事大概就是这样,这是十多年前我在读会计硕士时,吴毓武教授在会计课上讲的,还有ppt,讲完这个故事,吴老师似乎并没有给出什么答案,只是让我们思考,当时,我还很年轻,我大概是三十多岁的样子,相信努力创造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所以,这个故事当时是困扰我的。我们应该进取拼搏,创造幸福人生,可是转了一圈回来,什么是幸福人生,似乎又有点可疑,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到似是而非,我努力做这些干什么?


你怎么看?我现在有点想明白了,试着讨论下。



著名哲学家边沁曾经将“乐与苦”比作是主宰,认为“它们会支持我们应当做什么以及将会做什么”。很多人会说,决策的目标就是能使决策者感到快乐(幸福)幸福是每一个人的追求。美国独立宣言中写道: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追求幸福是和生命与自由并列在一起的。


按照百度百科:幸福,是指一个人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也就是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对一种生活状态的满足感。前面故事中,华尔街精英和渔夫,在小岛上相遇时,两人的此时生活状态可能类似,都是悠闲的,当然你会说他们不一样,人类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就是反事实思考,我们可以对于没有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期,好像发生了一样,然后我们根据这个反事实的情况做出我们的行动或者不行动的决策。


这里也是一样,我们假定,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一致的,那么一个是经过多年奋斗而来的,一个是自然状态,那么,我的困惑点在于,还要不要奋斗。既然理解了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么,客观的生存状态并不是幸福感本身,而是幸福感的外部来源,或者说物理状态。这种物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是一种对应关系,称为费希纳定律,心理强度与物理强度是对数关系。在经济学上称为边际报酬递减。如下图:



1738年,瑞士科学家丹尼尔·伯努利提出:人们的各种选择并非基于金钱的价值,而是基于各种结果的心理价值,即它们的效用。而效用与金钱关系并不是线性关系,存在财富值与效用的一个函数关系,呈现财富边际价值递减的特征。伯努利的效用函数包括两个方面,最大效用原理:在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个人的决策行为准则是为了获得最大期望效用值而非最大期望金额值。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随着财富的增加,满足程度的增加速度不断下降。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带一下就好了。



现在问题是,对于两个不同的人,拥有同样的财富,或者生活状态,他们的幸福感是一致的吗?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显然,就算没有学过心理学,我们都可以判断杰克非常高兴,而吉尔非常沮丧,其实我们知道,即使杰克现在只有200万美元,而吉尔仍有500万美元,杰克还是会比吉尔更高兴。


卡尼曼总结说:杰克和吉尔体验到的快乐是由他们财富近期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有他们现在时点拥有的财富数量决定的。而这个变化,这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参照点,这个参照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根据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研究(1981):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种因素可以当做参照点。参照点通常是人们已经适应了的状态;有时候由社会规范和期望决定;有时候它体现一定的期望水平,这个期望可以是现实的,也可是不现实的。


在心理学中,除了现状之外,最常见的参照点是抱负水平(aspiration)这个点不仅为很多人界定了成功,尤其是那些成就需求很高的人。


参照点可以来源于自己的经历,现在的状态,以及对于未来的期望、抱负,这是个人层面的,还有社会层面的,例如你的社群或者同圈层可比对象的情况。



很容易理解,参照点的存在使每一个人的幸福感随着参照点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小明,努力工作一年业绩比去年高了不少,老板也赞赏有加,去年年终奖10万,盘算着今年怎么也要有个十二三万,没想到打开老板给的信封,发现今年奖金是20万,很是高兴,忍不住给老婆发了条微信,晚上去吃大餐!回到办公室,看到隔壁老王坐在座位上,对着奖金单子发呆,心想老王去年做的不咋样,比自己差远了,看来年终奖也不咋样,正想着,有人喊老王,老王把单子丢在桌上就走了,小明忍不住凑过去一看,居然是25万,犹如晴天霹雳,瘫坐在椅子上气得半天说不出话,电话响了,老婆来问去哪里吃大餐啊,要不要回家换衣服,小明没好气的说,不吃了。


小明开始的参照点是去年奖金10万,自己的预期参照点是十二三万,结果拿了20万,开心!可是发现觉着不如自己的老王却是25万,参照点一下子就变成了25万,此时,你说小明能开心吗?客观事实都没有变化,而小明的心情却做了过山车。


看到这里,华尔街精英和渔夫的故事,我是没有困惑了,精英有精英参照点,在他的社会圈层,就是需要努力拼搏获得财富获得认可取得成功,再去海岛沙滩上度假休息,这才是他的幸福,这是他的参照点决定的,即使我们假定海岛生活内容品质都是一样的,华尔街精英和渔夫的幸福感也是没有可比性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很多其他角度去解释,等我有兴致了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