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硬化初期治法

 刘耀兰图书馆 2018-10-13
肝硬化临证
初期多以消化道症状和肋胁隐痛,肝区闷胀不适为主症。
辨证往往属于肝胃不和,肝脾不调或肝郁乘脾。
治疗可选疏肝散、逍遥散、金铃子散。
疏肝散:黄连6、柴胡、当归各4.5、青皮、桃仁、枳壳各3、川芎、白芍各3、红花2。
逍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生姜各15g,薄荷、炙甘草各6g。
金铃子散:金铃子、玄胡各30g。


肝硬化初期往往以转氨酶升高、球蛋白、白蛋白倒置,胆红素升高为主要矛盾。这时,一般用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化裁。
临床上加五味子,乌梅、木瓜等降低转氨酶,改变球蛋白倒置效果较好。

降低胆红素最有效药物为赤芍,一般用量20g—30g。如果说肝气乘脾日久,郁而化热,表现为舌尖红、口干口苦,五心烦热,心烦易怒,头晕等症,应酌加清肝热、解毒药物,如蒲公英、舌草、双花,板兰根、败酱草、虎杖等。蒲公英用量以30g—50g为宜。

如果说脾虚症状是,表现为舌质淡嫩者,可加党参、黄芪健脾益气,其中黄芪对于肝细胞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即使有热也可用。但应注意与甘寒之品相佐,以去其温性。


肝硬化出现脾湿胃热,温热内蕴
症见:面色晦暗无泽,巩膜轻度黄染,时有胃痛胃胀,肝区胀闷不适,食纳欠佳,自觉口苦口干,口腔灼热,两目干涩灼热,小便黄,唇深红,舌质红苔薄黄微腻,脉沉弦。

治以健脾燥湿,疏肝泄热和胃。
方:川连15g,黄芩10g,砂仁、厚朴各15g,枳实、柴胡各20g,白芍30g,甘草、姜黄、郁金各15g,干姜10g,苍术15g,焦山栀10g,茵陈20g,板兰根20g,双花30g,连翘20g,蒲公英30g,五味子15g。水煎服,一日二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