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剧《西厢记》
(张君秋杜近芳)
主要角色 崔莺莺:旦 张珙:小生 红娘:旦 崔夫人:老旦 惠明:净
(张君秋) 情节 洛阳张珙赴试,路经蒲东,入居古刹普 寺,遇故相崔珏之女崔莺莺,一见钟情,向崔婢红 询问,遭其呵斥。驻军孙飞虎兵变,围寺索崔莺莺 崔夫人许能退兵者以崔莺莺婚之,张珙使僧惠明遗 友人白马将军杜确,引兵解围。崔夫人悔约,改为 妹相称,张珙求计于红娘,红娘使赋诗写意。张珙 墙夜见崔莺莺,崔莺莺责之。张珙忧愤致病,红娘 引崔莺莺至,订情;为崔夫人所知,责挞红娘,红 反诘其失信,崔夫人不得已,乃约张珙中试后成婚 张珙落第归来,崔夫人拒婚,崔莺莺出奔,与张珙 会于草桥店,夫妻出奔。 注释 1958年冬田汉就王实甫《西厢记》重加 写,以崔莺莺、张珙、红娘三人为主。后半增入长 送别,及张珙落第归来,崔夫人拒婚,崔莺莺出奔 草桥惊梦,出奔等情节。同年由中国京剧院及北京 剧团联合首演于北京,张君秋饰崔莺莺、叶盛兰饰 珙、杜近芳饰红娘、李金泉饰崔夫人、娄振奎饰惠 。唱腔上有革新。文摘 京剧改革的田汉模式——“建设中国新的歌(舞)剧”——的主要内容是:
它的总的原则是,把握时代文化创新的主旋律,强调艺术的整体性原则,尊重、学习传统京剧艺术精神与表演技巧,致力于京剧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强化,改变京剧“重人不重戏”的传统,使京剧的表演性与文学性、内容与形式达到新的统一。
它的具体做法是,以剧作家强烈的现代意识为主导,尊重、团结并引导表演艺术家,利用各种有利的环境,以新编历史剧为契合点与突破口,改革京剧的结构形式与语言形式,适当地嵌入传统折子戏精华,改造并化用传统京剧的表演技巧等。
总之,田汉以强烈的现代意识从创造新的文化的高度进行京剧改革,赋予京剧形式以极大的文学性,这使他既和亦步亦趋地适应政治需要的延安模式区别开来,也和虽有文学性但观念依然守旧的齐如山、翁偶虹等剧作家划清了界限。尽管以京剧本位来看田汉的京剧改革,还有需要完善之处,但不可否认,田汉代表了新文化人要求文化革新的愿望,形成了京剧改革的一种独特模式。http://www./ReadNews.asp?NewsID=570 【第一场:渡河】 (琴童挑书箱、琴、剑上。) 张珙 (内西皮导板) 扬鞭纵辔长安往, (琴童放下担子揩汗。) 琴童 (白) 可把我给跑坏了。 相公,别那么东瞧瞧、西望望的了,快到这儿来吧! 张珙 (内白) 来了。 (张珙上。) 张珙 (唱) 春愁压得马蹄忙。 风云未遂平生望, 书剑飘零走四方。 行来不觉黄河上, (白) 琴童,快去叫船。 琴童 (白)相公,您不是上长安应考去的么?就该朝潼关那边走哇,怎么又要叫船呢? 张珙 (白) 应试还早,先到河中去访问我那旧友杜确。 琴童 (白) 啊,您要想去瞧瞧那位白马将军? 张珙 (白) 正是。 琴童 (白) 那敢情好。您等会儿,我叫船去。 (琴童下。) 张珙 (白) 好,快去。 (张珙望河上风光,喜形于色。) 张珙 (白) 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