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细节不注意,对退休领取养老金影响很大!

 天悔大哥cqm 2018-12-27

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朋友问自己的档案丢失了怎么办,对退休会有什么影响吗?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说说。

首先大家要先明确一点,不管档案有没有丢失,只要养老保险缴满了15年,并且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

那么档案有什么用呢?

档案一般是用来确定个人的具体参加工作时间,以及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等等问题。

许多有档案的人,他们一般都是很早就参加工作的。根据规定,国有企业固定工身份,在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一般是92年)参加工作的,个人不用交纳保险,也视同缴费年限。这样有了档案,就可以从具体工作年限开始,多算好几年的退休待遇。

但由于个人不用缴社保,就没有个人账户,为此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作为补偿。将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这样这部分人的退休待遇反而比我们个人实际交费要高得多。

除此之外,根据档案还能判断退休人员的身份,如果是女干部或者技术身份,那和工人退休年龄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档案是可以影响退休年龄的。

那有无档案退休待遇一样吗?

如果你有视同缴费年限,但又不能提供有效的个人档案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这部分视同缴费年限将无法认定。最终退休以后你的实际缴费年限会少很多,那么你的养老金也会相应的减少。

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话,那么对于个人来说,提不提供档案,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从92年开始,缴费年限都可以记录,就不需要档案的帮助了。

那么如果档案丢失,该怎么办?

1、首选的解决方式就是去单位查找,一般来说,职工档案是不会随意丢失或者消失的,而且本人的职工档案对其他人也没有多少作用,基本会放在单位的角落或者被遗忘的地方,建议仔细找找。

2、如果原来的工作单位已经不存在,一般的国有集体企业都是有相应的主管部门履行相应的职责,所以可以按照主管部门查找档案材料。

3、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么可以通过法律维权方式,按照丢失档案所减少的养老金,向用人单位索要赔偿。

总的来说,档案不在,你的工龄、身份可能就无法确定,养老金可能会减少一些,所以建议能找到档案的还是尽量找到比较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