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冗翁 2018-12-27
N

《晋祠铭》即 《晋祠之铭并序碑》,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当年由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

米,厚27厘米,方座螭首额书飞白体“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期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1203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飞逸洒脱,骨格雄奇,刻工洗炼,可谓行书楷模。这篇铭文提出了兴邦建国以政为德等“贞观之治”的政治思想。亭内还有诗人杜甫概括“晋祠铭”的碑刻:“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戒衣。”

【原文】

《晋祠之铭并序》唐·李世民

前篇

夫兴邦建国,资懿亲以作畏;分圭锡社,实茂德之攸居。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是知功侔分陕,奕叶之庆弥彰;道洽留棠,传芳之迹斯在。惟神诞灵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极。经仁纬义,履顺居贞。揭日月以为躬丽高明之质;括沧溟而为量体宏润之资。德乃民宗,望惟国范。故能协隆鼎祚,赞七百之洪基;光启维城,开一匡之霸业。既而今古革运,舟壑潜迁。虽地尽三分,而馀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玄化旷而无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祷,若存若亡;汾世匡民,如显如晦。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干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若夫崇山亘峙,作镇参墟;襟带边亭,标临朔土。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刚和凤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故以众美攸归,明祗是宅。岂如罗浮之岛,拔岭南迁;舞阳之山,移基北转,以夫挺秀之质,而无居当之资。故知灵岳标奇,托神威而为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住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五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

后篇

至如浊泾清渭,岁岁同流;碧海黄河,时时一变。以夫括地之纪,横天之源,不能泽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兹泉表异,带仙宇而为珍;仰神居之肃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轮华毂,接轸于坛衢;玉币丰粢,连箱于庙阙。氤氲灵气,仰之而弥高;昭晰神光,望之而逾显。潜通玄化,不爽于锱珠;感应明征,有逾于影响。惟贤是辅,非黍稷之力馨;唯德是依,岂筐篚之为惠。昔有随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曜。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邦。举风电以长驱,笼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故知茫茫万顷,必俟云雨之泽;巍巍五岳,必延尘壤之资。虽九穗登年,由乎播种;千录耸日,本藉崇基。然则不雨不云,则有炎枯之害;非尘非壤,则有倾覆之忧。虽立本于自然,亦成功而假助,岂大宝之独运,不资灵福者乎!故无言不酬,无德不报。所以巡往迹,赛洪恩,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若夫照车十二,连城三五,币帛云委,珍羞山积,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所歆。正空竭丽水之金,勒芳猷于不朽;尽荆山之玉,镌美德于无穷。召彼雨师,弘兹惠泽;命斯风伯,扬此清尘。使地祗仰德于金门,山灵受化于玄阙。括九仙而警卫,拥百神以前驱。俾洪威振于六幽,令誉光于千载。岂若高唐之庙,空号朝云;陈仓之祠,虚传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铭云。

铭文

赫赫宗周,明明哲辅。诞天降德,承文继武。

启庆留名,剪桐颁土。逸翮孤映,清飚自举。

藩屏维宁,邦家攸序。传晖竹帛,降灵汾晋。

惟德是辅,惟贤是顺。不罚而威,不言而信。

玄化潜流,洪恩遐振。沉沉清庙,肃肃灵坛。

松低羽盖,云挂仙冠。雾筵霄碧,霞帐晨丹。

户花冬桂,庭芳夏兰。代移神久,地古林残。

泉涌湍萦,泻砌分庭。非搅可浊,非澄自清。

地斜文直,涧曲流平。翻霞散锦,倒日澄明。

冰开一镜,风激千声。既瞻清洁,载想忠贞。

濯兹尘秽,莹此心灵。猗欤胜地,伟哉灵异。

日月有穷,英声不匮。天地可极,神威靡坠。

万代千龄,芳猷永嗣。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李世民《晋祠铭》即《晋祠之铭并序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