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默讲座:做不焦虑的家长(二)

 仰羊 2018-12-27

小时候,父母安排什么,孩子就做什么。

现在无论做什么,孩子都要问一句:为什么?

当孩子升入初中,家长们应该都会听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而大部分家长的答案几乎都是这个套路:现在学习是为了考一个好高中,考好高中是为了考好大学,考好大学是为了拿好文凭,拿好文凭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是为了能过上好日子。


接着,孩子就会问,什么是好日子呢?


这个答案就五花八门了,但是无论家长怎么说,好像都不能让孩子得到他们满意的答案。


什么样的答案才是孩子心中认可的答案?当孩子问出如下问题的时候,家长应该如何解答呢?


一、学习有意义吗?没意义!

学习有意义吗?没有!

1000年前的猫在过什么日子,现在还在过什么日子,1000年后,仍然过着这样的日子。


但是人不同,从用锄头耕作,到机械化生产,人类过的是创造的日子,简单地说,人活着,就一直在学习。出去游玩,学到了新的路线;上网冲浪,学会了手机操作;甚至搬进楼房,我们都学会了爬楼梯。事情虽小,但不得不说,人活着,就活在学习中。而课堂学习,只是众多学习中的一种形式。


二、学习有用吗?一点用都没有!

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外出买菜,只需用到10以内加减法就可以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三角函数,解析几何?


课堂学习是什么性质?其实就是父母出钱,老师出力,训练孩子的学习思维。孩子们从只知道1 1=2到了解三角函数,解析几何,这个思维必然是不同的。


同样一个问题,问一个从未上过学的人和一个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们获得的答案会一样吗?当然不会!如果这样还不能体会学习的作用的话,这两个人,让你选择一人做朋友,你会选择谁呢?


三、我反对应试教育,不想做习题!

孩子们总是在抱怨,我每天都要做那么多卷子,那么多题,都是为了应试。我反对应试教育,我不要做试题练习,知识点我学到了就可以了,做那么多题浪费时间,还特别累。


这里我们要举个例子,今天孩子犯了错,教导主任惩罚孩子跑500米,累不累?孩子肯定会感到很累,还很不开心,甚至有些暴躁。但是下一周,学校运动会,孩子跑了800米,会感觉到累吗?当然不会,因为这800米是TA自己想要跑的,还很积极的要去参加!所以,累只是情感体验,并不是实际造成的,我们应该调节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习本就是在训练思维,经过100道题的训练,和经过10000道题的训练,思维高度肯定是有所差别的。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要学会体会收获的乐趣,我们从只会1 1=2,现在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解析几何,这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当孩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习在心态上所产生的累也就不复存在了。


四、读书有什么用?又赚不到钱!

人活在世界上有两部分享受,一部分是物质享受,人人都可以拥有。一个乞丐只有2元钱,买了一张彩票中了500万,他当然可以享受物质生活。但物质生活有一个特性,它会别厌倦,当你吃了10顿鲍鱼,第11顿的时候就不一定是享受了。


而精神享受是无边界的,并且精神享受的高度是跟学习高度成正比的,父母希望孩子在有一定的物质享受的基础上,有更高的精神享受,这并不矛盾。


00后很理性,他们的结论都是通过认真思考之后得出的。00后也非常不功利,家长们所看重的房子、车子在他们面前并没有那么重要。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们要结合孩子们的关注点给出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