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喻旭初:恽老,是我永远敬佩的老师

 毛江eu2laq4j7s 2018-12-27

作者简介

喻旭初,1941年生,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南京金陵中学执教51年。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先后任金陵中学语文组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江苏省青少年写作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求真学步集》等书四本,发表文章数十篇。


恽老,是我永远敬佩的老师


文/喻旭初


恽宗瀛老师,是美术大师徐悲鸿在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时的学生,是最早被评为特级教师的中学美术老师,是中学教师中少有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也是我的忘年交。


1965年,我担任南京金陵中学初一(2)的班主任,恽老师是副班主任。他比我大20岁,我对他很敬重。


恽老师的素描基本功极好,但他仍不满足。只要没有课,他就在图书馆二楼教师阅览室为老师们画肖像,这受到众人的称赞。三四十位老师都把他为自己画的像作为艺术品珍藏着。


恽老师对美术极度热爱。1968年至1974年,学校教学活动全部停顿,但恽老师却没有闲着,他跟几位爱好美术的学生组成“红画笔”,经常下乡,为贫下中农画像。他们访贫问苦,并在充分调查之后创作家史、村史连环画,把每幅画做成硬纸图片,用绳子串起来,到各村巡回展览,广受好评。在锻炼学生吃苦耐劳意志的过程中,恽老师培养出了好几个绘画能手。后来,这些学生中有的成了青年画家,有的也被评为特级教师。


从20世纪70年代末直至退休前,恽老师与美术组青年教师一道,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负责学校宣传橱窗的布置,经常为临时任务而忙到很晚才回家。


在被评为美术特级教师后,民盟南京市委为恽老师开庆祝会。他在发言中呼吁全社会重视艺术教育。这在南京教育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大家也因为他对艺术教育的孜孜追求而更尊敬他。


恽老师不仅注重自身艺术修养的提高,更注重对后辈的提携。大概是20世纪80年代末,苏北一名高中生渴望学美术,却苦于无人指导(当时苏北不少学校没有美术老师)。当时《新华日报》报道了恽老师的事迹,该生慕名写信向恽老师求助。恽老师把信给我看,我很感动。他告诉我,打算让该生来他家,问我该怎么回信。我从语言表达角度提了点建议。该生收到信后很是激动,立即赶来南京。 恽老师不仅为他介绍了一份临时工作,还安排他的食宿。恽老师对我说:“一个农村的穷孩子,不容易啊!能帮就帮帮他吧。”经恽老师悉心指导,该生返乡后考上了师专,当上了美术老师。


作者与恽宗瀛老师


恽老师是徐悲鸿弟子,在大家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但他始终淡泊名利,只注重艺术本身。有一次,一位美国专家来我校访问,点明要参观美术老师工作室,并想看看老师的作品。恽老师选了六七幅水彩画和水粉画请他指教。那位美国客人当即表示要买下其中的两幅,请恽老师开个价。恽老师先表示不卖,因为这是私人收藏,后考虑到不能拒绝文化交流,同意出售,每幅只收150元。翻译私下对恽老师说:“你傻呀,他把你的画拿到美国去可以赚大钱,因为你是徐悲鸿的弟子。你可以开高价。”恽老师笑着回答:“我不做买卖,即使要卖,也不能违背规矩,像我这个尺寸的画,每幅再多不能超过300元。”翻译对恽老师的人品敬佩至极。不少人向恽老师求画,他都欣然答应,从不收钱。


他看重的是友情,看重的是艺术。他为学校做了许许多多的事,却从不计报酬。他给学校设计的校标“钟楼”,是他留给师生们最好的礼物。


我曾不止一次劝他写本书,讲讲怎么教中学美术。 他总是说:“我不行,我会教学生怎么画,但我不会写。” 我说:“ 没关系,你口述,我为你记录、整理,再配上你的画,不就是一本书了吗?”可他总是谦虚地一再推辞。后来书没写成,但出了本画册,也挺好。


谚语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恽老师是一个美在心灵的人。


“文革”中,我一度神经衰弱,体质较差。恽老师主动提出,要我住到他家去,以便有个照顾。当时喝牛奶的人很少,为了保证我的营养,他特地为我订了一份牛奶。我虽嘴上不说,但内心感激不尽。在他家居住期间,他把收藏的画册拿给我看,令我大开眼界。我与恽老师同住一个单元楼,他住五楼,我在六楼。


两年前,有水泥匠来我们单元楼粉刷,几天后,从一楼至七楼,墙壁雪白如新,却发现别的单元楼并没粉刷。好奇之余,我打听这是怎么回事。后得知,这是恽老师自掏腰包雇人来搞的。原来如此。


与此同时,他还在三楼、四楼拐弯处各放一张木头靠背椅,旁边贴了一张纸,上写:“老人上楼,累了可在此休息一下。”我本来就对恽老师很敬重,这两件事使我更深地感受到他高尚的人格。真是好人啊!


恽老师早年打太极拳,很熟练。92岁前,他每天都骑自行车,在外兜一小时,然后回家。坚持锻炼,又做好事,使他长寿。古人云:“仁者寿。”此言极是。


点滴往事的回忆,使我对恽老师更增敬意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教师品质的思考。 教师应重视基础。恽老绘画基本功极好,但他仍常年坚持练习素描。由于功底扎实,他在黑板上做示范时,往往寥寥几笔就能画出一匹马或一幅头像,令学生叹服。退休后,恽老师仍经常在家作画。他对我说:“精神好的时候就画一点,别的我不会,画画已成了我的习惯,丢不下了。”90岁以后,只要天气好,他仍外出写生,生命不息,作画不止。受他影响,我也重视基本功,坚持练书写、练说话、练写作,并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 教师应专注业务。恽老师一辈子执教中学美术,全力投入,专心致志,培养了许多美术人才。受他影响,我也心无二念,51年如一日,执教中学语文,为基础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教师应经常反思。恽老师从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总是说“还要学习,还要改进”。受他影响,我也常作反思,并将所思心得写成《我,与思考同行》《在检讨不足中进步》等文章。


教师应淡泊名利。恽老师从不以徐悲鸿弟子、美术特级教师自居,从不自我夸耀,而是诚恳待人、踏实做事。受他影响,我也从不以语文特级教师自居,始终坚持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改革。


我与恽老师在同一学校共事30年,虽没有给我上过课,但他善良、勤奋、执着、低调,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我的内心里,他是我终身敬佩的老师。能有这么一位良师,是我此生的荣幸。


今年10月2日,我与恽老师一起参加了金陵中学建校130周年庆祝活动,众多校友过来看望97岁高龄的恽老师。我为他深感骄傲,衷心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