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与诗意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8-12-27
小的时候在家乡的小乡村里总在遥想着山的那一边会有一个精彩而美好的世界,总会在大人有空的时候问上一句:山的那一边到底是什么样子?大人也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以后你长大去看就知道了。不过,我对远方充满了诗意的幻想与期待。

    终于有一天,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我离开了小乡村,来到了县城,坐上了火车,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这个远方并不是我这个小孩子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可爱。转学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个被别人认为是远方的地方,一个连人们的对话懂听不懂的地方,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时候的我与以前那个遥想远方的我会有多大的区别:先前的诗意盎然、期待幻想与当下的可怜兮兮、不知所措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远方,真正到了这样一个曾经幻想的美好的远方居然是这般模样,内心深处的失落可想而知,内心所蕴含的那些美好的诗意在铁铮铮的现实面前一下子崩塌了。

     等我在这个以前自己称为远方的地方住久了,渐渐习惯了这里的饮食、气候,慢慢习惯了这里的天气、学习环境,把自己也纳入了这里,觉得自己已经成为这里的居民了,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某一天,我会突然想起了遥远的家乡的小乡村,会突然发现家乡的小乡村变成了我的远方,小时候生活的小乡村里有着自己曾经住过的老房子,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其他亲人朋友,还有家乡清澈而美丽的感化溪和郁郁葱葱的青山,因为时空的缘故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头脑里,一下子这些人,这些景色变得十分清晰明了,变得十分美好温暖;倒是以前的不愉快场景,以前的艰辛与痛苦生活状态,竟然一下子被这时空的距离过滤掉了,只剩下了离开家乡后的思念,只剩下对亲人的无比惦记。在异地生活久了,就会把家乡当成了远方来怀念,来思念,这个时候莫名的诗意会突然的某个时刻莫名其妙地从内心一点点地涌起,一点点的积累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抬头看月亮,会不由自主想起远方的家乡的亲人此刻也可能在月亮之下;每当听取蛙声一片之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家乡的稻田

    人就是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高级情感动物,在原地生活久了,自然而然会调动想象力去遥想未知的远方,而在某个远方住久了,也许可能再遥想另外一个更为陌生的远方,当然也可能更多的时候会遥想自己的家乡,这个长久分离之后略带有点陌生的现实的“远方”。人是不可能让自己永远限制在某个地方,只要有思想,只要有情感,只要有生命的张力与活力,向往远方,追求诗意,是每个有生活理想的人不懈追求与执著信念;但人也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怪圈:城里的人永远羡慕城外的人,而城外的人也总向往着走进城里。所谓的“远方”与“诗意”可能就是一个人类自我情感纠结之精神产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